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1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4
第一节 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 4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7
第三节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9
第四节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9
第五节 对中药有毒和无毒的现代认识 11
第一节 药物因素 13
第三章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13
第二节 机体因素 18
第三节 环境因素 19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 20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0
第二节 中药复方药理 22
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 22
各论 25
第五章 解表药 25
第一节 概述 25
第二节 常用药物 27
麻黄 27
桂枝 30
柴胡 31
葛根 33
细辛 36
制剂与用法 38
第六章 清热药 39
第一节 概述 39
第二节 常用药物 41
黄岑 41
黄连 45
苦参 49
牡丹皮 52
金银花 54
大青叶与板蓝根 56
穿心莲 57
牛黄 58
鱼腥草 60
知母 61
栀子 63
青蒿 65
制剂与用法 66
第七章 泻下药 68
第一节 概述 68
大黄 69
第二节 常用药物 69
芒硝 73
番泻叶 74
芦荟 74
制剂与用法 75
第八章 祛风湿药 76
第一节 概述 76
第二节 常用药物 77
秦艽 77
独活 79
防已 81
五加皮 83
雷公藤 84
制剂与用法 87
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88
第一节 概述 88
第二节 常用药物 89
厚朴 89
苍术 91
广藿香 93
制剂与用法 94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95
第一节 概述 95
茯苓 96
第二节 常用药物 96
猪苓 98
泽泻 99
茵陈 100
制剂与用法 102
第十一章 温里药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06
附子 106
干姜 109
肉桂 111
吴茱萸 113
制剂与用法 115
第十二章 理气药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18
枳实与枳壳 118
陈皮 120
青皮 122
木香 123
香附 124
制剂与用法 125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十三章 消食药 126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27
山楂 127
莱菔子 129
制剂与用法 129
第十四章 止血药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31
三七 131
蒲黄 136
白及 138
制剂与用法 139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43
丹参 143
川芎 147
莪术 149
银杏叶 151
水蛭 153
延胡索 155
益母草 157
红花 158
桃仁 160
姜黄 161
虎杖 162
制剂与用法 164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66
第一节 概述 166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67
桔梗 167
半夏 169
川贝母 171
浙贝母 173
苦杏仁 174
制剂与用法 176
第十七章 安神药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78
酸枣仁 178
远志 180
磁石 181
灵芝 182
制剂与用法 183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184
第一节 概述 184
天麻 185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85
钩藤 187
羚羊角 189
地龙 189
制剂与用法 191
第十九章 开窍药 192
第一节 概述 192
第二节 常用药物 193
麝香 193
苏合香 195
石菖蒲 196
冰片 198
制剂与用法 200
第二十章 补虚药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第二节 常用药物 205
人参 205
党参 210
黄芪 212
白术 215
甘草 217
当归 220
熟地黄 223
何首乌 224
白芍 227
北沙参 229
枸杞子 230
麦冬 231
鹿茸 233
淫羊藿 235
冬虫夏草 237
制剂与用法 240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243
第一节 概述 243
五味子 244
第二节 常用药物 244
山茱萸 247
第二十二章 驱虫药 249
第二十三章 外用药 251
第一节 概述 251
第二节 常用药物 253
马钱子 253
制剂与用法 255
附录 257
一、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257
二、常用英文缩略词 263
三、主要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