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全面的发展观·科学的改革观·正确的政绩观 1
◎改革开放的25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发展的25年 1
一、理论创新:改革开路,思想先行 2
二、体制创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三、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 4
◎破冰之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 5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 7
三、十三届三中全会:治理整顿深化改革 9
◎理论突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一、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二、十五届三中全会:建设新农村 11
三、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四、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六个理论创新 16
◎全面的发展观·科学的改革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42
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协调、全面、平等的发展观 43
二、坚持统筹兼顾是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的前提基础 44
三、五个统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46
四、解决八大协调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49
五、“三观”的提出是中国25年改革史的又一里程碑 50
第二部分中国发展问题总论 53
◎2003中国战略机遇新起点 53
一、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成为世界发展新态势 53
二、国际反恐背景下中国对外关系新突破 54
三、以开放促改革的中国发展新特点 55
四、入世初年中国履行承诺的新表现 56
五、中国第四次战略机遇期的新环境 57
六、“十六”大后中国政治经济的新走向 58
七、全面小康目标下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新形势 59
八、“走出去”战略成为中国未来的新考验 61
九、区域合作中国家安全战略的新支点 62
十、战略机遇期中国生存环境新挑战 64
◎2003中国区域发展新趋势 65
一、全球化一体化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构想 65
二、城市联盟是泛空间的新型战略合作联盟 66
三、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重塑中国经济版图 67
四、本土资源与全球资源整合改写地区竞争格局 71
五、区域产业集群打造地区产业价值链条 73
六、“甘愿做小”可以成为区域战略的一般性选择 75
七、民间非政府组织推动区域内政府治理模式转型 76
八、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一致性是战略机遇期重要抓手 78
九、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成为区域发展新起点 79
十、权力规则调整下的政府运作新模式 80
◎2003中国“三农”问题新观察 81
一、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与“三农”问题的核心挑战 82
二、提高农民组织度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内涵 84
三、加快城镇化应以农村工业化为基础并与城市化相衔接 85
四、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与稳定土地承包并非对立关系 87
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需要树立服务型政府新理念 88
六、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是改变二元社会结构扭转农民弱势地位的关键 89
七、农村资本市场发育不良已成制约农村发展最大瓶颈 91
八、中国农业必须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93
九、改革现行县乡政府体制对解放农村生产力意义重大 94
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95
◎2003中国就业问题新思考 96
一、“非典”影响经济增长放大就业矛盾 97
二、转轨矛盾就业压力深层原因分析 102
三、解决就业难题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105
四、宏观经济政策必须重视就业调控 109
五、如何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 111
第三部分中国改革问题总述 114
◎2003中国行政体制新变化 114
一、政坛新生态开启务实亲民执政新时代 114
二、新一轮机构改革凸显行政体制改革新内涵 117
三、改革现行县乡体制是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 120
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行政管理法制化 123
五、中国社会三大趋势影响未来行政格局变化 125
◎2003中国国资管理新思路 127
一、国企改革矛盾焦点集中于国资管理体制 128
二、“三不”心态影响国资体制改革深化 130
三、国资委组建揭开国企改革攻坚序幕 132
四、地方国资体制改革率先突破各有特色 136
五、国资改革需要进一步法律支持 140
六、国资重组整合进入新高潮 141
◎2003中国金融改革新挑战 145
一、我国金融改革面临六大挑战 145
二、正视潜在的金融风险是当务之急 147
三、防范金融风险关键在于调控措施得力 150
四、加强法制明晰产权是农信社改革的重要环节 156
五、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158
一、关注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 161
◎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改革观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161
第四部分中国执政问题总纲 161
二、当前经济社会结构失衡的特性及深层分析 163
三、五个统筹是新的辩证统一的发展观 165
四、协调发展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66
五、统筹城乡关键是建立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机制 167
六、区域统筹重点是发挥中部承东启西的巨大潜力 170
七、当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路径选择 172
八、以五个统筹奠定全面小康建设的坚实基础 174
◎以全新的稳定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促进中国全面小康社会早日实现 175
一、保持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 176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根本要求 178
三、当前六大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179
四、社会心理矛盾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深层次因素 182
五、农村社会稳定是高速转型期中国社会稳定的关键 183
六、建立新型的社会整合机制是防止社会分化确保农村稳定的现实选择 185
七、认真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新时期的重点工程 186
八、寻找制度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式 188
◎以分区推进战略整塑中国经济新格局 191
一、新一届政府关于中国经济三极联动的思考 192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比较 195
三、东北振兴战略在实施中应该把握的两个问题 198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200
五、分区推进正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202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重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 206
一、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06
二、转型期我国文化和价值体系面临的挑战 209
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 210
四、正确认识把握先进文化重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 214
五、发展先进文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5
六、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 218
◎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人才兴国战略 220
一、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国民素质的严重制约 221
二、把人口资源变为人才资本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中之重 222
三、制度因素成为中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 223
四、推动中国科教体制转型关键在于处理好两大问题 225
五、全面小康建设要求教育先行学习至上 227
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 229
七、实施人才兴国战略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学习型社会 232
八、中央政治局九次集体学习凸显学习型社会大趋势 234
◎附录1中共历届三中全会重要资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44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53
《人民日报》社论 261
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 266
《人民日报》社论 284
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 286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296
《人民日报》社论 314
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 316
《人民日报》社论 331
“十六”大报告 334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365
《人民日报》社论 378
《南方周末》关注:在剧变时代构筑“全面小康”与“公正社会” 381
《中国青年报》聚焦: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根源在那里 381
社会观察20篇 381
◎附录2中国知名媒体观察 381
《中国经济时报》醒世危言:收入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社会断裂 382
《南风窗》有此一问:中国需要怎样的政治家? 382
《21世纪经济报道》关注下放省级管理权:山东将创建30个县级“特区” 383
《瞭望》发问:上访该不该被判刑 383
《瞭望》剖析:沿海地区出现“新二元社会结构” 384
《中国经济时报》聚焦“问题富豪”:富人如何从原罪中走出 384
《21世纪经济报道》解读浙江规范官员下海:关键是根除“权力下海” 384
《南风窗》全面剖析2003年抗洪:灾民补偿触发治道变革 385
《财经》调查“杨秀珠出逃”事件:封堵贪官出逃已刻不容缓 385
《新闻周刊》封面报道:中国黑社会犯罪集团进入公司化发展阶段 386
《人民日报》关注农村贿选现象:230万巨款“买”村官图什么 386
《南方都市报》透视敬一丹苦衷:媒体监督处于弱势状态 387
《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五部委突查土地内幕:鞍山、济南、深圳违规用地令人瞠目 387
《财经时报》直面农村城市化后集体财产归属:面临挑战的一大难题收制 387
《经济观察报》解读北京交通的困惑:地块分割、规划权力分割是病根 388
《南方周末》重新审视官员考核标准:政绩是考核出来的吗 388
《新闻周刊》关注“舒可心公共(选举)事务办公室”:中国竞选机制面临挑战 389
《新闻周刊》反思衡阳大火灾难:中国消防思维需要检讨 389
经济观察20 篇 390
《南风窗》提问:“大北京战略”能否带动天津复兴 390
《北京青年报》评说SARS冲击下的政府:税收减免暗示职能转变 390
《中国经营报》剖析“救市”政策:减税不如贷款贷款不如补贴 391
《中国经营报》聚焦国资改革:国资新政难点在哪 391
《经济观察报》透视“周正毅事件”:“红顶商人”与“强势政府”的硬伤 391
《财经时报》乐观预测农业税改进程:2004年全国取消特产税 392
《新闻周刊》聚焦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温家宝图破“矿竭衰城” 392
《财经时报》介绍乡镇改革之路:县收财权才能逼乡镇干部缩编 393
《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贵州农村金融市场:银行资金竟成高利贷“本金” 393
《经济》月刊质疑国资委“圈地”:联想、方正也属国资委监管 393
《南风窗》发出警告:城乡财政资源分配严重失衡可能导致“现代化中断” 394
《经济观察报》分析“集体土地流转”立法路径选择:利益向农民倾斜 394
《瞭望》分析中国未来经济风险:不是通胀而是新生产过剩 395
《南风窗》全面解读各地发展新战略:制造业重新回归最重要位置 395
《中国经济时报》关注企业生死律:九大因素左右企业命脉 396
《焦点访谈》调查国债建设项目:国债为何成了一笔糊涂账 396
《21世纪经济报道》透视投资体制改革:省级政府等对发改委方案有不同声音 396
《焦点访谈》曝光大型国企缩水:资产流失令人痛惜 397
《瞭望》周刊指出经济犯罪仍呈高发态势:十大动向触目惊心 397
《21世纪经济报道》透视孙大午案:金融垄断管制亟待突破 398
发展观察20篇 398
《中国经营报》解读32字经济方针:GDP问题的根子在体制 398
《中华工商时报》回顾抗非典历程:中央政府非常磨合七十天 399
《财经时报》探讨行政区划改革方向:缩省、撤地、强县 399
《经济观察报》欢迎职业政治家:进步在变化中产生 399
《财经时报》披露湘江决口标题醒目:“绝对是地方政府丑闻 400
《中国经济时报》透视中国高官腐败:三个阶段十大趋势 400
《南风窗》解读贪官忏悔录:我们的制度不足在哪里 401
《中国经营报》关注公共卫生体系重建:新政策何时出台 401
《瞭望》关注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如何变危机为转机 401
《经济参考报》提醒老工业基地改造:不能再搞上项目竞赛 402
《新闻周刊》特别报道:“整风运动”再造中国警察 402
《中国改革》全面审视工会现状:工会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403
《中国经营报》聚焦贷款暴增引发的监管危机:银监会把捏四大银行“病脉” 403
《焦点访谈》关注江苏宿迁学校改制:公办学校民营化闯了“红灯” 404
《经济日报》披露“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不再以5年为期 404
《经济观察报》透露田凤山之后的土地新政:土地政策将有重大调整 405
《经济观察报》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新思路:从中部地区寻求突破 405
《辽宁日报》推出“新辽沈战役”特别报道:辽宁要当“桥头堡” 405
《21世纪经济报道》关注城市经营:到底需要怎样的城市运营商 406
《瞭望东方》创刊号点评“新政一周年”:中央领导人新思路应对新形势 406
改革观察20篇 407
《联合早报》认为“海归派”纷纷入阁:中国进入专家治国时代 407
《21世纪经济报道》认为政府示警“最后晚餐”:国资改革亟待规范 407
《瞭望》重新审视SARS后的执政环境:政府未来建设的五个方向 408
《经济观察报》评说特区“二线关”改革:没有到位的一大步 408
《财经》透视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脆弱的神经” 409
《新闻周刊》解读李长春讲话:我国欲加大文化改革力度 409
《经济观察报》透视党内民主与监督的新发展:党代表常任制的突破 409
《新闻周刊》特别报道:四川全面推行票决制党内民主实现新突破 410
《经济展望》透视国策重心切换: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法治为中心 410
《新闻周刊》描述中国民主化进程:从领导层主导到社会自觉实践 411
《财经》披露即将进行的报业改革:颠覆传统体制全面走向市场 411
《中国经营报》聚焦开发区开而不发:开发体制上的改革迫在眉睫 411
《瞭望》剖析乡镇机构改革难题:“万能设计”制约职能转型 412
《财经时报》透视江苏宿迁医院改革:“一锅端”把健康“端”向何方 412
《东方早报》透露铁路改革拉开帷幕:公检法如何剥离最受瞩目 413
《新华网》剖析职务消费“黑洞”:加快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 413
《财经时报》报道联合国官员批评中国教育:教育体制与财政体制亟须改革 413
《财经时报》关注中央地方分权:“市管县”体制面临手术 414
《中华工商时报》聚焦“中国改革论坛”:改革的未来方向在哪里 414
《央视论坛》解读丰城矿难:安全条件良好的国有大型煤矿为何也事故频发 415
◎附录3 2003中国时政关键词 416
◎附录4 2003中国高层言论库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