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 1
目录 1
总论 1
一、中风病概念 2
李序 3
(一)病名诊断 3
(二)病类诊断 3
(三)证名诊断 4
全国著名专家评语摘录 6
二、中风病相关名称 6
(一)《黄帝内经》 6
(二)《伤寒杂病论》 9
(三)《诸病源候论》 9
(四)《千金方》 10
(六)《医学纲目》 10
(五)《医经溯洄集》 10
(七)《景岳全书》 10
(八)《临证指南医案》 11
(九)《雪雅堂医案·类中秘旨》 11
(十)《医学衷中参西录》 11
(十一)其它相关名称的区别 12
三、中风病病因病机简述 13
(一)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为主 13
前言 16
(二)宋至明朝——以内风立论为主 16
(三)清朝以降——内风外风并论 18
中文摘要 19
四、中风病辨证规律简述 23
ABSTRACT(英文摘要) 31
五、中风病治法方药简述 33
六、其它疗法在中风病中的应用 43
(一)针灸 43
(二)按摩 51
(三)其它疗法 54
七、中风病预防简述 61
(一)中风先兆症状和概念 61
(二)病因病机研究 65
(三)诱发因素 68
(四)中风先兆的诊断标准 69
(五)中风先兆的防治 71
八、研究中风病发展史的意义 75
九、中风病研究若干思考 80
(一)“风”字在中医学中的概念问题 80
(二)中风病的名称 81
(三)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83
(五)中风病研究的设想 85
(四)中风病证治 85
各论 89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中风病认识(?~公元前205年) 89
第一节 时代背景及医药史概况 89
第二节 中风病的早期认识 91
一、相关病名的提出及其内涵 91
(一)外邪入中不同部位的名称 91
(二)薄厥、大厥、暴厥、煎厥、击仆、偏枯 91
等认识 91
(三)大风 92
(四)微风(中风病先兆) 92
(二)病机 93
二、早期的病因病机认识 93
(一)病因 93
三、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94
(一)诊断 94
(二)治疗 94
四、早期的预防思想和预后判断 96
(一)预防思想 96
(二)预后判断 97
第三节 《内经》中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98
一、较为全面的外风、内风认识 98
(一)外风说 98
(二)内风说 99
(一)卒中 100
二、丰富的医学病证名称 100
(二)卒口僻 101
(三)内风 101
(四)劳风 101
(五)气血以并 101
(九)首风 102
三、中风病发病部位,病变脏腑的认识 102
(一)发病部位 102
(八)脑风 102
(七)风厥 102
(六)中风 102
(二)病变脏腑 103
第四节 中风病其它相关记载 104
第二章 汉唐五代时期的中风病认识 106
(公元前206年~公元960年) 106
第一节 时代背景和医药史概况 106
第二节 “外风”立论的中风病认识 107
一、中风病名的提出 107
二、强调正气先虚,注重外邪致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07
三、中风病辨证规律的确立 108
四、中风病治疗方药问世 108
六、预防思想和预后判断 109
五、其它相关的治疗方法 109
一、《神农本草经》 110
第三节 主要文献对中风的相关论述 110
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111
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114
四、葛洪《肘后备急方》 116
五、《中藏经》 117
六、孙思邈《千金方》 119
七、王焘《外台秘要》 121
八、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123
九、冯汉镛《唐宋文献散见医方证治集》 124
第一节 时代背景和医药史概况 127
第三章 宋辽金元明时期的中风病认识 127
(公元960年~公元1644年) 127
第二节 “内风”争鸣的中风病认识 128
一、刘完素主张“心火暴甚” 128
二、李东垣主张“本气自虚” 129
二、朱震亨主张“痰热生风” 130
四、张从正主张“厥阴郁发” 130
五、孙一奎主张“内外相兼”成病 131
六、“真中风”和“类中风”的提出 131
七、“内伤积损”,实为“非风” 132
八、辨证分型治疗的多样化 133
九、治法方药的特点 136
第三节 主要文献对中风的相关论述 137
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7
二、《圣济总录》 138
三、刘完素及其著作 138
(一)发挥《内经》提出新义 139
(二)疗中风,反用寒药 139
(三)证为二型,针按六经 140
(四)“心火暴甚”“热极生风”对后世影响 140
四、张从正《儒门事亲》 141
(一)设立汗、吐、下三法 141
(一)提出血虚是中风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142
五、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 142
(二)指出“风”属肝木为病 142
(二)“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 143
六、李东垣及其著作 143
(一)“本气自虚”、“形盛气衰”的提出 144
(二)“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的辨证观点 144
(三)分立六经论治,加减续命和针刺结合 144
(四)善用长针放血治疗偏枯 145
七、罗天益《卫生宝鉴》 145
(一)病分三类并附录治验 145
(二)详论专述针法、刺法和灸法 145
(三)强调预防,也用灸、敷、洗之法 146
(二)提出中风皆不可吐出涎 146
八、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146
(一)设虚证、热证、通治三类方药治疗中风病 146
九、朱震亨及其著作 147
(一)主张痿与风不可同治 147
(二)系统分析治诸风之方药 147
(三)区别内风外风 148
(四)独特的证治分型 148
(五)务实的方药选择 148
(六)治病求本,治法多样 149
十、薛己《内科摘要》 149
(一)临床须分清真中、类中 149
十一、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150
(一)汇总诸家论述 150
(二)注意补益真气,普用四物、六君、六味、 150
八味、补中益气等。 150
(二)汇总诸家方药 151
(三)重视灸法和导引在预防中的作用 151
十二、楼英《医学纲目》 151
(一)考证病因病机 152
(二)病分浅深,有在脏、在腑、在经之别 152
(三)重视方药以外的其它疗法 152
(一)亦谈中脏中腑治疗 153
十三、李时珍《本草纲目》 153
(五)区别痿、痱、中风 153
(四)提出卒中,并将中风列为卒中之一 153
(二)统论诸风用药 154
(三)中风为大病之主 154
十四、杨继洲《针灸大成》 155
(一)提出五不治症候 155
(二)系统提出了中风病的针灸方法 155
(一)卒中暴厥,用药平稳 156
(二)尊东垣辨证分三型 156
十五、王肯堂《证治准绳》 156
(三)针灸药物并用,重视预防 156
(三)症候分类,分别辨证 157
(四)亦重视预防 157
(五)判断预后 157
十六、龚廷贤《寿世保元》 157
(一)辨证分类,名同实异 157
(二)提出中风、瘫痪均有虚实之别 158
(三)设专方预防中风 158
十七、赵献可《医贯》 159
(一)中风以阴虚为本 159
(二)见痰当补肾调脾 159
(一)主张辨其真假,倡导“内虚暗风” 160
十八、缪希雍及其著作 160
(二)治中风寒凉清润并重 161
十九、张介宾及其著作 162
(一)在《类经》中详细阐述诸风 162
(二)提出中风有“真风”、“属风”之别 162
(三)力倡中风非风论 162
(四)强调寒热、气血、阴阳、虚实以及经脏 163
之别 163
(五)独特的用药佐使经验 163
(八)指出丹溪所言“左右”实质 164
(七)论东垣证型选药混乱 164
(六)批河间立论治法不相符 164
二十、冯汉镛《唐宋文献散见医方证治集》 165
第四章 清代对中风病的认识(公元1644年~1912年) 172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医药史概况 172
第二节 趋于完善的中风病认识 173
一、“真中风”“类中风”的变迁和“内风”的提出 173
二、中风非“类中”,“类中”自有因 174
三、病因病机的完善 175
四、阴阳、寒热、虚实、闭脱之辨 176
五、中风八法的提出 177
六、补阳还五汤的创立 178
七、最早的中风专著问世 179
第三节 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80
一、喻昌及其著作 180
(一)提出“风从内出”,阐述“真中” 181
(二)辨证论治,推崇侯氏黑散 181
(三)处方用药,仍有五律 182
(四)卒中急救当分闭脱 182
二、张璐《张氏医通》 183
(一)谈病机病理,尊前贤略有议论 183
(二)论处方选药,循中梓、薛己和介宾 183
四、尤怡《金匮翼》 184
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84
(一)“中风之病,其本在肝” 185
(二)病有脏腑经络浅深轻重之异 185
(三)辨阴阳、表里、虚实、缓急,立卒中八法 186
(四)拟五脏中风分治之方 186
五、程国彭《医学心悟》 186
(一)中风证分三型,并有气虚、血虚之别 187
(二)再议“真中”“类中” 187
(三)闭、脱证救治 187
六、叶桂及其医案 188
(一)提出“肝阳化风”、“阳化内风”的中风论 188
(二)辨证施治规律 189
(三)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 190
(四)设眩晕、肝风、论述中风先兆症 191
七、徐大椿及其著作 192
(一)驳左右男女气血论 192
(二)驳时人用药之弊 192
(三)中风有标本虚实之别,而无“真中”、“类中”之分 193
(四)治法多样,谨慎选择 193
八、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194
(一)论气、火、痰皆本乎虚 194
(二)辨真中、类中,尤要明脱绝之症 194
(四)分列十二类症候论治 195
(三)中风有表里、阴阳、脏腑、气血之别 195
(五)提出“小中”,注重预防 196
九、姜天叙《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196
(一)考论诸家,力主“非风” 196
(二)从主要症候来辨证论治 197
十、王清任《医林改错》 199
(一)说脑髓,明灵机记性在脑 200
(二)识病机,立气虚致病论 200
(三)细辨证,以主要症候立论 201
(四)论治法,阐气虚血瘀说 202
(五)谈预防,重未病以前之形状 202
(一)阐发病机传变,指出中腑为胃,中脏为心 203
十一、费伯雄《医醇剩义》 203
(二)谈论辨证施治,推崇仲景侯氏黑散 204
(三)自制方药以治经络脏腑及主症之病 204
十二、刘鸿恩《医门八法》 205
(一)中风二字,一笔抹煞 205
(二)厥逆瘫痪,分当专论 205
十三、熊笏《中风论》 206
(一)“卫气”为病之中风新说 207
(二)具七症为中风,分孙络、大经辨证 208
(三)治法多样,善用凉药以敛散 209
(二)辨证施治,重在灵活变化 210
(一)中风不可分作真中、类中 210
十四、《杂症治要秘录》 210
(三)重预防,缓则治其本 211
十五、其它文献 211
(一)高世栻《医学真传》 211
(二)高鼓峰《医家心法》 212
(三)吴氏《方症会要》 212
(四)陈修园《时方妙用》 213
(五)林佩琴《类证治裁》 213
(六)汪汝麟《证因方论集要》 213
(七)陈三山《药症忌宜》 213
(八)唐容川《血证论》 214
(九)心禅《一得集》 215
(十一)汪必昌《医阶辩证》 216
(十)周伯度《六气感证要义》 216
第五章 中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元1912至今) 222
第一节 时代背景和医药史概况 222
第二节 中西结合探实质,规范防治重疗效 224
一、中风为脑病 224
二、病名和病证名的统一 226
三、中风病的发病规律 228
(一)发病与时间节律的关系 229
(二)发病与气象的关系 230
(三)发病与情绪的关系 230
(五)发病与体质年龄的关系 231
(四)发病与饮食劳倦的关系 231
四、疗效评定标准的逐步确立 232
(一)记分方法 233
(二)疗效评定 233
五、急症治疗和抢救方案的实施 235
(一)治疗原则 235
(二)急救处理 236
(三)辨证治疗 236
(四)其它治疗 238
六、治则治法的多样化 240
(一)活血化瘀法 240
(二)通腑化痰法 242
七、科研制剂和新药开发 245
(一)清开灵注射液 246
(二)脑血康口服液 246
(三)脉络宁注射液 246
(四)醒脑静注射液 247
(五)脑安胶囊 247
(六)血塞通注射液 247
(七)安脑丸 248
(八)云南灯盏花注射液 248
八、CT在中风防治中的应用 248
九、护理规范及康复 250
(一)一般护理 250
(二)辨证护理 252
(三)分级护理 256
(四)早期康复 257
(五)针灸、推拿及理疗 259
十、比较系统的预防方案 260
(一)顺应自然 262
(二)调神全形 264
(三)饮食有节 264
(四)起居有常 264
第三节 主要文献中的中风病相关认识 270
一、张士骧《雪雅堂医案》 270
(一)分析病因病机,阐明血冲脑气筋之说 270
为主 271
(二)木火上冲,有虚有实,辨证施治,类风 271
二、张山雷《中风斠诠》 272
(一)首先区分内风、外风 273
(二)指出前人论与治之误 273
(三)阐述中风乃内因之风 274
(四)论病机为血冲脑经 275
(五)绸缪未雨,事半功倍 276
(六)提出内风八大治法(附以方剂) 277
(七)潜阳镇逆,介类第一 277
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79
(一)中西参合,阐发内风机制 279
(二)辨证施治,有充血、贫血之别 280
(三)治法方剂,当分轻重缓急 281
(四)药物选择紧扣病机,独具特点 281
(五)未病先防,窃风引之奥义 282
(六)张氏中风论治特色的现代认识 283
四、秦伯未《内科纲要》 284
五、恽铁撨《风劳鼓病论》 286
六、陆成一《病症辨异》 287
(一)中风最宜辨闭脱二证 287
(二)真中类中内风辨 287
七、蔡陆仙《中风病问答》 288
(一)中风不必言真中、类中 288
(三)阴中、阳中、虚中辨 288
(二)病有轻重浅深,当分证候辨治 289
八、罗练华《中医神经病学》 289
(一)中风相当于西医之脑血管疾病 289
(二)西医诊断,中医辨治 290
九、《中风证治》 290
(一)列表归纳病因病理 291
(二)总结中风治则十三法 291
(三)辨病施治 291
十、《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风专辑》 292
十一、《近代中医名家论治中风病荟萃》 297
(一)诊断明确,病因病机统一 302
十二、近现代各医家的论治特点 302
(二)重视疗效,关注两头 303
(三)治法多样,不离风火痰瘀虚 303
附录 307
一、中风病相关病症名称集萃 307
二、历代中风病代表方药简述 347
(一)汉唐时期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剂 347
(二)宋—明时期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剂 352
(三)清代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剂 376
(四)近代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剂 382
(五)现代治疗中风病的代表方剂 384
三、建国以后中风病研究大事记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