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堆积层滑坡 1
1.2 堆积层滑坡研究存在的问题 2
2 地下水对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
2.1 降雨是诱发松散堆积层滑坡的主要因素 5
2.2 地下水淋滤作用形成软弱带 7
2.3 地下水位变化与边坡稳定性关系 8
2.4 边坡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试验 9
2.4.1 边坡地下水渗流试验模型 9
2.4.2 地下水渗流引起的边坡破坏过程 10
2.4.3 地下水渗流对坡体应力场的影响 11
3 堆积层边坡地下水管道渗流特性 14
3.1 堆积层边坡的地下水渗流特性 14
3.2 堆积层边坡渗流特性模型试验 16
3.2.1 物理模型简介 16
3.2.2 物理模拟试验过程 18
3.2.3 1#模型渗流试验结果分析 18
3.2.4 地下水管道渗流系统形成过程中土体渗透性变化规律 22
3.2.5 土体压实程度对地下水管道渗流系统形成的影响 22
3.2.6 细粒土含量对土体渗透性能的影响 24
3.2.7 地下水管道渗流系统的破坏试验 24
3.2.8 堆积层边坡渗流试验基本认识 26
3.3 堆积层边坡管道渗流系统的分形特征 26
3.3.1 管道渗流系统的分形描述 26
3.3.2 模型试验结果的分形特征 29
3.4 管道渗流系统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30
3.4.1 管道渗流系统对滑坡下滑推力的影响 30
3.4.2 地下水管道渗流系统破坏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 32
3.4.3 地下水管道渗流系统破坏对滑坡稳定性影响 32
4 隔水层对堆积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4
4.1 隔水层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实例分析 34
4.1.1 滑坡概况 34
4.1.2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 37
4.2 隔水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 38
4.2.1 降雨影响的模拟结果 39
4.2.2 后缘地下水入渗模拟试验结果 40
5 堆积层边坡变形破坏对渗流场及稳定性影响 43
5.1 堆积层边坡解体破坏典型实例 43
5.1.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43
5.1.2 滑坡特征及成因 44
5.1.3 滑坡稳定性分析 46
5.2 堆积层边坡解体破坏原因 47
5.3 解体破坏改变边坡地下水渗流条件 49
5.3.1 松散堆积层边坡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49
5.3.2 解体破坏改变边坡地下水有效渗流过水断面 50
5.4 透水层有效渗流断面减小对流速影响 51
5.5 透水层地下水流速变化改变地下水压力分布 53
5.6 透水层地下水头压力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5
6 坡面堆载诱发堆积层滑坡实例分析 57
6.1 下岩村小学滑坡 57
6.1.1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57
6.1.2 滑坡特征及成因 61
6.2 上三高速公路3#滑坡 62
6.3 上三公路5#滑坡 64
7 坡脚开挖诱发堆积层滑坡实例分析 67
7.1 乐清市杨府路滑坡 67
7.1.1 滑坡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67
7.1.2 滑坡的特征与成因 68
7.2 新昌县欧潭村滑坡 69
7.2.1 滑坡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69
7.2.2 滑坡特征及成因 71
7.3 长牛公路煤山段K2滑坡 73
7.3.1 滑坡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73
7.3.2 滑坡特征与成因 74
7.4 东阳市八达村滑坡 76
7.4.1 滑坡概况与工程地质条件 76
7.4.2 滑坡特征与成因 77
8 自然条件堆积层滑坡实例分析 79
8.1 下山村滑坡 79
8.1.1 地质环境条件 80
8.1.2 滑坡特征 83
8.1.3 滑坡成因分析 85
8.2 五度山滑坡 87
8.2.1 水文气象与地质环境条件 87
8.2.2 滑坡特征与成因 90
9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93
9.1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93
9.1.1 安全系数的定义 93
9.1.2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的基本算法 94
9.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分析模型及参数确定 95
9.2.1 计算范围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95
9.2.2 初始自重应力场的计算 96
9.2.3 本构模型和失稳判据的选择 97
9.2.4 地下水的影响 97
9.2.5 潜在滑动面处理方法和参数选择 99
9.3 边坡失稳判据的讨论 99
9.4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精度主要影响因素 107
9.4.1 有限元网格密度的影响 107
9.4.2 迭代收敛容差的影响 108
9.4.3 计算模型边界效应的影响 108
9.4.4 坡高H及坡角β的影响 109
9.4.5 黏聚力c的影响 111
9.4.6 内摩擦角ψ的影响 111
10 堆积层滑坡治理技术 114
10.1 滑坡治理技术 115
10.2 以治水为主的滑坡治理技术 118
10.3 目前治理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119
11 堆积层滑坡抗滑桩加固的土拱效应分析 121
11.1 分析方法及计算模型 121
11.1.1 土体的本构模型选择 122
11.1.2 桩土接触界面的模拟 124
11.1.3 有限元分析模型 126
11.1.4 计算模型的验证 128
11.2 桩后土拱的发育规律 129
11.3 抗滑桩桩后土拱的形状研究 136
11.3.1 土拱形状的结构力学分析 136
11.3.2 基于有限元法的土拱形状研究 139
11.3.3 土拱形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42
11.4 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144
11.4.1 桩间距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145
11.4.2 桩周土体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147
11.4.3 桩土界面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152
11.4.4 桩径及桩形的影响 154
12 龙游县渡贤头村滑坡监测分析 157
12.1 滑坡的地质环境特征与成因 158
12.1.1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158
12.1.2 滑坡的形成条件分析 160
12.2 滑坡稳定性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 160
12.3 滑坡防治工程 161
12.4 滑坡安全综合监测 164
12.4.1 监测技术内容与方法 164
12.4.2 GPS监测结果分析 165
12.4.3 降雨量和钻孔水位及排水洞流量监测结果 167
12.5 降雨量与钻孔地下水位及排水隧洞水流量关系 172
12.6 边坡加固效果分析 176
13 新昌县下岩村滑坡成因机制与工程治理 177
13.1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178
13.1.1 地形地貌 178
13.1.2 地层岩性 178
13.1.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81
13.1.4 地下水的承压特征 184
13.2 滑坡体结构与变形破坏特征 185
13.2.1 滑坡体结构特征 185
13.2.2 松散堆积体形成演化过程分析 187
13.2.3 滑坡变形破坏的特征 189
13.3 滑面强度参数试验与反分析 196
13.3.1 滑坡体强度参数的土工试验结果 196
13.3.2 滑带特性及力学试验研究 196
13.3.3 滑面强度参数的反分析 199
13.4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200
13.4.1 计算模型 200
13.4.2 弹塑性材料接触模型数值分析 201
13.4.3 滑面强度参数变化对滑坡变形破坏的影响 204
13.5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206
13.5.1 滑坡加固前后的稳定性分析 206
13.5.2 抗滑桩的受力和变形分析 208
13.6 连续介质假定条件下滑坡渗流场数值模拟 211
13.6.1 渗流模型 212
13.6.2 模型的参数取值 214
13.6.3 排水洞的作用 215
13.6.4 农业灌溉水渠漏水对滑坡体地下水位的影响 216
13.6.5 抗滑桩对滑坡体地下水位的影响 218
13.7 滑坡治理措施与效果 219
13.7.1 治理方案分析 219
13.7.2 排水治理工程 221
13.7.3 排水工程对提高滑坡稳定性的作用 222
13.7.4 经治理后滑坡稳定性 224
13.8 基本认识 225
参考文献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