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原理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
第一节 教育原理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1
第二节 教育原理研究的任务 4
第三节 教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9
第四节 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教育的起源与教育的历史发展 17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17
第二节 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 2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8
第三章 教育的本质 57
第一节 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不同观点 57
第二节 什么是教育规定性的属性 60
第三节 教育活动的特殊矛盾 70
第四节 教育学中教育的基本概念 73
第五节 教育的功能与教育存在的客观基础 75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生产 81
第一节 现代生产的特征 82
第二节 现代生产所引起的劳动力状况的变化 87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生产的一般关系 89
第四节 社会生产对教育的制约性 92
第五节 教育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95
第六节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教育的特征 106
第五章 教育与经济、政治及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 111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111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18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30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生活方式 133
第五节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35
第六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继承性 140
第六章 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14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儿童发展的一般概念 144
第二节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50
第三节 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动力和发展理论的几种观点 158
第四节 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164
第五节 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168
第七章 教育价值问题 173
第一节 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 173
第二节 教育价值观是宏观决策教育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176
第三节 教育价值观的两种不同的出发点 179
第四节 将教育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是教育价值观的一个根本转变 186
第五节 教育价值的多元取向 190
第八章 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2
第一节 关于教育目的概述 20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208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222
第九章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236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历史回顾 23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 239
第三节 综合技术教育原理 247
第四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在我国的实施与评价 254
第十章 学校教育制度 271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271
第二节 世界各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趋势 273
第三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27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教育体制的初步建立 288
第五节 关于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建构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293
第十一章 课程 310
第一节 课程的一般概念 310
第二节 课程设计是文化价值选择 320
第三节 几种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和课程类型 330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 341
第十二章 教学任务与教学过程 369
第一节 关于教学活动的一般概述 369
第二节 教学过程 374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11
第十三章 德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417
第一节 德育的一般概念和德育的意义 417
第二节 德育的任务 425
第三节 德育的内容 428
第十四章 德育过程 443
第一节 人的发展过程是德育过程的基本根据 443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德育过程的方法论前提 449
第三节 德育过程的分析 453
第四节“灌输”能抛弃吗,德性不会自发生成 468
第十五章 体育 486
第一节 体育的一般概念 486
第二节 体育的意义和任务 489
第三节 体育课教学 494
第四节 学校卫生 497
第十六章 美育 500
第一节 美育的一般概念 500
第二节 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意义 502
第三节 美育的任务 504
第四节 美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505
第五节 实施美育的基本要求 509
第十七章 教师 512
第一节 我国教师的基本情况 512
第二节 教师劳动的属性 515
第三节 教师劳动的社会意义和特点 539
第四节 教师劳动力的再生产 545
第五节 教师的职业素养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