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家庭学习环境的形成 1
第一章 营造家庭学习环境 3
第二章 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9
第二篇 学习能力培养 15
第一章 观察能力培养与训练 17
第一节 多让孩子接触生活 17
第二节 丰富孩子的语言 17
第三节 尊重利用孩子的兴趣 18
第四节 对孩子观察力的训练 18
第二章 理解力的培养 20
第二节 在训练中注意利用孩子的兴趣 21
第一节 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理解力 21
第三节 多方面的培养思维 23
第四节 培养孩子的思维敏捷性 24
第五节 培养孩子思维的独创性 25
第六节 学生适用的一些思维方法 26
第三章 推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42
第一节 心理学家对推理的分类 42
第二节 如何培养推理能力 43
第三节 几种推理训练 44
第四章 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与问题解决训练 48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48
第二节 问题解决训练 50
第一节 什么是想像力 56
第五章 想象力的培养 56
第二节 高想像力孩子的表现 57
第三节 想像力的培养 58
第六章 发明创造技法培训 62
第一节 加一加 62
第二节 减一减 63
第三节 乘一乘 63
第四节 除一除 65
第五节 想一想 65
第六节 变一变、改一改 66
第七节 联一联 67
第八节 模仿一下 代替一下 68
第九节 反一反 69
第十节 搬一搬 70
第七章 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 72
第一节 有意记忆法 72
第二节 理解记忆法 74
第三节 联想记忆法 76
第四节 多通道记忆法 80
第五节 精选记忆法 82
第六节 谐音记忆法 83
第七节 口诀记忆法 84
第八节 学生适用的一些记忆法 87
第三篇 学习方法艺术的培养 99
第一节 终身学习 101
第一章 教孩子掌握学习的规律 101
第二节 认识发展 102
第三节 知识积累 103
第四节 环境制约 104
第五节 主客体统一 105
第六节 学思结合 106
第七节 知行统一 108
第八节 学习与发展不可替代 108
第九节 循序发展 109
第十节 序进统一 110
第十一节 知能“相因” 112
第十二节 足够量次 113
第十三节 学习迁移 115
第十四节 教学相长 117
第十五节 “双因素”结合 118
第十六节 学用结合 119
第二章 学生适用的几种阅读方法 121
第一节 发展性阅读 121
第二节 功用性阅读 122
第三节 消遣性阅读 122
第四节 预读 123
第五节 浏览 123
第六节 群读 124
第七节 精读 125
第八节 复读 125
第九节 七字阅读法 126
第十节 二极阅读法 127
第十一节 带问题读书法 128
第十二节 八面受敌法 129
第十三节 交叉阅读法 130
第十四节 钩玄提要法 131
第十五节 鲸吞牛食法 132
第十六节 同类比较法 133
第十七节 遴选富矿法 134
第十八节 做读书笔记 135
第十九节 做读书卡片 139
第二十节 做剪报 141
第二十一节 学生适用的一些记笔记方法 143
第一节 自主学习 148
第三章 自学能力培养 148
第二节 自学能力及培养 155
第四章 指导孩子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 176
第一节 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176
第二节 所有的学习都是以经验为桥梁的 179
第三节 让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 183
第四节 让孩子在看电视中学习 188
第五节 把计算机用做孩子的学习工具 192
第五章 指导不同性格的孩子形成学习策略 197
第一节 学究型与社交型人格及教育对策 197
第二节 内外向人格及教育对策 211
第三节 探寻型与平德型人格及教育对策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