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创新与社会进步 1
1.2 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 2
1.3 机械创新设计的概念与过程 8
1.4 我国创新技术及机械的发展 13
第2章 机械创新的思维基础 16
2.1 思维概述 16
2.2 思维的类型 18
2.3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23
2.4 思维方式与创新方法 26
第3章 机械创新设计的技术基础 46
3.1 机械运动形式变换 46
3.2 机电一体化 58
3.3 机械系统设计 70
第4章 TRIZ与创新 88
4.1 TRIZ概述 88
4.2 技术系统及其进化法则 89
4.3 利用TRIZ解决问题的过程 96
4.4 矛盾与矛盾的解决 104
4.5 TRIZ技术冲突的解决原理 107
第5章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与创新 115
5.1 机械产品的开发过程 115
5.2 功能分析与设计 116
5.3 模块化设计 121
5.4 工作原理的构思与设计 122
5.5 工艺动作的构思与设计 128
5.6 机构的选型与构型 129
5.7 方案的评价 134
第6章 机构的演化、变异与创新 143
6.1 运动副的演化与变异 143
6.2 构件的演化与变异 145
6.3 机构的倒置 148
6.4 机构的等效代换 150
6.5 机构原理的移植 154
第7章 机构的组合与创新 158
7.1 串联式组合与创新 158
7.2 并联式组合与创新 163
7.3 复合式组合与创新 168
7.4 叠加式组合与创新 175
第8章 机构运动链的再生与创新 177
8.1 原始机构的选择与分析 177
8.2 一般化运动链 183
8.3 运动链图谱分析 187
8.4 特定化运动链及新机构的再生 190
第9章 机械的结构创新 194
9.1 零部件结构方案的创新设计 194
9.2 提高零部件性能的创新设计 202
9.3 机械结构的宜人化设计 217
9.4 新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228
9.5 机械整体结构布置创新 244
第10章 逆向工程、仿生机械与反求设计 250
10.1 逆向工程简介 250
10.2 机械仿生原理与仿生机械实例 257
10.3 机械反求设计 273
10.4 机械实物反求方法 277
10.5 反求与创新实例 281
第11章 机械创新与专利保护 286
11.1 概述 286
11.2 专利权的客体 287
11.3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 290
11.4 专利权的内容 292
11.5 专利文件的撰写方法 293
11.6 专利纠纷案例分析 298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 302
附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 314
参考文献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