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2
党的基本理论 2
马克思主义 2
列宁主义 2
毛泽东思想 3
科学社会主义 4
辩证唯物主义 5
历史唯物主义 6
政治经济学 6
《共产党宣言》 7
《资本论》 9
《哥达纲领批判》 10
《反杜林论》 12
《国家与革命》 13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14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15
《怎么办?》 16
《进一步,退两步》 17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9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9
党的基本路线 20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1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2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1
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21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 22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22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 22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22
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的创造性构想 2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4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25
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25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6
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2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9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 30
社会主义劳务市场 31
社会主义房地产市场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34
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35
生产力标准 3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8
党的文艺工作方针 38
党的教育方针 3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39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4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0
党的民族政策 41
党的侨务政策 42
党的宗教政策 42
党的富民政策 43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43
中国各民主党派 44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9
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关系的原则 50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51
建立国际新秩序 52
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 54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权问题的主张 55
政企分开 55
廉政建设 57
经济特区 58
经济技术开发区 59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0
乡镇企业 61
第三产业 62
三资企业 63
股份制 64
租赁制 65
专业户 66
所有权和经营权 67
国有经济 68
国民生产总值 69
国民收入 70
经济布局 71
产业结构 73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74
小康水平 75
中等发达国家 76
二、党的建设 80
党的学说 80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 80
共产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80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81
毛泽东建党学说 8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建党学说的发展 83
无产阶级政党 84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84
党的政治建设 86
党的政治建设 8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86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87
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88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9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89
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 90
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91
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 92
党要经受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 94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94
从严治党 95
党要管党 96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 96
党内斗争 97
党内斗争的方针 98
党的思想建设 99
党的思想建设 99
党的思想路线 100
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 100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101
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102
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103
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 104
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105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105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 106
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目的 107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108
改革开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 109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109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10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 111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111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112
党的宣传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改革 113
党的组织建设 114
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路线 114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15
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组织形式 115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116
“四个服从” 116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 117
选举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117
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118
“三不主义” 119
“六有局面” 120
正确对待少数人的不同意见 120
党员保留意见与执行党的决议 121
家长制 121
分散主义 122
宗派主义 122
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 122
新时期衡量干部德和才的标准 123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123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 123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为亲 124
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 124
党管干部的原则 125
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126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127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28
选拔任用干部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128
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 129
重视选拔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130
干部管理体制 131
干部交流制度 132
干部回避制度 132
干部考核制度 133
干部奖惩制度 134
干部审查制度 135
干部鉴定制度 135
干部招聘制度 136
干部离退休制度 136
领导干部任期制 137
干部岗位责任制 137
国家公务员制度 138
党的制度建设 138
党的制度建设 138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39
党章 140
党规党法 140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140
党的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 141
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 142
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142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143
觉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43
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 144
改革创新精神与纪律观念的统一 144
政治纪律 145
组织纪律 145
保密纪律 146
宣传纪律 146
财经纪律 147
人事纪律 147
外事纪律 148
党的作风建设 148
党风建设 148
三大作风 149
理论联系实际 150
密切联系群众 150
批评和自我批评 151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51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152
艰苦奋斗 152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153
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153
党的领导 154
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 154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155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156
党必须集中力量领导经济建设 157
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 158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159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9
领导就是服务 161
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制度 161
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162
调查研究 163
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164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165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 166
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167
各种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168
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168
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 169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69
厂长(经理)负责制 170
行政领导人负责制 171
党支部目标管理责任制 171
三、共产党员 174
党员条件 174
党员条件 174
为更高的共产党员条件而斗争 175
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175
党员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176
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7
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178
党员不得谋求私利和特权 178
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179
党员必须与党外群众亲密合作 180
党员不得信仰宗教 181
党员的义务 182
党员的权利 183
义务与权利的统一 184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85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185
新时期对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新要求 186
新时期党员要发扬五种精神 187
党员要做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模范 189
党性 189
党性原则与商品经济原则 190
党性锻炼 191
新时期党性锻炼的要求 192
党性与个性 193
党员联系户 194
党员责任区 195
党员创先争优活动 196
发展党员 196
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196
党的力量主要决定于党员质量 197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197
申请入党的资格 198
入党申请书 199
入党动机 199
入党手续 200
入党介绍人 200
入党宣誓 201
发展党员程序 201
个别吸收党员 201
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 202
对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 202
审批接收新党员 203
在特殊情况下直接接收党员 203
自传 204
思想汇报 204
正式党员山 204
预备党员 205
预备党员转正 205
延长预备期 205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206
恢复预备党员资格 206
重新入党 206
追认党员 207
关门主义 207
党龄 208
党籍 208
党员管理 208
党员管理 208
突击发展 208
党员鉴定 209
党费 209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210
党员证明信 211
党员统计 211
党员登记 211
不合格党员 212
退党 212
自行脱党 213
劝退 213
除名 214
限期改正错误 214
党员自杀后的党籍处理 214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216
党的中央组织 216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216
党的组织 216
四、党务工作 216
党的组织系统 216
中央委员会 217
中央政治局 217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217
中央书记处 218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21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18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219
党组 219
党校 219
党的地方组织 220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 220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21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221
党的基层组织 222
党的地区委员会 222
党的基层委员会 224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 224
党的支部委员会 225
支部党员大会 226
联合支部 226
临时支部 226
分党委 227
党的其他特定组织 227
党小组 227
党内职务 228
党委书记 228
党支部书记 228
组织员 229
临时党委或筹建党委小领导小组 230
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 230
党的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230
党费管理委员会 231
党的军队各级委员会 231
党的军队各级代表大会 232
党的军队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232
党的军队机关委员会 233
军队中党的基层组织 233
政治部 234
政治处 234
工作党委 234
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党组织 235
租赁企业中的党组织 235
党内生活 236
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236
党的组织生活 236
民主评议党员 237
“三会一课” 237
党的报告工作制度 238
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 239
党员领导干部的双重组织生活 239
因病长期休养的党员的组织生活 240
长期外出的党员的组织生活 241
离休、退休、退职党员的、组织生活 241
请求、申诉和控告 242
申辯、作证和辩护 242
党的决议 243
表决 244
党内通报 244
传达党内文件要确定范围 245
党内选举 245
党内选举 245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246
等额选举 247
差额选举 247
直接选举 247
间接选举 247
法定人数 248
无记名投票 248
选举无效 248
预选 249
选票 249
基层党组织改选 249
递补 250
增补支部委员 250
党的纪检工作 251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251
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四项职能 252
纪检工作要为支持保护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253
在新形势下提高纪检工作水平 254
整顿党风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 255
纪律检查工作的群众路线 255
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同级党委的关系 256
纪律检查干部的素质及修养 257
纪委受理检举、控告和申诉的范围 258
处理来信来访的基本原则 258
处理来信来访的程序和方法 260
重信重访 261
诬告 262
案件检查的程序和方法 262
案件审理工作的程序 263
党纪处分的依据和原则 264
党纪处分的程序 266
党纪处分的审批权限 267
党纪处分的类型 267
警告 267
撤销党内职务 268
严重警告 268
留党察看 269
开除党籍 271
清除出党 272
改组或解散党组织 272
在特殊情况下直接处分党员 272
严重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 273
对受刑事处罚的党员的党籍处理 273
对犯严重官僚主义失职错误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纪处分 274
对涉外活动中违犯纪律的党员的党纪处分 275
对在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党员的党纪处分 276
对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党员的党纪处分 278
对参与嫖娼、卖淫活动的党员及有关责任者的党纪处分 279
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党员的处理 279
改变处分 280
取消处分 280
处分时间的计算 280
对因私事出国或去港澳超假未归的党员的党籍的处理 280
处分党员决定 281
五、党史知识 284
事件 284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28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8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286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286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三次“左”倾错误 28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90
抗日战争 290
延安整风运动 292
大生产运动 29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293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295
解放战争 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96
抗美援朝运动 297
建国初期的整党和整风运动 298
三反五反运动 298
刘青山、张子善蜕化变质事件 299
高岗、饶漱石反党事件 300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01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2
1957年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304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05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306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08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309
“文化大革命” 310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311
天安门事件 313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14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315
平反冤假错案 316
1983年开始的全面整党 317
清理“三种人” 318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19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21
治理整顿 323
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 32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伟大成就 325
会议 326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26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27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28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329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330
八七会议 331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32
古田会议 333
遵义会议 333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扩大)全会 334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35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336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37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338
1959年庐山会议 339
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 339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中全会 340
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 341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42
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 342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 343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34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4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345
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345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 346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 34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47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一中全会 348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二中全会 349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 349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四中全会 350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350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五中全会 351
中国共产党十二届六中全会 352
1987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35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53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一中全会 354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中全会 355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二中全会 355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 356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 357
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 358
1992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 359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360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一中全会 361
著作·文献 36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362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363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64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65
论党 366
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69
反对官僚主义 370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70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71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73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37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75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79
十二党章 379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380
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81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382
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383
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 38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385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 387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38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390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90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392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