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卜祥记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0046483
  • 页数:655 页
图书介绍:民国时期是中国风俗史上承前启后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风俗出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由中国向西方的转化。本书以民国时期贸易、交际、丧葬、民间信仰四个方面的风俗为突破点,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导言 让历史出场 1

第一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前提 25

第一章 “先验自我”的构建与哲学、宗教的划界 28

第一节 “先验自我”的构建 29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的划界 33

第二章 “绝对自我”的逻辑设定与理性主义的道德宗教 37

第一节 消解“先验自我”独断论成分的“绝对自我” 37

第二节 理性主义道德泛神论的宗教哲学 40

第三章 实体与主体无差别的同一与启示神学 43

第一节 作为直接真理的实体与主体的“绝对同一” 44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的启示神学 48

第四章 实体与主体、哲学与宗教的思辨统一 52

第一节 实体即主体 53

第二节 泛逻辑主义的宗教哲学 60

小结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71

第二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诞生与发展 75

第五章 作为一个学派的青年黑格尔派 80

第一节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界定与青年黑格尔派 81

第二节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派系与青年黑格尔派 85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政治主张与党派 89

第六章 施特劳斯的实体哲学 92

第一节 实体哲学的宗教背景 92

第二节 “神话说”的实体哲学 99

一、对福音历史的历史批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手段 100

二、福音书中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 102

三、神话论 110

第三节 实体哲学的反响 117

第七章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124

第一节 基督教的哲学基础 127

第二节 基督教的起源 136

第三节 宗教异化论 151

第八章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立场的宗教批判 173

第一节 从康德到黑格尔 174

一、马克思的哲学情结 178

二、思想转向的必然性 187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哲学立场及其潜在的张力 194

一、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立场 196

二、自我意识立场的内在张力 208

小结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世俗化 223

第三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与解体 226

第九章 宗教批判的政治化 230

第一节 从实体哲学出发的短暂的自由主义宗教批判 233

第二节 以自我意识哲学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政治批判 237

第三节 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怀疑与民主主义的政治批判 244

第四节 马克思与卢格的决裂 251

第十章 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 258

第一节 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 259

第二节 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 265

第三节 从“自我意识”到“人民理性” 270

第四节 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与动摇 275

第十一章 从宗教批判到哲学批判 286

第一节 从黑格尔的学生到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者 289

第二节 神学的秘密就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 296

一、“感性对象性原则”是宗教批判的基本原则 299

二、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 307

第三节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深入批判 319

一、思辨哲学的本质是理性化了的上帝的本质。 323

二、黑格尔哲学是思维与存在、实体与主体矛盾的扬弃,但却是在思维范围内的扬弃。 325

三、新哲学才是黑格尔哲学的真理,才是整个近代哲学的真理 329

第四节 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鲍威尔的哲学之争 337

一、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的论争 339

二、费尔巴哈与鲍威尔的论争 347

第十二章 从政治批判到社会批判 357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本质影响 360

第二节 作为现象层面的社会批判与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初始批判 385

一、《克罗茨纳赫笔记》本质上从属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问题的研究 386

二、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 387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积极成果 397

小结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怀疑与批判 424

第四篇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430

第十三章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与新世界观的萌芽 433

第一节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435

一、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本质的深入批判 437

二、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和对新世界观基地的要求 446

三、发生在根基处的对思辨哲学的超越 457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的哲学批判 471

一、国民经济学直接理论前提的矛盾 472

二、国民经济学直接理论前提之矛盾的哲学本质和哲学境域 474

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思潮的哲学批判 488

一、多样化的“共产主义思潮” 489

二、“共产主义思潮”的思辨哲学基础 493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境域 500

第十四章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初步清算与新世界观的初步归纳 524

第一节 “三大批判”的推进与“感性活动”的新进展 527

一、《神圣家族》是马克思“三大批判”的延续与推进 528

二、《神圣家族》是作为马克思全新哲学根基的“感性活动”的新进展 530

第二节 作为批判核心的哲学批判与“感性活动”的具体化 541

一、对黑格尔的思辨以及一切形而上学的批判 541

二、本质上作为哲学批判的经济批判 549

三、哲学批判的历史指向在社会批判中的具体呈现 561

第十五章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批判与新世界观的草创 575

第一节 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 577

一、施蒂纳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578

二、施蒂纳批判的批判的发现 583

三、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 590

四、呈现形而上学的现实根基,构建全新哲学的理论前提 601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的清算 606

一、德国的批判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608

二、费尔巴哈还是一个理论家和哲学家 612

第三节 新世界观的草创 625

一、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 626

二、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 627

小结 全新的哲学境域 641

参考文献 647

后记 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