一、检验室基本技术 1
(一) 检验室一般注意事项 1
(二) 常用玻璃器皿及清洁方法 2
(三) 检验室一般操作技术 6
(四) 检验室常用药品的规格和保管 7
(五) 溶液的配制 9
(六) 消毒和灭菌 14
二、常用仪器 20
(一) 显微镜 20
(二) 分析天平 24
(三) 离心机 28
(四) 电冰箱 30
(五) 恒温培养箱 32
(六) 比色计 33
(七) 25型酸度计 39
(八) 蒸馏水器 43
(九) 离子交换纯水器 45
三、涂片标本的染色 51
(一) 涂片标本的制作 51
(二) 涂片染色的一般步骤 52
(三) 常用染色法 53
四、病原性细菌形态观察 69
(一) 细菌的形态和特殊构造 69
(二) 细菌运动力的检查 72
五、培养基 74
(一) 概述 74
(二) 培养基的制备 77
(三) 培养基pH值的校正 79
(四) 常用培养基 83
(五) 生化反应培养基及其应用 102
六、细菌的分离培养 111
(一) 一般分离接种方法 112
(二) 厌氧培养法 115
(三) 二氧化碳培养法 116
(四) 细菌培养性状的观察 117
七、动物试验 120
(一) 动物接种 120
(二) 试验动物采血技术 124
(一) 一般注意事项 126
八、病理材料的采取与寄送 126
(二) 病料的采取 127
(三) 病料的保存 129
(四) 病料的包装与送检 131
(五) 送检病料易出现的问题 132
九、血清学试验 135
(一) 概述 135
(二) 凝集试验 137
(三) 沉淀试验 139
(四) 补体结合试验 144
(五) 毒素与抗毒素中和试验 145
十、病原菌一般检验程序 147
附:家畜重要病原菌分类简表 150
十一、病毒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160
(一) 概述 160
(二) 病料的采取 162
(三) 病毒的过滤 163
(四) 动物试验 164
(五) 鸡胚接种 165
(六) 组织培养 168
(七) 中和试验 172
(八)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173
(九) 间接凝集试验 175
十二、炭疽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178
(一) 病原菌概述 178
(二) 微生物学诊断 180
(三) 血清学试验 184
十三、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187
(一) 病原菌概述 188
(二) 微生物学诊断 190
十四、链球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193
(一) 病原菌概述 193
(二) 马腺疫的微生物学诊断 194
(三) 羊链球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195
(四) 牛乳房炎链球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196
十五、梭状芽胞杆菌属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198
(一) 病原菌概述 198
(二) 常见病原性梭菌的鉴别 200
(三) 魏氏梭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06
(四) 肉毒梭菌中毒的微生物学诊断 210
十六、大肠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12
(一) 病原菌概述 212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14
十七、沙门氏杆菌属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16
(一) 病原菌概述 216
(二) 沙门氏杆菌属的抗原构造 219
(三) 微生物学诊断 223
(四) 分型鉴定 225
(五) 血清学试验 227
十八、布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31
(一) 病原菌概述 231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36
(三) 血清学试验 239
十九、结核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44
(一) 病原菌概述 244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47
(三) 结核菌素试验 252
(一) 病原菌概述 256
二十、马鼻疽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56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57
(三) 血清学试验 259
二十一、李氏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61
(一) 病原菌概述 261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62
二十二、猪丹毒的微生物学诊断 265
(一) 病原菌概述 265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67
(三) 血清学试验 269
二十三、牛肺疫的微生物学诊断 271
(一) 病原体概述 271
(二) 分离培养 272
(三) 免疫抑制试验 273
(四) 补体结合试验 274
二十四、钩端螺旋体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87
(一) 病原体概述 287
(二) 微生物学诊断 288
(三) 血清学试验 290
二十五、猪水泡病的微生物学诊断 292
二十六、猪瘟的微生物学诊断 295
(一) 概述 297
二十七、马传染性贫血病的实验诊断 297
(二) 临床综合诊断 298
(三) 补体结合试验 299
(四) 琼脂扩散试验 308
二十八、原虫病的实验诊断 313
(一) 焦虫病的实验诊断 313
(二) 锥虫病的实验诊断 324
(三) 球虫病的实验诊断 336
(一) 蠕虫病的实验诊断 339
二十九、蠕虫病及蜘蛛昆虫病的实验诊断 339
(二) 螨病的实验诊断 356
(三) 其他体外寄生虫的识别 359
三十、血常规检验 363
(一) 采血 363
(二) 血红蛋白测定 364
(三)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测定 366
(四) 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 368
(五) 血小板计数(直接试管法) 372
(六) 白细胞分类计数 373
三十一、几项血液生化检验 380
(一)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测定 380
(二) 血清蛋白纸上电泳 382
(三) 血糖测定(福一吴氏法) 384
(四)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387
(五) 血清黄胆指数测定 389
(六) 血清胆红质测定 390
(七) 血清转氨酶测定(改良金氏法) 392
(八)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滴定法) 395
(九) 血清钙测定(EDTA滴定法) 397
(十) 血清无机磷测定 399
(十一) 血清钾比浊测定(四苯硼钠法) 400
(十二) 血清钠比浊测定(焦性锑酸钾法) 402
附录 404
一、检验室常用设备 404
二、检验室常用药品 407
三、一些常用酸碱的浓度 412
四、几种缓冲液的配制 412
五、检验室常用度量衡名称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