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企业的活力 1
1—1 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1
1—2 企业的经营机制 9
1—3 企业的经营决策 15
1—4 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 23
第二章 增强企业活力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2
2—1 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2
2—2 增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59
2—3 我国经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62
2—4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 67
第三章 增强企业活力的途径 73
3—1 实现两权分离,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前提 74
3—2 调动职工积极性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 78
3—3 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基础 86
3—4 搞好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加强科学管理,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 94
3—5 正确运用经济杠杆及其杠杆效应,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手段 96
3—6 开拓市场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枢纽 105
3—7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桥梁 110
3—8 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保证 125
第四章 增强企业活力的性量标准及其可行性分析 128
4—1 增强企业活力标准的客观性及其可变性 128
4—2 增强企业活力的性量标准及其可行性分析 129
4—3 增强企业活力的目标模式 132
4—4 企业活力增强的评价指标 137
4—5 企业活力增强的基本标志 139
第五章 企业系统活力数学模型 142
5—1 建立企业系统活力数学模型的基本依据 142
5—2 企业系统活力数学模型的主要参量指标体系 145
5—3 企业系统活力分析模型 150
5—4 企业系统活力数学模型实例分析 152
第六章 企业承载力 158
6—1 企业是一个承载体 158
6—2 影响企业承载力的相关因素 167
6—3 企业承载强度 174
6—4 提高企业承载强度的途径 181
6—5 企业承载极限——断裂(破产) 185
6—6 企业是一个耗散结构体 187
7—1 企业素质的基本含义与主要构成 194
第七章 企业素质与企业承载力 194
7—2 提高企业素质的必要性 200
7—3 提高企业素质的标志及其主要途径 203
第八章 经济效益与企业承载力 208
8—1 经济效益的基本涵义和主要内容 208
8—2 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强企业承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17
8—3 经济效益指标及其指标体系 220
8—4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 224
9—1 竞争是检验企业承载力强度的测试器 233
第九章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承载力 233
9—2 企业竞争的环境与条件 236
9—3 竞争是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结合 244
9—4 社会主义企业竞争的战略 246
第十章 技术进步与企业承载力 251
10—1 技术进步是增强企业承载力的基本途径 251
10—2 技术改造与企业承载力 293
10—3 技术引进与企业承载力 299
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承载力 310
11—1 企业文化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特点 311
11—2 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320
11—3 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及其主要原则 323
11—4 追求企业文化与增强企业承载力 327
第十二章 企业行为与企业承载力 333
12—1 企业行为的基本含义及其合理化 333
12—2 企业行为机制 334
12—3 建立合理的企业行为约束机制 342
12—4 最重要的企业行为企业质量行为 345
13—1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及其总目标 350
第十三章 企业管理现代化与企业承载力 350
13—2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标志 358
13—3 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是提高企业承载力的强大支柱 366
13—4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 379
第十四章 实现企业良性循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模式 393
14—1 实现良性循环是增强企业承载力的客观要求 393
14—2 实现企业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条件 402
14—3 加速企业改革,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模式 406
后记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