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 1
第二节 药物分析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
第三节 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和程序 2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依据 2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2
习题 3
第一节 概述 4
第二章 药品质量标准 4
第二节 现行药典和部标准 5
一、中国药典(1990) 5
二、部标准(1989) 8
三、正确阅读、理解和执行药典内容 8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10
习题 11
二、化学鉴别法 12
一、药物鉴别的目的和特点 12
第一节 常用鉴别方法 12
第三章 药物的鉴别 12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3
四、红外光谱法 14
五、熔点测定法 15
六、薄层色谱法 15
第二节 一般鉴别试验 16
一、芳香第一胺类鉴别反应 18
二、茚三酮反应 19
三、加碱加热后放出氨或胺的反应 20
四、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 20
五、高锰酸钾褪色反应 21
六、丙二酰脲类鉴别反应 21
七、与醋酸铅反应 21
八、有机氟化物鉴别反应 21
九、托烷生物碱类鉴别反应 22
十一、枸橼酸盐鉴别反应 23
十、与碘化汞钾试剂反应 23
十二、酒石酸盐鉴别反应 24
十三、乳酸盐鉴别反应 24
习题 25
第四章 药物检查法 26
第一节 概述 26
第二节 药物中杂质的来源和杂质限量的计算 26
一、药物中杂质的来源 26
二、杂质限量 27
第三节 一般杂质的检查 29
一、酸碱度检查法 30
二、溶液的澄清度检查法 30
三、溶液颜色检查法 31
四、氯化物检查法 32
五、硫酸盐检查法 34
六、硫化物检查法 35
七、硒检查法 37
八、氰化物检查法 38
九、铁盐检查法 39
十、重金属检查法 41
十一、砷盐检查法 46
十二、易炭化物检查法 49
十三、炽灼残渣检查法 49
十四、干燥失重测定法 50
十五、水分测定法 52
十六、氟检查法(附氧瓶燃烧法) 53
一、有关物质检查法 56
第四节 特殊杂质的检查 56
二、其他甾体检查法 61
三、其他生物碱的检查法 62
四、酮体的检查 63
五、吸收度检查法 63
第五节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和溶出度测定法 65
一、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65
二、溶出度测定法 69
习题 73
第五章 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76
第一节 概述 76
一、鉴别 76
二、检查 76
三、含量测定 76
第二节 水杨酸类药物的分析 76
一、水杨酸及其钠盐的分析 77
二、乙酰水杨酸的分析 80
三、乙酰水杨酸片的分析 82
四、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分析 85
第三节 苯甲酸类药物的分析 88
一、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分析 88
二、丙磺舒的分析 88
三、泛影酸的分析 91
四、氨甲苯酸的含量测定 92
一、布洛芬的分析 93
第四节 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93
二、一些其他芳酸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95
习题 96
第六章 芳胺及芳烃胺类药物的分析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第二节 酰苯胺类药物的分析 100
一、对乙酰氨基酚的分析 101
二、贝诺酯的分析 104
三、盐酸利多卡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105
四、盐酸布比卡因的分析 107
第三节 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药物的分析 110
一、盐酸普鲁卡因的分析 110
二、盐酸丁卡因的分析 112
三、苯佐卡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113
第四节 苯乙胺类药物的分析 114
一、鉴别 114
二、检查 119
三、含量测定 120
习题 122
第七章 巴比妥类药物的分析 125
第一节 概述 125
第二节 鉴别和检查 127
一、鉴别 127
二、检查 132
第三节 含量测定 132
一、银量法 133
三、中和法 134
二、溴量法 134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135
五、色谱法 135
习题 136
第八章 磺胺类药物的分析 138
第一节 概述 138
第二节 磺胺类药物的化学鉴别法 140
一、重氮化-偶合反应 140
二、铜盐反应 141
一、磺胺类药物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吸收 144
第三节 磺胺类药物的红外光谱识别法 144
二、磺胺类药物的红外光谱识别法 145
三、红外光吸收图谱的谱线检索表 145
第四节 磺胺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153
一、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 153
二、终点的确定 153
三、片剂溶出度的测定 154
习题 155
第九章 杂环类药物的分析 159
第一节 吡唑酮类药物的分析 159
一、鉴别 159
二、检查 160
三、含量测定 161
第二节 吡啶类药物的分析 162
一、鉴别 162
二、检查 163
一、概述 164
三、含量测定 164
第三节 苯并噻嗪类药物的分析 164
二、盐酸氯丙嗪的分析 167
三、奋乃静的分析 169
四、盐酸三氟拉嗪的分析 172
第四节 苯并二氮杂?类药物的分析 174
一、概述 174
二、安定的分析 178
三、硝基安定的分析 183
四、氯氮?的分析 185
习题 186
第十章 生物碱类药物的分析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一、定义 189
二、通性 189
三、药典收载情况 189
四、生物碱类药物的鉴别 191
一、非水碱量法 195
五、生物碱类药物的检查 195
第二节 生物碱类药物的含量测定 195
二、水溶液中的容量分析法 197
三、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 198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200
五、荧光分光光度法 201
第三节 咖啡因的分析 201
一、鉴别 202
二、检查 203
三、含量测定 203
第四节 盐酸麻黄碱的分析 203
一、鉴别 203
二、检查 204
三、含量测定 204
第五节 盐酸小檗碱的分析 204
一、鉴别 204
二、检查 205
三、含量测定 206
习题 207
第十一章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分析 209
第一节 概述 209
一、定义和分类 209
二、药典收载情况 209
三、结构特征 209
四、分析方法与结构特点的关系 215
第二节 鉴别 217
一、红外光谱鉴别法 220
二、化学鉴别法 244
三、薄层色谱鉴别法 246
四、熔点测定鉴别法 247
五、紫外分光光度鉴别法 248
第三节 检查 248
一、其他甾体 248
三、固体制剂的含量均匀度 250
二、有关物质 250
四、氢化可的松片和达那唑胶囊溶出度的测定 251
第四节 含量测定 251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252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253
三、比色法 256
习题 257
第十二章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第二节 维生素A的分析 264
一、鉴别 265
二、检查 265
三、含量测定 265
第三节 维生素E的分析 267
一、鉴别 267
二、检查 269
三、含量测定 269
一、鉴别 271
第四节 维生素B1的分析 271
二、检查 272
三、含量测定 273
第五节 维生素C的分析 274
一、鉴别 274
二、检查 275
三、含量测定 275
习题 276
第十三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279
第一节 概述 279
第二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和性质 280
一、结构特征和药典收载情况 280
二、化学特性 282
第三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析 282
一、青霉素钠的分析 283
二、氨苄青霉素钠的分析 286
三、哌拉西林的分析 288
四、头孢氨苄的分析 289
五、头孢噻肟钠的分析 293
第四节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分析 294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295
二、鉴别 295
三、检查 296
第五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析 297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297
四、含量测定 297
二、鉴别 298
三、检查 299
四、含量测定 301
习题 301
第十四章 制剂分析 305
第一节 概述 305
第二节 片剂及注射剂的鉴别与检查 306
一、鉴别 306
二、检查 307
第三节 片剂及注射剂的含量测定 309
一、采用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 309
二、消除干扰后采用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 311
三、选用不同于原料药的测定方法 315
四、含量计算 319
第四节 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 322
一、概述 322
二、不经分离测定复方制剂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 323
三、分离后测定复方制剂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 329
习题 331
药物分析实验指导 335
实验一 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 335
实验二 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337
实验三 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340
实验四 水杨酸钠及其片剂的含量测定 342
实验五 乙酰水杨酸或其片剂含量测定 344
实验六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345
实验七 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分析 348
实验八 磺胺嘧啶红外图谱的识别 350
实验九 盐酸氯丙嗪的含量测定 352
实验十 硫酸阿托品片含量均匀度检查 353
实验十一 盐酸阿扑吗啡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355
实验十二 黄体酮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356
实验十三 维生素A胶丸的含量测定 357
实验十四 维生素B1片的含量测定 359
实验十五 维生素E片的气相色谱测定 361
实验十六 注射用青霉素钠的鉴别和含量测定 363
实验十七 旋光度的测定 364
实验十八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含量测定 367
实验十九 尿素含量的测定 370
附表 中国药典(1990)二部新增品种 372
附录一 药物分析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时间分配表 374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C10001~10007-89,《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中有关样品和取样的规定 377
附录三 药厂检验报告单示例 378
附录四 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单示例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