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酸的组成和结构 1
§1-1 酸的定义 1
§1-2 酸的组成和命名 4
§1-3 无机含氧酸的分子结构 9
§1-4 无机含氧酸的分子形状 12
第二章酸的溶解和电离 18
§2-1 酸在水中的溶解 18
§2-2 酸在水中的电离 21
§2-3 酸在水中电离的原因 23
§2-4 酸在水中的电离度 25
§2-5 酸在水中的电离平衡 28
§2-6 酸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计算 31
§2-7 酸溶液的pH值计算 34
§3-1 酸碱指示剂的历史 39
第三章酸碱指示剂 39
§3-2 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原因 40
§3-3 混合酸碱指示剂 45
§3-4 酸碱指示剂在中和滴定时的选择 47
第四章酸的结构和酸强度pKa值 51
§4-1 含氧酸的结构和酸强度pKa的关系 51
§4-2 羧酸的结构和酸强度pKa的关系 55
§4-3 酚类化合物的结构和酸强度pKa的关系 60
第五章酸的通性 63
§5-1 酸与金属的置换反应 63
§5-2 酸与金属的置换反应特例 68
§5-3 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72
§5-4 酸碱中和反应的平衡常数 76
§5-5 酸与盐的复分解反应 81
第六章酸的氧化性 86
§6-1 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的酸 86
§6-2 氧化性酸的强氧化性成因 90
第七章酸的个性 95
§7-1 硼酸 95
§7-2 碳酸 98
§7-3 硅酸 100
§7-4 亚硝酸 102
§7-5 硝酸 104
§7-6 磷酸 112
§7-7 亚硫酸 115
§7-8 硫酸 117
§7-9 氢氟酸 124
§7-10盐酸 126
§7-11次氯酸 129
§7-12醋酸 132
第八章酸碱理论的发展 137
§8-1 酸碱溶剂理论 137
§8-2 酸碱质子理论 140
§8-3 酸碱电子理论 147
§8-4 酸碱正负理论 150
§8-5 酸碱软硬理论 152
§8-6 酸碱理论的发展趋势 155
附录 159
Ⅰ 简单无机酸的名称、化学式及强度 159
Ⅱ 一些有机酸的名称和化学式 163
Ⅲ有机酸的强度 170
Ⅳ 金属在酸中的溶解性 174
Ⅴ 部分酸的氧化性和标准电极电势 177
Ⅵ部分酸的溶解度 180
Ⅶ部分酸根离子的电负性 182
Ⅷ实验室常用酸溶液的浓度 182
Ⅸ 常用酸碱指示剂的结构、特点和配制方法 183
Ⅹ 金属元素硼砂珠试验的特征颜色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