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来一个“门虽设而常开”——读《边看边说》感言&司徒伟智 1
第一辑 剑指腐败 3
中国官员不妨也面对普京的诘问 3
值得光大的“奥运防腐经验” 6
“入乡”不“随俗”,行吗? 9
以贪“反贪”行不得哟 12
“亡羊”何以没“补牢”? 15
香港也曾有实名举报低迷期 18
制度岂可“软执行” 21
邱建国“政治谢幕”为哪般 24
廉政账户不足信之又一例 28
“一把手组阁”与“一窝子腐败” 31
免职干部复出更需要公示 34
杨维骏:官场“潜规则”的叛逆者 37
俄罗斯腐败的一个警示 40
官员的“政治洁癖”和社会的“零度宽容” 43
不给“政治隐身人”隐身的机会 46
纪检失职比官员腐败更可怕 49
李光耀声明很有借鉴意义 52
茂名腐败窝案昭示了什么? 55
公车100%公示的不止是登记 58
真该查一查假发票的使用者 61
第二辑 近观民生 67
请告诉弱者“不可以”之后“怎么做” 67
另类的“自杀” 70
警察执法也要让罪犯满意 73
宽容“范跑跑” 76
不折腾的社会和非暴力的沟通 79
居民的生活设施不应有“盲点” 83
“弱势”代表发出的不应是“弱音” 85
关于柏林墙倒掉的随想 87
美好城市摒弃“社会摒弃” 90
藐视公共工程就是亵渎民生 93
“以暴待民”是社会失序的前兆 96
法律尊严:弱势者生存的底线 99
文明社会摒弃“恶性的凝视” 102
“群众帖吧”:警民和谐的表征 105
喜读党报登读者来信揭短 108
公民社会:深圳改革新一轮目标 111
“被雷锋”:道德图腾化的闹剧 114
城市有“病”,人知否? 117
今年“两会”,全总会咋说? 120
民生指数考核亟须量化 123
第三辑 倾听舆论 129
别“忽悠”公民的追问 129
信息最大化:自下而上监督的前提 132
“华哥信箱”与民主政治 135
新加坡“民事诊所”的联想 138
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宣言——读白桦长诗《从秋瑾到林昭》随感 141
“叫板”政府不应是地方“两会”之忌 145
纳税人有发问的权利 148
吴公民的“公民精神” 151
监督不惮有异议 154
网民“骂官有奖”的意义 157
随意删帖:权力对权利的侵犯 160
公民自治与政府“无为” 163
权利面前,绝不轻言放弃 166
重奖老翁该罚谁? 169
平视网民不止是一种姿态 172
公众点评提案,好! 175
尊重民意:合法行政的基本元素 178
降价也开听证会 181
农妇白彩珍的标本意义 184
欢迎批评:成熟政府的徽识 187
“民意测评”不容强奸民意 190
敬畏民意乃政府本色 193
民主政治期盼成熟的社会力量 196
建立“水平型社会关系”——读《睢宁短信》一书有感 199
第四辑 敬畏法律 205
为异端辩护 205
多元作为彰显律师的社会价值 208
值得关注的一个好判例 212
“新农保”不能在法律外徘徊 215
辩护律师怎成了“狗头军师”? 218
尊重律师:社会公正的要义 221
一位律师的远见 224
公布真相才是理性处理的第一步 227
惊闻“美化城市砍万棵水杉” 230
有感于主诉检察官“两度退卷” 233
警察的人道主义一面 236
我掂张思之这句话的分量 239
警察理应“阳光”执法 243
惊闻人民大学刑辩班少人问津 246
但愿蔡定剑的梦想早日成真 250
九成民众信上访是法律的悲哀 253
“罚单”面前无特权 256
宣传感动人物莫闯法律“红灯” 259
第五辑 质疑行政 265
质疑“强势政府”论 265
海岛黯然消失的背后 268
公务员“3S”服务还不够 271
“政府承诺”应回归法治场域 274
底线性的禁令是制度的悲哀 277
政府公共服务的新思路 280
道歉不应是政府的单向行为 283
苛求百字投诉自曝权力张狂的底色 286
政府信息公开无“禁区” 289
暗访督察:“人治”的短期行为 292
官员:道德上最不被信任的群体? 295
打开财政民主的空间 298
公权力“越位”的又一例证 301
法院不是地方政府的“后花园” 304
政府失信是最大的道德滑坡 307
难言“成功”的大接访 310
行政首长应诉还得“应声” 313
“准备上访”成罪名折射权力过当 316
审计局岂可自置于审计“真空地带”? 319
政府职责“错位”也是一种失职 322
迟到的政府承诺 325
在状态:机关干部的工作底线 328
公布侵权典型案例缘何隐姓埋名 331
跋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