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个性概述 3
第一章 个性及其特性 3
第一节 个性的语源 3
第二节 个性概念的定义 4
第三节 个体和个性 5
第四节 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 7
第五节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10
第六节 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12
第二章 个性心理结构 16
第一节 个性心理结构的一般概念 16
第二节 个性结构的理论 21
第三章 个性倾向性 30
第一节 动机 30
第二节 兴趣 47
第三节 世界观、信念和理想 60
第四章 个性倾向性中的自我意识 71
第一节 自我意识在个性心理结构系统中的地位 71
第二节 自我意识对需要的导向与控制 73
第三节 自我意识对动机体系及系统的作用 80
第二篇 心理学诸学派的个性理论 95
第一章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 95
第二章 R.B.卡特尔的因素体系 101
第三章 奥尔波特的个体心理学 111
第四章 H.A.默里的人格学 119
第五章 罗杰斯的自我论 127
第六章 存在主义与个性理论简说 134
第七章 行为主义与个性 139
第一节 华生和赫尔 141
第二节 社会学习论 142
第三节 治疗程序与行为矫正 144
第四节 行为矫正 145
第八章 类型论 150
第一节 远古时代对个性类型的划分 150
第二节 近代关于个性类型的研究 153
第九章 特质论 165
第一节 什么是个性特质 165
第二节 个性特质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67
第三篇 个性的意义 179
第一章 个性积极性的理论 179
第一节 本能说 179
第二节 需要说 183
第二章 个性与心理成熟 191
第一节 时代与个性 191
第二节 心理成熟与个性 194
第三章 个性与创造 207
第一节 开放型的个性 207
第二节 影响创造的个性特点 233
第四章 个性与人才 242
第一节 人才的个性特点 242
第二节 人才形成的因素与条件 255
第五章 个性与机遇 264
第四篇 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279
第一章 个性形成的动力 279
第一节 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279
第二节 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 281
第三节 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282
第四节 社会实践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283
第二章 个性形成的标志 284
第一节 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284
第二节 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286
第三节 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287
第四节 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288
第五节 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289
第三章 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91
第一节 婴幼儿个性的发展 291
第二节 小学生个性的发展 297
第三节 初中生的个性发展 299
第四节 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304
第四章 个性形成的遗传、生理的因素 311
第一节 遗传因素 311
第二节 身体方面的因素 315
第五章 个性形成的环境因素 318
第一节 家庭的影响 319
第二节 学校教育 325
第三节 社会生活实践的作用 329
第六章 个性形成的年龄因素 331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333
第二节 道德意识的发展 337
第五篇 学生个性教育的途径 347
第一章 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347
第一节 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 347
第二节 学生个性差异的分析与教育 349
第二章 以品德教育促个性形成 365
第一节 品德是个性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365
第二节 品德的心理结构 367
第三节 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376
第三章 以劳动教育促个性形成 379
第一节 劳动的社会意义 379
第二节 学生劳动活动的发展 380
第三节 劳动教育的组织 383
第四章 在集体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85
第一节 集体与个性的关系 385
第二节 个人对集体的态度 390
第三节 个性在集体中形成的阶段 391
第五章 独生子女个性教育的途径 395
第一节 独生子女的个性特点 395
第二节 独生子女个性成因 402
第三节 独生子女的个性教育 406
第六篇 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与塑造 415
第一章 个性塑造的心理学指针 415
第一节 丰富感知,树立自信 416
第二节 调整情感,反省信念 417
第三节 消除压抑,宁静致远 424
第四节 坚定信念,正确认识 426
第五节 勇于实践,触类旁通 427
第六节 转变性格,养成习惯 428
第七节 不要奢望,心安理得 430
第八节 讲究方法,纠正习惯 431
第九节 性格的塑造 443
第二章 开启心智 塑造个性 445
第一节 生命的极光 445
第二节 在行动中确认自己的优势 451
第三节 以发展的眼光重塑自己的品格 456
第四节 随波逐流地创新 463
第五节 开启右脑天赋 468
第六节 愉快、自然地成长 481
第七节 好奇心的可贵 486
第三章 自我完善个性 490
第一节 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490
第二节 形成合理的兴趣体系 493
第三节 有效利用个体的气质优势 497
第四节 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502
第五节 完善个人的品德 507
第六节 培养健康自尊心 508
第七节 培养审美个性 516
第四章 完善个性操作集成 533
第一节 当好学生干部 533
第二节 严格自我管理 535
第三节 行为的选择 537
第四节 学校生活的礼仪 540
第五节 改变不良的习惯 541
第六节 通过了解,增进友谊 543
第七节 同宿舍人之间的融洽相处 545
第八节 初次的交谈 546
第九节 真诚地赞赏别人 548
第十节 倾听与反馈 549
第十一节 避免言谈中的失礼 552
第十二节 善于坦率地提要求 553
第十三节 讲究批评的艺术 554
第十四节 调解纠纷的艺术 557
第十五节 学习动机分析 559
第五章 学生不良个性的表现、成因与矫正 561
第一节 偏执 561
第二节 狭隘 562
第三节 嫉妒 564
第四节 神经质 565
第五节 依赖 566
第六节 自卑 568
第七节 孤独 569
第八节 暴躁 571
第九节 敌对 572
第十节 自负 573
第十一节 猜疑 574
第十二节 怯懦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