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器上的定向和测图 1
92 立体测量的定向和测图概述 1
第一部分 定向 2
93 近似标准摄影的相对定向 2
93.1 基本关系 2
93.2 格鲁伯定向 4
93.3 确定改正系数C 5
a)经验法 6
b)计算法 6
c)图解法 7
d)平坦地形的计算法 8
93.4 对称法 10
93.5 其它定向方法 13
a)通过像片旋转进行定向 13
b)通过像片连接进行定向 13
c)用固定值bz进行定向 14
93.6 按六点计算确定定向未知数 14
a)像片旋转 15
b)像片连接 16
93.7 其它计算方法 17
94 相对定向的精度 18
94.1 视差消除法定向 18
a)像片旋转定向 18
b)像片连接定向 20
c)剩余视差中误差的计算 21
94.2 计算法定向 21
a)六点定向 21
b)五点和九点定向 23
c)不相关参数及其误差的确定 24
95 模型的误差 27
95.1 剩余视差中误差 27
95.2 模型扭曲 28
a)用Y视差定点 29
b)用最短间距定点 34
95.3 危险地形 35
96 绝对定向 36
96.1 比例尺的确定 36
96.2 模型置平(整置) 37
96.3 计算法定向 39
97 绝对定向误差 40
97.1 高程安置误差 40
97.2 平面安置误差 42
98 交向摄影和倾斜摄影像片的定向 44
98.1 交向摄影像片的定向 45
a)偏角Φ为主旋转 45
b)旁向倾斜角ω为主旋转 48
c)联配摄影像片的连接 49
d)用Y视差消除法定向 50
98.2 倾斜摄影像片的定向 51
a)浅倾摄影像片(ω<50g)的定向 51
b)大倾斜摄影像片(ω>50g)的定向 52
93-98 参考文献目录 54
99 系统影响的顾及 55
99.1 概述 55
99.2 系统误差影响的数学公式 56
a)摄影药膜和片基的变形 56
b)畸变差 56
c)折光差和地球曲率 57
99.3 自动改正的可能性 57
99 参考文献目录 57
第二部分 测图 58
100 立体测图中的比例尺问题 58
100.1 对精密数字测图精度的看法 58
a)国际上精度研究的成果 58
b)实验结论 59
100.2 对图解测图的看法 60
a)位置精度 60
b)等高线精度 60
c)判读 61
100.3 考虑合理作业方法的像片比例尺选择 62
a)地图图幅 62
b)飞行技术 62
c)对像片与地图比例尺关系的建议 63
100.4 根据测图技术选择比例尺 64
100.5 结论 64
100 参考文献目录 65
101 摄影资料的准备 65
101.1 像片标记和像片选择 65
101.2 用负片或透明正片测图 66
101.3 “最佳模型空间” 66
101.4 空中三角测量的准备工作 67
a)点位 67
b)编号方案 68
c)点的种类 68
d)地球曲率的估算 69
e)高差仪数据 70
101.5 数字地籍测量的准备 70
101.6 图解测图的准备 71
a)图解地籍测量 71
b)地形测图 71
101 参考文献目录 72
102 测图仪上的模型定向 72
102.1 准备 72
a)仪器校正 72
b)像主距的测定 73
c)内部定向 73
d)第一像片的旋角 73
102.2 相对定向 74
a)垂直摄影 74
b)平行轴倾斜摄影 77
c)交向摄影 79
102.3 绝对定向 80
a)确定比例尺 81
b)置平 82
c)根据高差仪和地平线摄影仪数据定向 86
102.4 垂直摄影像片在改变光束仪器上的定向 87
a)高程定向 87
b)平面定向 88
c)特殊情况 89
102 参考文献目录 91
103 立体测图 92
103.1 引言 92
a)绘图桌 92
b)手轮导引测标或徒手导引测标 93
103.2 量测 93
a)像片观察 93
b)数字法测图 94
c)图解法测图 94
103 参考文献目录 97
第六章 自动测图仪和测图方法 98
104 摄影测量自动化的等级 98
104.1 初级自动化 98
104.2 二级自动化 98
a)像点选择 98
b)影像相关 98
c)量测 99
d)计算 99
e)坐标记录 99
f)测图 99
g)判读 99
h)转换 99
104.3 三级自动化 100
104.4 四级自动化 100
104.5 自动化系统的评价 101
104 参考文献目录 101
105 摄影测量的测图各工序自动化概述 102
105.1 序言 102
105.2 数据输入 102
a)准备工作 102
b)数字输入 102
c)数据的模拟输入 102
105.3 定向 104
a)内部定向 104
b)外部定向 105
105.4 摄影测量的测图 108
a)平面测图 109
b)高程测图 109
c)附加的数据处理 110
105.5 输出 111
a)数字式输出 111
b)模拟式输出 112
105.6 结束语 119
105 参考文献目录 120
106 摄影测量自动化技术的基础 126
106.1 数据分类 126
106.2 数据传输 126
a)线性值 126
b)影像信息 126
c)电压和脉冲 127
106.3 数据处理(计算) 127
a)模拟计算机 127
b)数字计算机 127
106.4 数据转换 127
a)线性值转换成电压 127
b)线性值转换成脉冲 128
c)电压转换成线性值 129
d)电压转换成脉冲 129
e)电压转换成影像 129
f)脉冲转换成电压 130
g)脉冲转换成线性值 130
h)脉冲转换成影像 130
i)影像转换成电压 130
j)影像转换成脉冲 130
k)影像转换成线性值和线性值转换成影像 130
106.5 扫描 130
a)机械扫描 130
b)电子扫描 131
c)对扫描的新建议 133
106.6 影像相关 134
a)模拟式电子影像相关 134
b)数字影像相关 138
c)光学相关 138
106 参考文献目录 139
107 自动化仪器和自动化系统 140
107.1 自动化摄影测量的发展 140
107.2 Stereomat系统 140
a)StereomatⅠ和Ⅱ 140
b)StereomatⅢ 146
c)B8 Stereomat 146
d)Stereomat A 2000 155
107.3 Bunker-Ramo仪器 155
a)自动立体测图系统 155
b)自动编图系统 159
c)全能自动编图设备 163
d)自动像片测图仪 171
107.4 Bendix-OMI全自动化仪器 172
a)解析测图仪AS-11-B和AS-11-C 172
b)新发展 182
107.5 新的设计原理 182
a)AP-14型立体投影测图仪 182
b)数字自动编图系统 184
107.6 结束语 188
a)BPR全能立体量测仪 188
b)伊特克公司的自动记录电子立体镜 188
c)蔡司厂Planimat精密立体测图仪的Itek EC-5影像相关器 188
d)霍布拉夫公司的Gestalt自动正射投影仪 189
e)BAI相关器 189
107 参考文献目录 189
108 解析测图仪和正射投影仪 191
108.1 海拉瓦式解析测图仪 191
a)解析测图仪AP-1和AP-1C 192
b)解析测图仪AP-2(AS-11-A) 196
c)解析测图仪AP/C 198
d)解析测图仪CAD 201
e)进一步的发展 201
108.2 正射投影仪 203
a)序言 203
b)历史发展 204
c)比恩正射投影仪 204
d)施奇缝隙纠正仪 207
e)吉加斯-蔡司正射投影仪 207
f)SFOM693正射投影仪 211
g)奥托福微分纠正装置 211
h)AP/C解析测图仪的附加装置OP/C正射投影仪 212
i)威特A8测图仪上的正射投影附加设备 213
k)蔡司Ortho-3正射投影仪 213
l)加利略-桑托尼正射投影仪 213
m)美国地质测量局的自动剖线仪和正射投影仪 214
n)美国陆军制图局的“综合制图系统” 214
108 参考文献目录 215
第七章 地面摄影测量的仪器和方法 217
109 地面摄影测量的方法 217
109.1 概述 217
109.2 地面单像测量 217
109.3 摄影测量交会法 221
109.4 地面立体摄影测量 222
109.5 水平视差和垂直视差 224
109.6 地面摄影测量的摄影方式 226
110 摄影 229
110.1 摄影机和附属设备 229
110.2 摄影 229
a)交会摄影测量 229
b)控制点 229
c)立体摄影测量 231
111 计算法测图和图解法(逐点方式)测图 233
111.1 交会摄影测量 233
111.2 立体摄影测量 233
112 误差理论探讨 238
113 控制点和模型整置 241
114 地面摄影的自动测图 245
115 地面摄影测量的应用领域、经济性问题、同航空摄影测量的比较和几点补充说明 248
第八章 测量应用 250
116 地形测图 250
116.1 概述 250
116.2 摄影测量对测量地形的意义 251
116.3 用航摄像片测量地形 252
a)航摄像片 252
b)各种比例尺介绍 254
c)根据航摄像对测制地图(立体测图) 255
d)微小修饰 257
e)判读 258
f)综合和制图加工 258
g)地面辅助作业(野外调绘) 260
116.4 测绘地形用的立体测图仪 261
116.5 精度问题 262
a)图解平面图测绘的精度 262
b)等高线测绘的精度 263
c)注记点的精度 264
116.6 测量地形的摄影方法和作业方法 266
a)航空摄影测量 266
b)地面摄影测量 269
116.7 地形图修测(更新) 269
116.8 经济问题和组织问题 270
a)概论 270
b)经济的像片比例尺 270
c)效率参数 271
d)费用 272
e)组织问题 272
116.9 新摄影测量方法(自动化)的应用 275
116.10 结束语 277
116 参考文献目录 278
117 地籍测量 280
117.1 目的和精度要求 280
117.2 摄影测量法的精度 281
a)试验成果 281
b)点位中误差 281
c)相对精度 281
d)精度和经济性 282
e)精度和定界 282
f)用地面测量检验摄影测量的精度 282
117.3 地籍摄影测量各工序概述 283
a)计划和准备 283
b)测图方法的选择 284
c)人工标志的设置 285
d)航摄飞机和航摄飞行 286
e)判读 287
f)控制点测量、计算的准备和实施 287
g)仪器作业准备 288
h)测图 288
i)计算整理 289
117.4 摄影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应用 290
a)控制网的确定 290
b)地籍图更新 291
c)地籍图修测 297
117 参考文献目录 298
118 土地整理 302
118.1 概述 302
a)实施土地整理的合理前提 302
b)技术原则 302
c)重新测量同土地整理方法的关系 302
d)在土地整理中应用摄影测量的评价 303
118.2 实施土地整理时的作业技术 304
118.3 实施土地整理时的摄影测量作业 304
a)首次航摄飞行 304
b)第二次航摄飞行 305
c)组织工作 308
118.4 结束语 308
118.5 附录 308
118 参考文献目录 311
119 工程测量 312
119.1 概述 312
119.2 摄影测量的优、缺点 313
119.3 摄影测量方法在工程学中的任务和应用实例 314
a)地面建筑物 314
b)道路建筑 317
c)矿山建筑 321
d)土壤力学和岩石力学 324
e)水利工程和流体力学 326
f)交通工程 329
119 参考文献目录 332
第九章 特殊的方法和应用 340
120 建筑摄影测量 340
120.1 建筑摄影测量的任务和意义 340
120.2 平面问题的解决 340
a)简便的方法和临时的任务 341
b)平整表面的投影纠正 341
c)建筑测量的投影纠正精度 343
d)航摄像片的纠正 343
120.3 立体问题的解决 343
a)迈登鲍尔法 343
b)立体摄影测量法 345
c)德纽克斯法摄影测图 348
120 参考文献目录 349
121 冰川摄影测量 350
121.1 历史 350
121.2 概述 351
a)冰川测量的意义 351
b)冰川变化同气候之间的关系 351
c)测定质量平衡的方法 354
121.3 摄影测量法测定冰川表面的高程变化和体积变化 356
a)地面摄影测量法冰川测量 356
b)航空摄影测量的应用 362
c)冰川制图的原则问题 366
d)求冰川的高程变化和体积变化 368
121.4 摄影测量法测定冰川移动速度和消融 370
a)地面摄影测量法测定冰川移动 371
b)航空摄影测量法测定冰川移动 374
c)摄影测量法测定冰川消融 377
d)表面速度和冰川深度 378
121 参考文献目录 379
122 林业摄影测量 381
122.1 序言 381
122.2 根据航摄像片确定森林面积 382
a)林业的需要 382
b)单像测量 384
c)双像测量 386
d)仪器 388
122.3 数量分析或量度判读 389
a)仪器和辅助设备 389
b)可直接量测的森林数据 393
c)可间接量测的森林数据 394
122.4 质量判读或识别判读 395
a)仪器和辅助工具 395
b)判读要素 396
c)方案设计的情况 399
d)判读森林细部 402
122.5 林业上的应用 403
a)情报和计划 403
b)森林调查和区域普查 403
c)林业工程技术 404
d)森林防护 407
122 参考文献目录 408
123 近景摄影测量 410
123 参考文献目录 415
124 显微摄影测量 415
124.1 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显微摄影测量 415
124.2 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显微摄影测量 418
124.3 以放射法制作像片 422
124 参考文献目录 423
125 双介质摄影测量 424
125.1 问题 424
125.2 基本公式 424
125.3 自动改化成透视的方案 429
a)测量像片的光学纠正 429
b)改变摄影机常数 430
c)改变摄影高度 431
125.4 单像定向 432
125.5 双像定向 433
a)同名入射光线的最短间距 433
b)条件方程式 437
125.6 介质间的球形分界面 438
125 参考文献目录 440
126 X光摄影测量 440
126.1 医学摄影测量 440
126.2 X光显微摄影测量 443
126 参考文献目录 446
127 动态摄影机系统、红外摄影和雷达摄影 447
127.1 动态摄影机系统 448
a)序言 448
b)设计原理 448
c)摄影 449
d)内方位和几何关系式 452
e)用解析变换像片确定定向参数 455
f)在解析测图仪上测图 457
127.1 参考文献目录 457
127.2 测量像片的无线电传送和电视传送 458
a)无线电传送像片的原理 458
b)无线电和电视传送测量像片的举例 459
127.2 参考文献目录 467
127.3 空中探测系统 468
a)电磁辐射中的基本关系 469
b)空中探测系统的评价 472
c)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的直接摄影记录 476
d)紫外线扫描 477
e)红外线扫描 477
f)雷达扫描 482
g)无线电探测仪扫描 485
h)红外像片和雷达像片的应用 485
127.3 参考文献目录 487
127.4 雷达像片测图的概略方法 488
127.4 参考文献目录 494
127.5 红外像片和雷达像片的解析测图 495
a)无源系统 495
b)有源系统 497
127.5 参考文献目录 498
128 立体学问题 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