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京农学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7109009092
  • 页数:445 页
图书介绍:

绪言 1

第一章 昆虫的几个主要生物学特性 4

第一节 昆虫的生长发育特性 4

一、昆虫的生长 4

二、昆虫的发育 6

三、环境因素与昆虫生长发育的联系 13

第二节 昆虫的休眠与滞育 15

一、昆虫休眠与滞育过程中的生理状况 15

二、昆虫的休眠 16

三、昆虫的滞育 17

第二节 昆虫的繁殖特性 17

一、卵子的发育和产卵 25

三、交尾和授精 27

二、精子的发生 27

四、受精和不孕 29

第四节 昆虫的扩散和迁飞规律 31

一、昆虫的扩散特性 31

二、昆虫的迁飞(迁移)特性 32

第二章 气候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45

第一节 温度 45

一、昆虫对温度条件的适应性 45

二、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有效积温法则 48

三、温度对昆虫生存的影响 55

四、温度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60

第二节 湿度和降雨 61

一、湿度的作用方式 62

二、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63

三、降雨对昆虫的影响 64

第三节 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65

第四节 光和辐射 67

一、光的性质和强度对昆虫的影响 67

二、光照周期与昆虫生活的关系 69

第五节 气流与风对昆虫的影响 70

第六节 小气候的影响 71

第三章 土壤环境与昆虫的关系 73

第一节 土壤气候对昆虫的影响 75

第二节 土壤的理化性状对昆虫的影响 79

第三节 土壤特性对地面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82

第四节 土壤有机物和昆虫 83

第一节 生物因素的基本概念 86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86

第四章 生物因素与昆虫的关系 86

二、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87

三、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 92

四、生物因素对昆虫的生态效应 94

第二节 食物 96

一、昆虫的营养需要和对食物的适应 96

二、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98

三、植物对昆虫的适应和植物的抗虫性 99

四、昆虫与食料联系的化学、物理信息传递 106

第三节 昆虫的天敌及影响捕食和寄生的若干因素 107

一、天敌昆虫 107

二、影响天敌昆虫捕食或寄生效果的因素 109

三、天敌昆虫和寄主之间的化学信息传递 111

四、其他捕食性天敌 113

五、天敌参数 113

六、昆虫的致病微生物及影响昆虫疾病流行的因素 122

第五章 农业活动对昆虫的影响 127

第一节 农业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作用 127

第二节 农业活动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129

一、改变耕作制度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129

二、调节作物播种期对昆虫发生期、发生量的影响 131

三、作物的耕作方式对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134

四、作物品种的抗虫性、感虫性对昆虫发生量的影响 134

五、作物栽培措施对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135

六、施用农药对昆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137

七、农产品及果树苗木的运输、天敌昆虫的引入和保护利用对昆虫群落组成的影响 139

第六章 昆虫的种群及其数量变动规律 141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 141

第二节 种群的结构 142

第三节 种群中个体的空间分布型 145

一、分布型指数及其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146

二、频次分布方法 152

第四节 昆虫种群动态类型的划分 157

一、种群在地理上(或栖息地区)的数量分布动态 157

二、种群密度的季节性消长类型 158

第五节 种群数量动态的剖析 159

一、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模型 159

二、种群的基数及估测方法 160

三、种群的出生率(natality)和增殖速率(reproductive rate) 166

四、种群的死亡率 169

五、种群的迁移率 170

第六节 种群的生长速率和生长型 172

一、世代离散性生长模型 172

二、世代重叠的连续性生长模型 175

三、种群生长的时滞模型 182

第七节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184

一、生命表的一般概念及常用参数、符号 184

二、内禀增长能力的概念及计算 188

三、生命表的类型 191

四、生命表的编制和数据的获得方法 194

五、种群数量趋势指标(I)的分析 202

六、关键因素或关键阶段的分析 203

七、种群的系统化模型 207

八、Leslie转移矩阵及其在生命表上的应用 212

第八节 害虫预测预报中的数学模型 217

一、数学模型的类别 218

二、数学模型实例 220

三、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224

四、模型的用途 227

第九节 种群的生态对策 228

一、生态对策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229

二、栖境特性与生态对策的关系 233

三、生态对策与种群动态 234

四、生态对策与防治策略 236

第十节 种群数量消长的原因分析 237

一、生物学派 237

二、气象学派 238

三、综合学派 239

四、自动调节学派 239

五、自然调节的进化意义 240

二、常用的抽样方法和抽样单位 242

一、总体与样本 242

第一节 总体、样本及常用的抽样方法 242

第七章 农作物害虫调查方法和资料统计分析 242

第二节 调查和实验数据的性质及整理 245

一、调查和实验数据的基本特点 245

二、连续性变数的精确度 245

三、调查和实验数据的表示法 246

四、调查和实验数据的统计代换 247

第三节 样本的几个重要特征数及其计算方法 248

一、平均数 248

二、众数 255

三、中位数 256

四、标准差 257

五、变异系数 260

七、百分率的标准差 261

六、平均数标准差 261

第四节 平均数的显著性测验(t—测验)和平均数的置信区间(置信限)的估计 262

一、平均数的显著性测验(t—测验) 262

二、平均数的置信区间(置信限)的估计 264

第五节 两个平均数或百分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定 265

一、两个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定 265

二、两个百分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定 268

第六节 三个及多个平均数或百分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测定——方差分析方法 269

一、单因素多组群的方差分析 269

二、两因素的方差分析 276

第七节 符号检验及秩和检验 283

一、符号检验 283

二、秩和检验 283

一、抽样方法 284

第八节 抽样方法及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284

二、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288

第九节 序贯抽样 293

一、调查对象为正二项分布型 294

二、调查对象为潘松分布型 296

三、调查对象为负二项分布型 297

第八章 害虫预测预报的方法 300

第一节 农作物预测预报概况 300

一、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目的和意义 300

二、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别 300

三、害虫预测的方法 301

四、我国害虫测报工作的发展概况 302

一、发育进度预测法 303

笫二节 发生期预测 303

二、期距预测法 317

三、有效积温预测法 320

四、物候预测法 325

第三节 发生量预测 326

一、有效基数预测法 326

二、气候图预测法 328

三、经验指数预测法 330

四、形态指标预测法 333

第四节 迁飞性害虫的预测方法 334

第五节 害虫危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335

一、蛀食性害虫造成的损失估计 337

二、食叶性害虫造成的损失估计 339

三、刺吸式害虫造成的损失估计 340

第六节 害虫的经济损害水平和经济阈值 343

一、害虫数量、为害量与产量损失的关系 347

二、害虫防治的投资与收益 348

三、害虫经济阈值的测定与应用方法 350

四、应用害虫经济阈值指导害虫防治工作和有关研究涉及的方面 357

第九章 数理统计预测法 360

第一节 相关与回归及其分析步骤 360

第二节 选择预报因子的原则 361

第三节 线性相关与一元线性回归式的建立及其应用 362

一、选取预报因子 362

二、相关系数的汁算 362

三、一元线性回归式的建立和应用 365

四、回归线的精度 367

五、一元线性回归的方差分析 369

六、利用相关表计算直线回归方程 370

七、等级相关计算法 373

第四节 曲线回归式的建立和应用 374

一、一些常见的函数图形及其直线化的方法 375

二、曲线回归式的建立和应用的一般步骤 378

三、曲线回归式建立的实例 379

四、相关指数和配曲线检验 381

五、求曲线相关率及方差分析 383

第五节 多元回归式的建立和应用 385

一、多元线性回归的计算和应用 385

二、将多因子转换为单因子法 388

三、单相关回归机率加权综合法 388

四、复相关分析 392

五、偏相关分析 393

第六节 其他统计预测方法 394

一、多因子综合相关法 395

二、分档统计法 400

第七节 多元回归中主导因子的确定 403

一、主因子筛选法 403

二、符合筛选法 404

三、标准回归系数(b′)法 405

四、偏回归平方和法 406

第八节 多元回归分析的一个完整实例 408

第九节 逐步回归分析方法 412

一、“最优”回归方程的选择 412

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 414

第十节 预测预报质量的评定 425

一、预测预报质量评定的目的 425

二、预测预报质量评定的方法 425

三、列联表法 426

附表一 t值表(两尾) 428

附表二 F检验的临界值(Fa)表(一尾) 429

附表三 符号检验表 434

附表四 秩和检验表 434

附表五 相关系数检验表 435

附表六 p和r对照表 435

附表七 等级相关检验表 436

附表八 x2分布表 436

附表九 复相关系数检验表 437

附表十 多重比较中的q表 438

附表十一 随机数字表 440

附表十二 x=sin-1?变换表 442

主要参考文献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