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煤和成煤作用 1
第一章 煤的岩石组成和物理特征 1
第一节 煤的显微组分 2
第二节 腐植煤的岩石类型 16
第三节 煤的若干物理性质 24
第四节 煤的结构构造 32
第二章 煤的化学组成和工艺性质 35
第一节 煤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35
第二节 煤的工艺性质 45
第三节 工业用煤的质量要求 57
第四节 煤的工业分类 59
附录一 63
附录二 63
附录三 63
第三章 成煤原始物质和堆积环境 64
第一节 植物演化与成煤作用的关系 64
第二节 植物的有机组成和化学性质 66
第三节 植物遗体的堆积环境 68
第四节 植物遗体的堆积方式 73
第四章 泥炭化作用和腐泥化作用 75
第一节 泥炭及其化学组成 75
第二节 泥炭化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76
第三节 泥炭化过程中的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 78
第四节 残植化作用 81
第五节 造成泥炭成分、性质不同的影响因素 81
第六节 腐泥化作用 83
第七节 煤的成因分类 84
第五章 煤化作用 86
第一节 煤化作用的两个阶段——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 86
第二节 煤化过程中煤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 88
第三节 煤化作用物理-化学实质的探讨 92
第四节 煤化作用的地质原因 94
第五节 煤的变质指标和变质阶段的划分 98
第二篇 含煤岩系和煤田 104
第一章 概述 104
第一节 含煤岩系及其同义词 104
第二节 含煤岩系的岩性特征 104
第三节 含煤岩系形成的控制因素 106
第四节 含煤岩系的后期变化 108
第二章 含煤岩系的沉积相 109
第一节 沉积相和相分析的基本概念 109
第二节 沉积相的鉴定标志 110
第三节 相的分类和各种相的简要描述 115
第三章 煤层 131
第一节 煤层的顶底板 131
第二节 煤层的结构 132
第三节 煤层形成机理 133
第四节 煤层形状和厚度的原生变化 135
第五节 从泥炭层到煤层的厚度缩减 139
第四章 含煤岩系的旋迴结构 142
第一节 陆相含煤岩系的旋廻结构 142
第二节 海陆交替相含煤岩系的旋廻结构 143
第五章 含煤岩系的古地理类型 149
第一节 陆相含煤岩系 150
第二节 海陆交替相含煤岩系 157
第六章 聚煤古构造 165
第一节 聚煤坳陷的基本类型 166
第二节 同沉积褶皱和同沉积断裂 167
第三节 聚煤坳陷的形成、展布与构造体系的关系 173
第四节 聚煤坳陷发展过程的若干特点 177
第七章 富煤带及其与聚煤古构造和古地理的关系 182
第一节 富煤带及其形成条件 182
第二节 成煤期构造型式对富煤带分布的控制 190
第八章 含煤岩系的形变和煤田构造 197
第一节 含煤岩系赋存的构造特征 197
第二节 构造体系对含煤岩系形变和赋存的控制作用 203
第三节 煤层形变 211
第九章 煤变质作用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219
第一节 深成变质作用 219
第二节 岩浆变质作用 226
第三节 动力变质作用 230
第十章 煤的风化作用和煤层的风氧化带 232
第一节 煤的风化 232
第二节 煤层的风化带和氧化带 233
第三节 氧化煤的特征及其鉴定标志 234
第十一章 含煤岩系中的其它矿产 237
第一节 含煤岩系中的沉积矿产 237
第二节 含煤岩系中的稀有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 241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