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反射学 足疗临床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新主编;周新,周耕野,赵智先等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6728362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足疗基础篇,介绍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正常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反射区定位,足疗要点,医疗卫生基础知识,中篇为足疗治疗篇,重点介绍内科疾病,外科骨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男科疾病等130余种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诊断依据,足疗处方,注意事项,下篇为足疗保健篇,主要介绍足疗保健法,足部药浴等。

上篇 足疗基础篇 3

第一部分 中医学理论基础知识 3

第一章 整体观念 3

一、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二、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3

第二章 辨证论治 5

第三章 阴阳五行学说 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6

第二节 五行学说 6

二、肺 9

一、心 9

第一节 五脏 9

第四章 脏腑学说 9

三、脾 10

四、肝 10

五、肾 11

第二节 六腑 11

一、胆 11

二、胃 11

三、小肠 11

四、大肠 11

五、膀胱 11

四、心与肾 12

二、心与脾 12

三、心与肝 12

第三节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2

六、三焦 12

一、心与肺 12

五、肺与脾 13

六、肺与肝 13

七、肺与肾 13

八、肝与脾 13

九、肝与肾 13

十、脾与肾 13

第四节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13

三、脾与胃互为表里 14

五、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14

四、肝与胆互为表里 14

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14

一、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14

第五章 经络学说 15

一、十二经脉 15

二、奇经八脉 15

三、络脉 15

附录 名词解释 16

第二部分 正常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反射区定位 18

绪论 18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18

一、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 18

二、人体的解剖面 19

第二节 人体的结构 19

第四节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20

三、生殖 20

二、兴奋性 20

一、新陈代谢 20

第三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20

一、神经调节 21

二、体液调节 21

三、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 21

第五节 细胞和基本组织 22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2

二、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2

第六节 足疗反射区定位概括 25

第一章 运动系统及运动系统相关反射区 26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 26

一、骨 26

二、骨连结 26

三、骨骼的分类与组成 27

第二节 肌肉(骨骼肌) 33

一、躯干肌 35

二、头肌 36

三、上肢肌 36

四、下肢肌 36

第三节 皮肤 38

一、表皮 39

二、真皮 39

三、皮下组织 39

四、皮肤的附属器 39

五、皮肤的功能 39

2.颈项 40

1.斜方肌 40

第四节 运动系统相关反射区 40

六、皮肤的再生和愈合 40

3.颈椎 41

4.胸椎 41

5.腰椎 41

6.骶骨 42

7.尾骨内侧 42

8.尾骨外侧 42

9.上颌 42

10.下颌 43

11.肩 43

12.肘 43

15.肩胛骨 44

14.髋关节 44

13.膝 44

16.肋骨 45

17.腰痛点 45

18.上肢 45

19.下肢 45

第二章 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相关反射区 46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46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46

二、神经元及其构造 46

三、神经元的分 类 47

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 47

5.效应器 48

4.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48

3.神经中枢 48

1.感受器 48

第二节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 48

2.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48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9

一、脊髓 50

二、脊神经 51

三、脑 54

四、脑神经 60

五、内脏神经系统 62

六、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 65

第四节 神经系统相关反射区 66

1.大脑(头部) 66

七、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66

2.小脑及脑干 67

3.三叉神经 67

4.腹腔神经丛 67

5.坐骨神经 68

6.失眠 68

第三章 血液循环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反射区 69

第一节 血液 69

一、血液的组成 69

二、血液的凝固 71

三、血液的量 71

四、血型与输血 71

第二节 血液循环系统 72

一、血液循环 72

二、心脏 73

三、血压 74

第三节 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反射区 75

1.心脏 75

2.血压点 76

第四章 呼吸系统及呼吸系统相关反射区 77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 77

一、呼吸道 77

二、肺 78

第二节 呼吸运动及其调节 79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 律 80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80

3.肺及支气管 81

4.膈(横膈膜) 81

1.鼻 81

2.喉及气管 81

第三节 呼吸系统相关反射区 81

5.化痰 82

第五章 消化系统及消化系统相关反射区 83

第一节 消化管 83

一、口腔 83

二、食管 83

三、胃 84

四、小肠 84

五、大肠 85

第二节 消化腺 86

二、胆 87

三、胰 87

一、肝 87

第三节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88

一、消化 88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特点 88

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88

四、消化管的神经支配 89

五、消化管激素及其作用 89

第四节 消化系统相关反射区 89

1.食管 89

2.胃 89

3.十二指肠 90

4.小肠 90

5.盲肠(及阑尾) 90

8.横结肠 91

9.降结肠 91

6.回盲瓣 91

7.升结肠 91

10.乙状结肠及直肠 92

11.肛门 92

12.肝 92

13.胆囊 93

14.胰 93

15.直肠及肛门 93

第六章 泌尿系统及泌尿系统相关反射区 94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构成 94

一、肾 94

第二节 尿的生成 95

四、尿道 95

三、膀胱 95

二、输尿管 95

第三节 尿的排出 96

第四节 泌尿系统相关反射区 96

1.肾 96

2.输尿管 97

3.膀胱 97

4.尿道 97

第七章 生殖系统及生殖系统相关反射区 98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 98

一、女性生殖器官 98

二、卵巢的功能 99

三、月经周期 100

四、妊娠 100

一、形态和结构 101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 101

二、睾丸的生理功能 102

第三节 生殖系统相关反射区 102

1.生殖腺 102

2.前列腺或子宫 102

3.阴道 103

4.腹股沟 103

5.胸(乳房) 103

6.月经不顺(下腹部) 103

第八章 内分 泌系统及内分 泌系统相关反射区 105

第一节 内分 泌系统 105

一、垂体 105

三、甲状旁腺 107

二、甲状腺 107

四、胰岛 108

五、肾上腺 109

六、胸腺 110

七、松果体 110

第二节 内分 泌系统相关反射区 111

1.垂体 111

2.肾上腺 111

3.甲状腺 111

4.甲状旁腺 112

5.胰 112

二、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 113

一、淋巴循环的路径 113

第一节 淋巴系统 113

第九章 淋巴系统及淋巴系统相关反射区 113

三、脾脏 114

四、胸腺 114

五、扁桃腺 114

第二节 淋巴系统相关反射区 114

1.脾 114

2.扁桃腺 114

3.胸部淋巴腺 115

4.上身淋巴腺 115

5.下身淋巴腺 115

第十章 感觉器官及感觉器官相关反射区 117

第一节 眼 117

一、眼的构造 117

二、视觉生理 118

一、耳的解剖结构 119

二、听觉生理 119

第二节 耳 119

三、平衡功能 120

第三节 感觉器官相关反射区 120

1.眼 120

2.耳 120

3.内耳迷路(平衡器官) 121

4.鼻 121

5.额窦 121

第三部分 足疗要点 122

一、足疗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122

二、足疗的定义 123

(一)生物全息律学说原理 124

三、足疗的机制 124

(二)循环学说原理 127

(三)经络学说原理 128

四、足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130

(一)足疗的适应证 130

(二)足疗的禁忌证 130

五、足疗的注意事项 130

六、足疗的常用手法 131

(一)单食指扣拳法 131

(二)双指钳法 131

(三)拇指腹按压法 131

(四)单食指钩掌法 131

(三)经济实用 132

(二)作用迅速 132

(四)简便直观 132

(五)拇指推掌法 132

七、足疗的特点 132

(一)安全有效 132

(五)易于推广 133

(六)早期诊断 133

八、足疗的作用 133

(一)促进血液循环 133

(二)调节 各脏腑器官的功能 133

(三)增强内分 泌系统功能 133

九、足疗生效的要素 134

(二)力度 134

(一)位置 134

(五)消除疲劳紧张状态 134

(四)提高自我防御能力 134

(三)手法 135

(四)时间 136

(五)节奏 136

(六)均匀 136

十、足疗后的正常反应 136

(一)脚踝肿胀 136

(二)一碰就痛 136

(三)曲张的静脉肿胀更明显 136

(四)下肢有破口出水 136

(一)选取原则 137

十一、足疗的操作 137

(二)应用足疗前需明确的问题 137

(三)治疗方法 137

(七)症状加重 137

(八)大小便变化 137

(六)引发病痛 137

(五)发热 137

(九)足疗按摩后出现的其他正常反应 137

(四)操作 138

(五)时间与疗程 138

十二、足疗室的布置 138

十三、足疗诊病 139

(一)望诊 139

(二)触诊 141

十四、手足对应疗法 144

十六、足疗专业病历书写 145

十五、反射区的特殊性 145

第四部分 医疗卫生基础知识 147

第一章 消毒免疫知识 147

一、病原体 147

二、疾病的传染扩散 147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47

(二)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 147

(三)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147

三、清洁消毒灭菌的措施 148

(一)紫外线 148

四、人体自身的免疫机制 149

(一)人体免疫功能 149

(二)化学药物 149

(二)抗原 150

(三)抗体 150

(四)免疫球蛋白 150

第二章 疾病症状知识 152

一、体温 152

二、脉搏 152

三、血压 155

3.心绞痛 156

5.心脏功能代偿不全或失代偿 156

4.心力衰竭 156

2.冠心病 156

1.动脉粥样硬化 156

四、心血管病变 156

6.风湿性心脏病 157

7.肺源性心脏病 157

五、呼吸系统症状及病变 157

1.呼吸困难 157

2.潮式呼吸 157

3.肺不张 157

4.肺气肿 158

5.咯血 158

6.肺间质病 158

7.非典型肺炎 158

5.意识朦胧 159

4.嗜睡 159

3.眩晕 159

1.瞳孔的观察 159

六、神经系统症状及病变 159

2.头痛的观察 159

6.意识障碍 161

7.脑血管病 161

8.短暂性脑缺血 161

9.脑血栓形成的诊断要点 161

10.脑栓塞的诊断要点 161

11.晕厥 161

12.共济失调 161

13.颅内压 161

17.痴呆 162

19.瘫痪 162

18.癫痫 162

16.脊髓休克 162

15.脑水肿 162

14.脑疝 162

20.脑性瘫痪 163

21.偏瘫 163

22.三偏综合征 163

23.失语 163

24.失用 163

25.失认 164

26.失读症 164

27.失写与失算 164

28.闭锁综合征 164

33.幻觉 165

32.精神障碍 165

30.帕金森氏综合征 165

29.不自主运动 165

31.植物人 165

34.妄想 166

35.精神分 裂症 166

36.神经官能症 166

3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66

七、消化系统症状及病变 166

1.胃炎 166

2.烧心 166

3.反胃 166

6.肠梗阻 167

7.肠道激惹综合征 167

5.急性阑尾炎 167

4.溃疡性结肠炎 167

8.便秘 168

9.痔 168

10.肛瘘 168

11.直肠脱垂 168

12.脂肪肝 168

13.黄疸 168

14.急性胰腺炎 169

八、泌尿系统的症状及病变 169

1.尿量 169

2.排尿障碍 169

3.尿崩症 169

7.肾功能衰竭 170

6.肾病综合征 170

5.肾性高血压 170

4.水肿及肾性水肿 170

九、内分泌系统的症状及病变 171

1.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 171

2.库兴氏综合征 171

3.甲状腺功能亢进 171

4.手足搐搦症 171

5.糖尿病 172

十、骨骼肌肉系统的症状及病变 172

1.肌肉萎缩 172

2.重症肌无力 172

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72

7.颈椎病 173

9.痛风 173

8.风湿性关节炎 173

5.佝偻病 173

6.大骨节病 173

4.骨骼异常 173

十一、皮肤的病变 174

1.湿疹 174

2.手-足-口病 174

3.化脓性感染 174

4.脓肿 174

5.疖与痈 174

6.蜂窝组织炎 174

12.窦道 175

10.紫癜 175

11.黄褐斑 175

8.荨麻疹 175

7.毒血症、败血症与脓毒血症 175

9.破伤风 175

13.瘘管 176

十二、外科 176

1.烧伤 176

2.疝 176

3.消化系溃疡的外科适应证 176

4.骨折 176

2.慢性喉炎 177

4.红眼病 177

3.美尼尔氏综合征 177

1.慢性鼻炎 177

十三、五官科病症 177

5.挤压综合征 177

5.白内障 178

6.青光眼 178

7.飞蚊症 178

十四、结缔组织疾病 178

1.系统性红斑狼疮 179

2.类风湿性关节 炎 179

3.强直性脊柱炎 179

十五、生殖系统的症状及病变 179

1.子宫内膜异位 179

2.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79

十六、性传播疾病 179

1.梅毒 179

6.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又称腹股沟淋巴肉芽肿) 180

5.非淋菌性尿道炎 180

7.艾滋病 180

2.淋病 180

4.腹股沟肉芽肿 180

3.软性下疳 180

第三章 医学化验的临床意义 181

第一节 血液检查 181

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 181

(一)正常值 181

(二)临床意义 181

二、白细胞计数 182

(一)正常值 182

(二)临床意义 182

(二)临床意义 183

(一)正常值 183

三、白细胞分 类 183

四、血小板计数 185

(一)正常值 185

(二)临床意义 185

五、红细胞沉降率 186

(一)正常值 186

(二)临床意义 186

六、出血时间测定 186

(一)正常值 186

(一)正常值 187

一、一般检查 187

第二节 尿液检查 187

(一)正常值 187

七、凝血时间测定 187

(二)临床意义 187

(二)临床意义 187

(二)临床意义 188

二、显微镜检查 189

(一)正常值 189

(二)临床意义 189

三、尿沉渣12小时计数 189

(一)正常值 189

(二)临床意义 190

(二)临床意义 190

(一)正常值 190

五、尿糖定性 190

(一)正常值 190

四、尿蛋白定性试验 190

(二)临床意义 190

六、尿酮体测定 191

(一)正常值 191

(二)临床意义 191

七、尿三胆试验 191

(一)正常值 191

(二)临床意义 191

第三节 粪便常规检查 191

一、粪便的量 191

二、粪便的性状 191

(二)临床意义 192

七、粪胆红素 192

(一)正常值 192

(一)正常值 192

四、粪便的气味 192

五、粪便显微镜检查 192

三、粪便的颜色 192

六、粪便潜血试验 192

(一)正常值 193

(二)临床意义 193

第四节 体液检查 193

(二)临床意义 193

(一)正常值 193

九、粪胆原 193

(二)临床意义 193

(一)正常值 193

八、粪胆素 193

(二)临床意义 193

第五节 肾功能检查 194

一、非蛋白氮测定 194

(一)正常值 194

(二)临床意义 194

二、尿素氮测定 194

(一)正常值 194

(二)临床意义 194

三、肌酐 194

(一)正常值 194

一、黄疸指数测定 195

(一)正常值 195

第六节 肝功能检查 195

(二)临床意义 195

四、尿酸 195

(一)正常值 195

(二)临床意义 195

(二)临床意义 195

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和絮状试验 196

(一)正常值 196

(二)临床意义 196

三、血清谷-丙转氨酶测定 196

(一)正常值 196

(二)临床意义 196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 196

(一)正常值 196

六、血清胆红素的测定 197

(二)临床意义 197

(一)正常值 197

五、血清甲种胎儿蛋白测定 197

(二)临床意义 197

(一)正常值 197

(二)临床意义 197

第七节 生化检查 198

一、血糖测定 198

(一)正常值 198

(二)临床意义 198

(一)正常值 199

四、血清总脂测定 199

(二)临床意义 199

(一)正常值 199

三、酮体测定 199

(一)正常值 199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 199

(二)临床意义 199

(二)临床意义 200

五、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200

(一)正常值 200

(二)临床意义 200

六、血浆蛋白测定 200

(一)血清总蛋白 200

1.正常值 200

2.临床意义 200

(四)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 201

(一)正常值 201

七、血碱性磷酸酶测定 201

2.临床意义 201

1.正常值 201

1.正常值 201

2.临床意义 201

1.正常值 201

(三)血清球蛋白 201

2.临床意义 201

(二)血清白蛋白 201

(二)临床意义 202

(一)正常值 202

(二)临床意义 202

九、血清氯测定 202

八、血淀粉酶测定 202

(二)临床意义 202

(一)正常值 202

十、血清钠测定 203

(一)正常值 203

(二)临床意义 203

十一、血清钾测定 204

(一)正常值 204

(二)临床意义 204

十三、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测定 205

(二)临床意义 205

(一)正常值 205

十二、血清钙测定 205

(二)临床意义 205

(一)正常值 205

第八节 血脂检查 206

一、血清甘油三酯 206

(一)正常值 206

(二)临床意义 206

第九节 免疫检查 207

(二)临床意义 207

(一)正常值 207

(二)临床意义 207

一、血清甲胎蛋白测定 207

(一)正常值 207

三、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07

(二)临床意义 207

(一)正常值 207

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07

二、甲型肝炎病毒(HAV)血清抗体检测 208

三、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检测 208

第十节 仪器检查 209

一、CT检查 209

二、磁共振成像检查 209

三、超声诊断 209

四、心电图 210

三、物理降温 212

二、热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12

一、冷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12

第四章 理疗知识 212

四、腹式呼吸锻炼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213

第五章 急救知识 214

一、急性循环、呼吸功能障碍 214

(一)急性循环、呼吸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214

(二)对发生急性循环、呼吸功能障碍病人的急救措施 214

(三)心肺复苏取得成效的指征 215

二、休克 215

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16

四、内脏出血 217

五、昏迷 217

六、惊厥 218

七、阿—斯综合征(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218

八、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18

十一、急性心肌梗塞 219

十、高血压危象 219

九、呼吸衰竭 219

十二、心室颤动 220

十三、猝死 221

十四、中风 223

十五、急性中毒 223

十六、止血 224

十七、癫痫大发作 224

十八、急腹症 224

第六章 药物知识 226

一、什么是药物 226

3.直接作用 228

1.口服 228

四、常用的给药途径 228

4.间接作用 228

1.局部作用 228

2.吸收作用 228

三、药物对人体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228

二、药物剂量与其效应的关系 228

2.注射 229

3.局部用药 230

五、药物的剂型和种类 230

六、在服用某些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231

七、名词解释 232

第七章 营养学及食疗知识 233

第一节 营养素 233

(一)供给机体活动和劳动所需的热能 233

(三)调节 生理功能 234

(二)构成机体组织成分 234

第二节 病人的饮食 235

一、特殊的饮食 235

二、不同病人的饮食要求 236

(一)高热病人 236

(二)心脏病病人 236

(三)冠心病病人 237

(四)心肌梗死病人 237

(五)高脂血症病人 237

(六)中风病人 238

(七)肾功能衰竭病人 239

(八)消化道溃疡病人 239

(九)胰腺炎病人 239

1.上呼吸道感染 243

2.急、慢性支气管炎 243

中篇 足疗治疗篇 24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 243

第一章 内科疾病 243

3.支气管哮喘 244

4.肺炎 245

5.阻塞性肺气肿 246

6.肺源性心脏病 246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 247

1.冠心病 247

2.原发性高血压 249

3.病毒性心肌炎 249

4.风湿性心脏病 250

6.血栓性静脉炎 251

5.窦性心动过速 251

7.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252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 253

1.胃炎 253

2.消化性溃疡 253

3.慢性腹泻 254

4.便秘 255

5.胃下垂 255

6.慢性肝炎 256

7.肝硬化 257

8.胰腺炎 258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 259

1.慢性肾小球肾炎 259

9.胃肠功能紊乱 259

2.尿路感染 260

3.尿失禁 261

4.尿潴留 261

5.水肿 262

第五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262

1.贫血 262

第六节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263

1.单纯性甲状腺肿 263

2.甲状腺功能亢进 264

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265

4.糖尿病 265

5.高脂血症 266

7.痛风 267

6.肥胖症 267

第七节 风湿性疾病 268

1.类风湿性关节炎 268

2.系统性红斑狼疮 269

3.骨性关节 炎 269

第二章 外科骨科疾病 271

1.阑尾炎 271

2.胆囊炎、胆石症 271

3.尿石症 272

4.痔疮 273

5.急性乳腺炎 274

6.直肠脱垂 274

7.肩关节周围炎 275

9.颈椎病 276

8.急性腰扭伤 276

10.肱骨外上髁炎 278

11.腰椎间盘突出症 278

12.踝部软组织扭伤 279

13.肋间神经痛 279

第三章 神经、精神疾病 281

1.神经性头痛 281

2.神经官能症 281

3.三叉神经痛 282

4.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83

5.面肌痉挛 283

6.美尼尔氏综合征 284

7.坐骨神经痛 284

8.脑血管意外 285

9.帕金森病 286

10.癫痫 287

11.癔症 288

第四章 妇科疾病 289

1.月经不调 289

2.痛经 289

3.闭经 290

4.盆腔炎 291

5.宫颈炎 291

6.子宫内膜异位症 292

7.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293

8.更年期综合征 293

9.子宫肌瘤 294

10.子宫脱垂 294

11.妊娠剧吐 295

12.产后缺乳 296

13.滞产 296

14.胎位不正 296

第五章 儿科疾病 298

1.婴儿腹泻 298

2.营养不良 298

3.流行性腮腺炎 299

4.小儿遗尿症 299

第六章 男科疾病 301

1.遗精 301

2.阳痿 301

3.早泄 302

4.前列腺炎 302

6.睾丸炎、附睾炎 303

5.前列腺肥大 303

7.隐睾症 304

第七章 五官科疾病 306

1.牙痛 306

2.复发性口疮 306

3.慢性咽喉炎 307

4.声带麻痹 307

5.扁桃体炎 308

6.耳鸣、耳聋 309

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309

8.慢性鼻炎 310

9.过敏性鼻炎 311

10.鼻窦炎 311

11.鼻出血 312

12.近视 313

13.老花眼 313

14.共同性斜视 314

15.青光眼 314

16.老年性白内障 315

17.中心性视网膜炎 315

18.糖尿病性眼病 316

19.眼疲劳症 316

第八章 皮肤科疾病 318

1.痤疮 318

2.荨麻疹 318

3.神经性皮炎 319

5.银屑病 320

4.湿疹 320

6.丹毒 321

7.带状疱疹 322

8.斑秃 322

9.脂溢性脱发 323

第九章 肿瘤 324

1.乳腺癌 324

2.肺癌 324

3.原发性肝癌 325

4.胃癌 325

第十章 其他疾病 326

1.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326

2.膈肌痉挛 326

4.中暑 327

3.晕车、晕船 327

下篇 足疗保健篇 331

第一章 足疗保健法 331

一、益肺固表法 331

二、养心安神法 331

三、调和脾胃法 331

四、疏肝舒情法 332

五、强肾生精法 332

六、消除疲劳法 332

七、脱敏法 333

八、增长益智法 333

九、增进视力法 333

十、妇女保健法 333

十一、美发容颜法 334

十三、增肥法 335

十二、减肥法 335

第二章 足部药浴 336

一、足部药浴的治疗、保健机制 336

二、足部药浴的方法 336

三、常见病的足部药浴治疗 337

1.慢性支气管炎 337

2.高血压 337

11.阳痿 338

18.养生益寿 338

17.冠心病 338

16.痛经 338

15.失眠 338

14.四肢厥冷 338

13.脱肛 338

12.痔疮 338

8.足多汗症 338

10.足皲裂 338

9.足冻疮 338

7.足癣 338

6.风湿性关节炎 338

5.老年性足跟痛 338

4.下肢水肿 338

3.中风偏瘫 338

附录 运用反射疗法查病诊病的体会 339

参考文献 343

编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