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特征 9
第一章 历史表征分析 9
第一节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发展概况 9
第二节 新中国新闻评论的迷惘与失衡 26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新闻评论的反思与超越 30
第二章 评论传播释例 39
第一节 梁启超的短评 40
第二节 张季鸾的社评 42
第三节 鲁迅的杂文 43
第三章 宣传实践导引 50
第一节 毛泽东的政论 50
第二节 邹韬奋的小言论 52
第三节 胡乔木的时评 54
第四章 中西评论比较 57
第一节 西方新闻评论的处理特征 57
第二节 中国新闻评论的处理特征 63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当代性特征 68
中编 新闻评论原理 73
第五章 基本概念界说 73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 73
第二节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 85
第三节 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区别 88
第一节 新闻评论种类划分的一般原则 93
第六章 文体类别概要 93
第二节 新闻评论分类例要 96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结构概要 101
第七章 主体作用参照 109
第一节 评论主体的价值期待 109
第二节 评论主体的素质要求 116
第三节 评论主体的调查与研究 119
第八章 受众效应认知 124
第一节 评论信息传播的多维功能 124
第二节 评论信息传播的审美效应 130
第三节 受众“角色”的认知特性 132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强调效应及方向性依据 136
第九章 效应依据概说 136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深化效应及倾向性依据 138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协调效应及对比性依据 141
第十章 新闻评论的整体美 143
第一节 评论标题的艺术美 143
第二节 评论正文的丰实美 147
第三节 评论结尾的余韵美 149
第十一章 新闻评论的美学特征 151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新颖性特征 151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典型性特征 155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简洁性特征 158
下编 新闻评论的写作 163
第十二章 写作的宏观布局 163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选题 163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立意 168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谋篇 172
第十三章 结构的论证把握 176
第一节 开好评论的头 176
第二节 常见的论证方法 180
第三节 论证中的语言 188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话语空间界说 196
第十四章 话语空间的建构 196
第二节 新闻评论话语空间的组成 199
第三节 新闻评论话语空间的建构 202
第十五章 写作解读分析 205
第一节 社论的写作 205
第二节 短评的写作 208
第三节 思想评论的写作 215
第十六章 文风品味提升 220
第一节 追求简明与哲理统一的特色 220
第二节 力求严肃与生动兼备的效果 222
第三节 树立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目标 223
第一节 记者述评的产生及发展 228
第十七章 记者述评的写作 228
第二节 记者述评的几种常用类型 231
第三节 记者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236
第十八章 编者按的配置 239
第一节 编者按的宏观与微观把握 239
第二节 编者按的点面结合 241
第三节 编者按的形式及功用 244
第十九章 专栏评论的写作 248
第一节 专栏评论的特点 249
第二节 专栏评论的说理技巧 256
第三节 专栏评论的基本写作要求 263
第一节 新闻性艺术评论的定位 270
第二十章 艺术评论的写作 270
第二节 新闻性艺术评论的几个误区 274
第三节 新闻性艺术评论的形式与结构 279
第二十一章 美国新闻评论参考 282
第一节 基本原则及特征 282
第二节 内容与结构模式 289
第三节 构思及写作技巧 295
第二十二章 多维视界特征 301
第一节 广播新闻评论 301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评论 305
第三节 杂志新闻评论 308
主要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