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赵曜 1
导论 1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 1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三、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4
四、本书的创新之处 5
五、本书的写作难点 6
第一章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问题 8
第一节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问题 8
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不同探索和尝试 8
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局限性和知识分子问题的启示 1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17
一、从一大到八七会议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17
二、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21
三、从遵义会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25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发展道路 29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30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主要发展道路 34
第二章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知识分子问题 47
第一节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47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47
二、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5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64
四、从粉碎“四人帮”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70
第二节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 73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知识分子对经济技术发展的贡献 74
二、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知识分子对政治建设的贡献 77
三、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知识分子对文化建设的贡献 79
第三节 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知识分子问题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82
一、必须从经济地位出发而不能简单地只从思想出发界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要着重根据知识分子为谁服务的现实表现正确估量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82
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的关系,而不能把知识分子排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之外 86
三、必须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切实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不能以思想批判和政治斗争的手段解决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学术问题 88
四、必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充分依靠知识、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89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 9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领导下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的形成 93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93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97
三、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 99
第二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的丰富和发展 103
一、丰富和发展“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思想 103
二、丰富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104
三、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05
四、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新的全面的论述 106
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了“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新方针 107
六、揭示了知识分子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109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变化 111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数量规模和素质结构 111
一、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规模 111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素质结构 113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 116
一、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必然性 116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社会流动的状况 118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阶层结构 122
一、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阶层结构的状况 122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阶层结构变化的特点 131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收入状况 133
一、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收入从“脑体倒挂”到“脑体正挂”的转变 133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阶层内部的收入差距 140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144
一、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政治思想状况 145
二、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状况 153
第五章二十一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若干思考 159
一、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度认识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159
二、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 162
三、改革知识分子领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知识分子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 165
四、促使知识分子的社会流动朝着自主、有序、良性的方向发展 167
五、加大对科研、教育和文化领域的资金投入,切实改善这些领域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169
六、有针对性地做好非公有制领域的知识分子工作 171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