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耀灿,徐志远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16035828
  • 页数:434 页
图书介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本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等内容。

目录 1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 1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1

总序 1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5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涵义 9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12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13

一、剥削阶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 13

(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 35

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57

(一)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 58

(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60

(三)革命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 61

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68

(一)初创和形成时期(1921.7—1935.1) 69

(二)成熟时期(1935.1—1945.8) 71

(三)发展时期(1945.8—1957.2) 72

(四)曲折前进和严重挫折时期(1957.2—1978.12) 73

(五)拨乱反正和发展的新时期(1978.12—) 75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80

分析 80

第三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80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 81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经验与发展展望 85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化发展趋势 88

(一)传统取向 91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同取向评介 91

(二)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 92

(三)管理学取向 93

(四)工程学取向 94

(五)行为学取向 95

(一)学科建设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96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评析 96

(二)学科理论研究成绩及主要差距 99

(三)学科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 104

第四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07

一、研究对象问题的重要性 107

二、对研究对象问题上不同见解的评析 108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中的特殊矛盾 113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立 117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 120

第五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12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21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及规律 127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135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38

(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方针、原则 141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 143

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 146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 146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结构与体系 14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 148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 154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价方法 158

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 160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预测、决策、实施及评价管理 160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领导和体制 163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 165

第六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涵义、类型、 169

特征及功能 169

一、范畴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 169

(一)范畴的涵义 169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涵义 173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与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173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及内在关系 179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类型 179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内在逻辑关系 182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特征及功能 187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18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功能 193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 199

第七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上) 199

(一)起点范畴:思想与行为 201

(二)中心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208

(三)中介范畴:疏通与引导、言教与身教、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教育与管理 213

(四)结果范畴:内化与外化………………………………216(五)终点范畴:个人与社会 218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功能 220

(一)工具功能 221

(二)方法功能 224

(三)构建功能 228

(一)思想与行为 231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 231

第八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下) 231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 239

(三)疏通与引导 243

(四)言教与身教 247

(五)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 252

(六)教育与管理 257

(七)内化与外化 263

(八)个人与社会 267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特征 272

(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273

(二)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274

(三)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276

(四)相对和绝对的统 278

(五)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281

第九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 284

知识借鉴 284

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84

(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85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295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 309

(一)政治学知识借鉴 309

(二)教育学知识借鉴 310

(三)伦理学知识借鉴 312

(四)心理学知识借鉴 314

(五)社会学知识借鉴 317

(六)美学知识借鉴 319

(七)对西方行为科学的批判借鉴 320

第十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点 324

一、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324

二、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331

三、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统一 334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 337

四、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337

五、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340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 342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几个理论问题的 342

探讨 342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和特征 343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结构 348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规律 355

(一)对不同观点的简要述评 357

(二)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关系的意义 360

(三)建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362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 366

(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问题研究的源流和现状 366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涵、类型和特征 368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69

(四)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过程 377

(五)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与规律 381

第十二章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 388

一、学科横向发展:超越学科边界化束缚 388

二、理论纵深升华:哲学沉思和审美沉思 394

三、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 398

四、教育与管理融为一体 405

五、社会化与主体化双向互动 411

六、科学化与现代化协同共进 419

中外文参考文献 424

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