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人员教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福建省卫生厅编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4211·11
  • 页数:379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细胞、基本组织 1

第一节细胞与细胞间质 1

一、细胞 1

二、细胞间质 3

第二节基本组织 4

一、上皮组织 4

二、结缔组织 5

三、肌肉组织 8

四、神经组织 9

第二章运动系统 10

第一节全身骨骼及关节 10

一、骨的概述 10

二、头骨及其关节 14

三、躯干骨及其连接 18

四、四肢骨及其连接 19

第九节抗寄生虫病药 26

第二节肌肉 26

一、头颈部肌肉 28

二、躯干肌 29

三、上肢肌 31

四、下肢肌 31

第三章循环系统 32

第一节血液 32

一、血液的组成 32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32

三、血细胞和血小板 32

四、血液凝固与抗凝血 33

第二节心血管系统 35

一、心脏 35

二、血管 41

第三节淋巴系统 52

一、淋巴管 52

二、淋巴结 53

一、胎儿血液循环 54

第四节胎儿血液循环 54

三、脾 54

二、胎儿出生后心血管的改变 55

第四章呼吸系统 56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构造 56

一、鼻 56

二、喉 57

三、气管和支气管 57

四、肺 59

五、胸膜和胸膜腔 61

第二节呼吸系统的功能 61

一、通气过程 61

六、纵隔 61

二、气体交换和运输 62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63

第五章消化系统 64

第一节消化管 65

一、口腔 65

二、咽 67

四、胃 68

三、食道 68

五、小肠 69

六、大肠 70

第二节消化腺 72

一、唾液腺 72

二、肝脏 72

三、胆囊 74

四、胰腺 75

第三节腹膜 76

第四节消化器官的功能 77

一、口腔内的消化 77

二、食物的推送作用 77

三、胃内的消化 77

四、小肠内的消化 78

一、神经调节 79

五、大肠的机能 79

第六节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 79

第五节吸收 79

二、体液调节 80

第六章新陈代谢 81

第一节物质代谢 81

一、糖的代谢 81

二、脂类的代谢 81

三、蛋白质的代谢 82

四、水和无机盐的代谢 82

第二节能量代谢 83

一、肾的位置与形态结构 84

第一节肾 84

第七章泌尿系统 84

二、肾的功能 87

第二节输尿管、膀胱、尿道 89

一、输尿管 89

二、膀胱 89

三、尿道 90

第三节尿的排放 90

第四节尿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91

第八章生殖系统 92

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 92

一、男性内生殖器官 92

二、男性外生殖器官 93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 94

一、女性内生殖器官 95

二、女性外生殖器官 97

三、乳房 98

第三节人体胚胎发生概述 98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98

二、胚胎的早期演变 101

三、胎儿期 102

四、胎儿的附属结构和胎盘 102

五、胎儿的血循环和生后的改变 103

六、多胎与先天性畸形 104

第九章 内分泌腺 105

第一节甲状腺 105

第四节胰岛 106

第三节肾上腺 106

第二节甲状旁腺 106

第五节脑垂体 107

第六节胸腺 108

第十章神经系统 109

第一节概述 109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 111

一、脊髓 111

二、脑干 112

三、间脑 113

四、小脑 113

五、大脑 113

第三节脑脊髓被膜和脑脊液循环 118

第四节周围神经 120

一、体躯神经 121

二、植物性神经 124

第十一章感觉器官 128

第一节眼 128

一、眼球的位置和构造 128

二、眼的附属器官 130

三、眼的功能 130

第二节耳 132

一、外耳 132

二、中耳 133

三、内耳 133

一、表皮 134

四、耳的功能 134

第三节皮肤 134

二、真皮 135

三、皮下组织 135

四、皮肤的附属器官 135

第十二章病原微生物基础知识 137

第一节概述 137

第二节细菌 137

一、细菌的形态和构造 137

二、病毒 140

三、其他病原微生物 142

第二节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46

一、温度 146

第一节消毒灭菌的概念 146

第十三章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46

二、日光紫外线 147

三、干燥 148

四、过滤除菌 148

第三节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48

一、化学消毒剂 148

二、防腐剂 149

三、化学疗剂 150

第四节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150

一、抗菌素 150

二、中草药 150

三、噬菌体 151

三、侵入门户 153

二、数量 153

一、毒力 153

第十四章免疫学基础知识 153

第一节微生物的致病性 153

一、什么叫传染 154

二、传染的发生与发展 154

三、什么叫免疫 154

四、免疫反应的类型 154

第二节传染和免疫 154

第三节抗原 155

一、什么叫抗原 155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55

二、淋巴细胞 156

一、淋巴器官 156

第四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156

一、什么叫致敏淋巴细胞 157

二、淋巴因子的种类及其免疫作用 157

第五节细胞免疫 157

第六节体液免疫 158

一、什么叫抗体 158

二、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功能 158

第七节变态反应 159

一、什么叫变态反应 159

二、变态反应发生的过程 159

三、变态反应的类型 159

四、变态反应的防治 163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原因 164

第十五章疾病概论 164

第一节疾病的基本概念 164

第三节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165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及转归 166

第十六章血液循环障碍 167

第一节局部充血 167

第二节局部缺血 168

第三节出血 168

第四节血栓形成 168

第五节栓塞 171

第六节梗死 172

第七节水肿 173

第十七章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176

第一节变性 176

第二节坏死 177

第三节修复与再生 179

第十八章炎症 183

第一节炎症的原因 183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过程 183

第三节炎症局部症状和全身反应 186

第四节炎症的分类 187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 188

第六节炎症对机体的意义 189

第十九章肿瘤 190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190

第二节肿瘤的特性与良恶性 190

第三节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192

第六节肿瘤的分类与命名 193

第五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93

第四节肿瘤对人体的影响 193

第七节肿瘤的病因 194

第九节常见的肿瘤 196

第八节肿瘤的防治原则 196

第二十章药理学总论 199

第一节概述 199

第二节药物的作用 199

第三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00

第四节药物在体内过程 203

第二十一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205

第一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205

一、镇静催眠药 205

二、抗精神失常药 207

三、解热镇痛药 208

四、中枢兴奋药 210

一、局部麻醉药的作用 211

第二节局部麻醉药 211

二、局部麻醉药的用法 212

三、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212

第三节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214

一、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理概述 214

二、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 216

三、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 218

第二十二章作用于内脏各系统的药物 221

第一节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221

一、强心甙 221

二、抗心绞痛药 223

三、抗高血压药 224

一、利尿药 225

第二节利尿药和脱水药 225

二、脱水药 227

第三节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227

一、抗贫血药 227

二、止血药和抗凝血药 228

第四节抗组织胺药 229

一、抗组织胺药 230

二、组织胺类药 231

第五节呼吸系统药物 231

一、镇咳药 231

二、祛痰药 231

四、镇咳、祛痰、平喘的中草药 232

三、平喘药 232

第六节消化系统药物 233

一、健胃助消化药 233

二、治疗溃疡病药 234

三、泻药和止泻药 235

四、止吐药 236

五、治疗肝病辅助药 237

第七节作用于子宫的药物 238

第二十三章激素类及维生素、无机盐类药物 240

第一节激素类药物 240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240

一、水溶性维生素类 242

第二节维生素类药物 242

二、避孕药 242

二、脂溶性维生素类 243

第三节无机盐类及血容量扩充剂 244

一、无机盐类 244

二、血容量扩充剂 246

第二十四章抗菌药物及抗寄生虫药 248

第一节抗菌素类药物 248

一、青霉素类 248

二、链霉素类 249

三、氯霉素类 251

四、四环素类 251

一、磺胺类 252

第二节磺胺类和甲氧苄氨嘧啶 252

五、其他 252

第三节硝基呋喃类 254

二、甲氧苄氨嘧啶 254

第四节抗菌中草药 255

第五节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256

一、严格掌握适应症 256

二、防止抗药性产生 256

三、肝、肾功能与抗菌药应用的关系 256

四、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257

第六节抗结核病药 257

第七节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258

一、抗真菌药 258

第八节消毒防腐药 259

二、抗病毒药 259

一、抗疟药 261

二、抗阿米巴病药 263

三、抗滴虫病药 264

四、抗血吸虫病药 264

五、抗血丝虫病药 266

六、驱肠虫药 268

第二十五章诊断学基础 268

第一节病史采集 268

一、问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268

二、病史的内容 268

一、检查方法 269

第二节体格检查 269

三、常见症状及问诊要点 269

二、检查注意点 270

三、检查内容 270

第三节辅助检查 282

一、血液检查 282

二、尿液检查 283

三、粪便检查 284

四、X线检查 284

第四节内科常见症状 285

一、咳嗽 285

二、咳痰 285

七、气急(呼吸困难) 286

五、心悸 286

六、发绀 286

四、胸痛 286

三、咯血 286

八、水肿 287

九、呕吐 287

十、腹泻及便秘 287

十一、腹水 288

十二、黄疽 288

十三、腹痛 289

十四、血尿 289

十五、头痛 289

第二十六章几种急症初步诊断和处理 291

第一节高热 291

第二节中署 293

第三节呼吸困难 294

第四节上消化道出血 296

第五节休克 298

第六节昏迷 300

第七节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301

第八节溺水 303

第九节电击伤 304

第二十七章常用诊疗技术 306

第一节护理知识 306

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 306

三、一般护理 308

三、隔离知识 310

一、注射的基本原则 311

第二节注射技术 311

二、皮内注射 312

三、皮下注射 312

四、肌肉注射 312

五、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 312

六、静脉切开术 314

第三节穿刺术 315

一、胸腔穿刺术 315

二、腹腔穿刺术 316

三、腰椎穿刺术 316

第四节洗胃法 317

第五节灌肠法 317

一、不保留灌肠 317

三、简易通便法 318

二、保留灌肠 318

四、排气法 319

第六节导尿术 319

第七节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320

四、灭鼠 320

第八节清创术 321

第九节外科换药 322

第十节过敏试验 323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323

二、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323

三、链霉素过敏试验 324

四、普鲁卡因试验 324

五、过敏试验意外的预防及急救措施 324

第一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325

第二十八章除四害、讲卫生 325

一、灭蚊 326

第二节除四害 326

二、灭蝇 328

三、灭臭虫 329

五、灭虱 331

第三节食品卫生 331

一、食品污染的原因 331

二、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 333

六、灭蚤 334

第四节饮水卫生 335

一、水与疾病 335

二、水源污染 335

四、取地下水的方法和要求 336

三、寻找地下水 336

五、取地面水的方法和要求 338

六、简易测定水的性状 339

七、消毒 340

第五节粪便管理 342

一、粪便与疾病 342

二、厕所卫生要求 343

三、三合一沼气池 344

四、猪舍的建造 345

第六节炉灶改革 346

一、炉灶改革意义 346

二、常见几种新炉灶 346

一、垃圾的分类 348

第七节垃圾处理 348

二、垃圾处理的方法 349

第二十九章战伤救护 350

第一节战伤救护 350

一、战伤救护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350

二、战伤救护的技术 350

第二节火器伤的处理原则 370

一、火器伤的特点 370

二、火器伤初期处理原则 370

第三十章原子、化学、细菌武器损伤的防护 371

第一节原子武器损伤的防护 371

一、原子武器及其爆炸特点 371

二、原子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和杀伤作用 372

三、对原子武器的防护 373

第二节化学武器损伤的防护 374

一、化学毒剂的种类及其杀伤作用 374

二、如何判断敌人使用化学武器(毒剂) 375

三、化学武器的防护 376

四、对化学武器损伤的急救 376

五、化学毒剂的洗消 376

第三节细菌(生物)武器防护和处理 377

一、生物战剂的种类和特点 377

二、生物武器使用方式 377

三、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378

四、如何判断敌人使用生物武器 378

五、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378

六、污染区与疫区的处理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