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中文版自序 1
第一章导言 1
第二章上海道台:环境、衙门、人 5
清政府中的道台 5
具有特殊职能的行政道台 9
民事行政道台或分巡道台 10
江苏的苏松太道与清代的地缘政治 11
江苏官僚统治集团 11
江苏的社会政治文化 15
上海道台的历史沿革 19
上海道台的量化考察 22
民族和地理背景 22
资格与行政经历 24
接受任命时的年龄和任职时间 26
升迁与后期经历 28
第一部分官员转向外面世界:上海道台与对外关系 33
第三章条约口岸的“夷务”:态度和政策,1843—1860 33
晚明时期的西湖 34
早期交往 34
上海与西方的早期联系 34
鸦片战争前的岁月:胡夏米的考察 35
鸦片战争后的重新组合 38
道台与“夷务” 41
宫慕久:隔离政策(1843—1846) 42
成龄和麟桂:墨守广东经验(1847—1850) 45
吴健彰:作为外交官的买办(1851—1854) 49
薛焕和吴煦:寻求平衡与合作(1857—1862) 52
一个时代的终结 56
外交决策:转向中央 63
第四章制度框架内的洋务:新体系中的上海道台 63
外交关系:一种制度化的方法 65
新制度的创建 66
现存制度的内在调整 67
新制度下的上海道台 71
一种新型的中央一地方关系和地方权力的减弱 71
一些新的义务 73
一种职业生涯的新形式 75
第五章行政近代化:一个双重角色 81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中心 81
第二部分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上海道台与现代化 81
管理一个近代化部门:作为兵工厂负责人的道台 86
组织和结构 87
内部管理的问题 88
管理近代化城市:温和的改革者 90
存在着的矛盾心态 90
两个互相冲突的角色 93
第六章沪一津通道:李鸿章与上海道台 100
津沪双城间的交通和通讯 101
上海与天津的联系 101
两个城市之间的人员调动 102
李鸿章和上海 104
上海道台:李鸿章的人? 104
正式的政治控制 105
非正式的政治控制 107
第三部分两个世界的中间人:上海道台与地方政治 111
第七章社会精英与城市政治:上海的权力结构 111
地方行政的再评价 111
社会精英与权力结构 114
财富的力量:上海的商人集团 114
声望的力量:地方士绅 119
当局的权力:行政官员 126
第八章一个混杂社会中的官僚统治:上海道台与社会精英的关系 132
文化与商业:两个世界 132
商人势力的优势:两次战争期间 134
1860年后的政策调整 139
江南士绅的涌入 139
对于传统的重新评价和重新确认 141
精英集团间的混杂:一个多重身份的社会领导层 144
第九章结论 152
附录1上海道台(1730—1911) 155
附录2晚清的道台 161
附录3上海的近代企业(1842—1894) 165
附录4上海的人口 169
附录5—1上海及附近地区 171
附录5—2上海县城外的街道 172
附录5—3上海县城内的街道 173
附录5—4 1855年的上海 174
附录5—5道台衙门 175
参考文献 176
译后记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