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中医执业医师临床禁忌总论 1
一、医生职业道德禁忌 1
二、临床检查禁忌 4
三、病历书写禁忌 5
四、处方用药禁忌 11
五、医嘱制度禁忌 14
六、保护性医疗禁忌 15
七、危重病人处理禁忌 16
八、医医、医护、医患关系禁忌 18
第一章常见针刺损伤表现及救治方法 21
第一节脏器损伤 21
一、肺脏损伤 21
二、心脏损伤 26
三、脾脏损伤 28
四、胃腑损伤 30
五、肝脏损伤 32
六、胆囊损伤 33
七、肾脏损伤 35
八、膀胱损伤 36
九、卵巢及子宫损伤 37
十、肠道损伤 38
第二节器官损伤 40
一、眼部损伤 40
二、耳部损伤 41
三、手部损伤 42
第三节神经血管损伤 43
一、中枢神经损伤——延髓、脑桥、脊髓、小脑 43
二、周围神经损伤 45
三、血管损伤 47
二、穴位注射 50
一、感染 50
第四节其他损伤 50
第二章十四经穴处方及针刺禁忌 51
第一节任脉 51
第二节督脉 86
第三节手太阴肺经 114
第四节手阳明大肠经 126
第五节足阳明胃经 144
第六节足太阴脾经 197
第七节手少阴心经 221
第八节手太阳小肠经 230
第九节足太阳膀胱经 246
第十节足少阴肾经 311
第十一节手厥阴心包经 346
第十二节手少阳三焦经 357
第十三节足少阳胆经 376
第十四节足厥阴肝经 413
第三章刺灸禁忌 424
第一节针刺临床适应证禁忌 424
第二节针具针刺操作禁忌 425
一、毫针临床操作禁忌 425
二、三棱针临床操作禁忌 432
四、皮内针临床操作禁忌 433
三、皮肤针临床操作禁忌 433
五、电针临床操作禁忌 434
六、水针临床操作禁忌 435
七、头针临床操作禁忌 436
八、耳针临床操作禁忌 436
第三节灸法临床操作禁忌 437
第四章针灸常见病临床禁忌 438
第一节内科疾病针灸临床诊疗禁忌 438
一、感冒 438
二、中暑 442
三、疟疾 446
四、咳嗽 451
五、哮喘 456
六、肺痨 460
七、失音 464
八、呃逆 468
九、噎膈附:反胃 471
十、胃痛 477
十一、呕吐 481
十二、腹痛 486
十三、泄泻 491
十四、痢疾 496
十五、便秘 501
十六、脱肛 505
十七、胁痛 507
十八、黄疸 512
十九、鼓胀 515
二十、脚气 520
二十一、水肿 522
二十二、消渴 526
二十三、胸痹 529
二十四、心悸 532
二十五、不寐 536
二十六、癫狂 540
二十七、痫证 544
二十八、郁证 547
二十九、淋证 552
三十、癃闭 557
三十一、遗精附:阳痿 563
三十二、疝气 571
三十三、头痛 573
三十四、眩晕 577
三十五、中风 581
三十六、面痛 590
三十七、面瘫 593
三十八、痹证附:坐骨神经痛 596
三十九、痿证附:多发性神经病 603
四十、腰痛 608
四十一、落枕 615
四十二、漏肩风 617
第二节妇科疾病临床诊疗禁忌 623
一、月经不调 623
二、经闭 628
三、崩漏 630
四、痛经 634
五、绝经前后诸证 637
六、带下病 640
七、妊娠恶阻 642
八、妊娠痫证 645
九、滞产 648
十、胞衣不下 650
十一、产后腹痛 652
十二、产后血晕 654
十三、恶露不下 657
十四、恶露不绝 659
十五、乳少 661
十六、阴挺 664
十七、阴痒 667
十八、不孕 669
第三节儿科疾病临床诊疗禁忌 673
一、小儿遗尿 673
二、小儿痿证 675
三、小儿泄泻 678
四、疳积 683
五、顿咳 686
六、惊风 689
七、痄腮 694
第四节外科疾病针灸临床诊疗禁忌 697
一、疔疮 697
二、乳痈 700
三、痔疮 703
四、瘰疬 706
五、瘿气 709
六、湿疹 710
七、乳癖 713
八、肠痈 716
九、蛇丹 719
十、丹毒 721
十一、扁平疣 723
十二、牛皮癣 725
十三、瘾疹 728
十四、斑秃 731
十五、破伤风 734
十六、扭伤 737
十七、肘劳 740
第五节五官科疾病临床诊疗禁忌 743
一、目赤肿痛 743
二、针眼 745
三、眼睑下垂 748
四、迎风流泪 751
五、目翳 755
六、近视 757
七、色盲 761
八、斜视 764
九、青盲 767
十、暴盲 770
十一、耳鸣、耳聋 774
十二、聋哑 777
十三、聍耳 779
十四、鼻渊 783
十五、鼻衄 786
十六、牙痛 788
十七、咽喉肿痛 791
第六节急症临床诊疗禁忌 795
一、高热 795
二、厥证 799
三、痉证 803
四、脱证 806
五、出血 809
六、剧痛证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