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1.导言:金融的基本概念分析 1
1.1金融的本质 1
1.1.1 金融的定义 1
1.1.2 名义金融和实际金融 2
1.1.3 现代金融的基础:信用 3
1.2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 5
1.2.1 金融增长 5
1.2.2 金融发展 7
1.2.3 金融成长 10
1.3金融制度与金融体制 11
1.3.1 金融制度 11
1.3.2 金融体制 13
1.3.3 金融体制改革 14
2.世界范围的金融改革 17
2.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改革 17
2.1.1 金融自由化与放松管制 17
2.1.2金融改革的次序选择 21
2.1.3 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 26
2.2金融部门改革 28
2.2.1 金融部门的发展水平衡量 28
2.2.2 金融部门改革的措施 30
2.2.3 金融部门改革的效果 33
2.3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37
2.3.1 金融危机的表现、原因与结果 37
2.3.2 金融风险及其控制 43
2.3.3 金融监管 47
3.1.1 确立计划金融体制 55
3.1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 55
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55
3.1.2 中央银行体制的形成 57
3.1.3 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和完善 59
3.2金融改革与金融成长 62
3.2.1 金融改革的成就 62
3.2.2 金融成长中的制约因素 64
3.2.3金融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 70
3.3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 73
3.3.1 金融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 73
3.3.2 金融体制全面改革的阶段 74
3.3.3 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阶段 78
4.金融组织体系改革 82
4.1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 82
4.1.1 历史沿革与现状 82
4.1.2金融组织的构成状态调整 86
4.1.3 金融组织的增长方式调整 90
4.2金融机构的效率增进 94
4.2.1 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与效率 94
4.2.2 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 97
4.2.3 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与效率 100
4.3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 103
4.3.1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 103
4.3.2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 107
4.3.3 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 110
4.3.4 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 115
5.金融市场体系改革 122
5.1 金融市场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122
5.1.1 金融市场体系的存在基础与构成要素 122
5.1.2金融市场的功能 124
5.2.1 “自发型”金融市场 127
5.2金融市场的模式 127
5.2.3 “兼容型”金融市场 128
5.2.2 “抑制型”金融市场 128
5.3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问题 129
5.3.1 金融市场主体缺位 129
5.3.2 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 130
5.3.3 国有银行高度垄断 133
5.4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对策 134
5.4.1 金融深化的两条路径及评价 134
5.3.4 利率体系复杂且扭曲 134
5.4.2金融深化的第三条路径:审慎金融自由化 140
5.4.3 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特征 143
5.4.4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对策 143
5.4.5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时间与方式 146
附录(一):两点证明 147
6.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改革 149
6.1 货币市场的现状 149
6.1.1 货币市场及其构成 149
6.1.2 同业拆借市场 150
6.1.3银行间债券市场 151
6.1.4 票据市场 152
6.2 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 152
6.2.1 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 152
6.2.2 货币市场的改革措施 155
6.3资本市场的现状 157
6.3.1 资本市场及其构成 157
6.3.2 股票市场 157
6.3.3债券市场 159
6.4.1 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 160
6.4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 160
6.4.2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 162
6.5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166
6.5.1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 166
6.5.2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分析 168
6.5.3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 170
附录(二):货币市场利率起着基础利率作用的证明 173
7.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创新 177
7.1 创新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背景 177
7.1.1 持续的金融市场创新 177
7.1.2持续的金融工具创新 181
7.2 国际金融持续创新的基本趋势与双重作用 183
7.2.1 国际金融持续创新的基本趋势 183
7.2.2 国际金融持续创新的双重作用 184
7.3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原则和路径 188
7.3.1 金融稳健发展原则 188
7.3.2有效监控原则 190
7.3.3 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路径 192
8.1.1 现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形成背景 194
必要性 194
8.1现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形成背景及改革的 194
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改革 194
8.1.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改革的必要性与改革 199
方向 199
8.2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下的优化问题 202
8.2.1 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冲突与优化 202
8.2.2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下的优化分析 204
8.2.3“临界点控制”的操作基础 207
8.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213
8.3.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争论与变化 213
8.3.2 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普尔规则 216
8.3.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分歧 220
8.3.4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评价 222
9.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 226
9.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226
9.1.1 基础货币乘数渠道 226
9.1.2利率与汇率渠道 228
9.1.3信用渠道 234
9.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 240
9.2.1 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40
机制(1978~1993) 241
9.2.2过渡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 241
9.2.3过渡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 244
机制(1994~1997) 244
9.2.4过渡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998年以后) 245
9.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 246
9.3.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46
9.3.2 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52
附录(三):银行的预期利润下降的证明 257
10.1.1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 259
10.1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承诺 259
10.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体制变革的趋向 259
10.1.2 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现状 261
10.1.3 我国对金融服务开放的具体承诺 262
10.2 中央银行调控体制改革 264
10.2.1 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调控模式 264
10.2.2 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 266
10.2.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 269
调控的影响及对策 269
10.3.1 保险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 271
10.3金融服务业经营体制的变革趋向 271
10.3.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 276
10.3.3证券服务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 281
10.4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趋向 283
10.4.1 金融风险与监管 283
10.4.2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287
10.4.3 我国现阶段的分业监管体制 289
10.4.4 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291
主要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