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管理 1
一、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 1
二、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 3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环境监测 13
一、固体废物的环境监测 13
二、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三、中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技术现状 40
四、中国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 46
第二章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69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定义 69
一、固体废物 69
二、有害特性 70
三、其他相关术语和定义 71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分类 71
一、应加控制的废物类别 71
二、须加特别考虑的废物类别 73
三、危险特性的等级分类 73
四、固体废物处置作业的分类 75
第三节 危险废物 76
第三章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92
第一节 固体废物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92
一、《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92
二、《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93
五、《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94
四、《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94
三、《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94
第二节 评价·判断标准 98
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98
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98
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98
第四章 固体废物试样的采样和制样方法 100
第一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 101
一、方案设计(采样计划制定) 101
二、采样技术 103
三、采样类型 107
四、安全措施 110
五、质量控制 110
一、方案设计(制样计划制定) 111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制样 111
二、制样技术 112
三、安全措施 114
四、质量控制 114
五、样品保存 115
第三节 固体废物浸出液的制备方法 115
一、翻转法 115
二、水平振荡法 117
第四节 固体废物样品全量分析试液的前处理方法 119
一、非水液态废弃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119
二、固态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122
二、采用HCl或HNO3分解法 124
一、采用HCl或HNO3酸性煮沸方法 124
第五节 待测液的前处理方法 124
三、采用HNO3-HClO4分解法 125
四、采用HNO3-H2SO4分解法 126
五、其他方法 126
第六节 日本产业废弃物浸出液及全量测试液制备方法简介 127
一、浸出液的制备 127
二、全量测试液的制备方法 128
第五章 固体废物有害特性的鉴别试验方法 131
第一节 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方法 131
第二节 易燃性的试验方法 132
第三节 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134
一、撞击感度测定法 138
第四节 反应性的试验方法 138
二、摩擦感度测定法 140
三、差热分析测定法 141
四、爆发点测定法 142
五、火焰感度测定法 142
第五节 遇水反应性的试验方法 144
一、温升试验 144
二、释放出有害气体(乙炔、硫化氢、砷化氢、氰化氢)试验方法 145
第六节 浸出毒性试验方法 152
第六章 固体废物有害成分的分析方法 153
第一节 烷基汞化合物 154
一、气相色谱法 154
二、薄层色谱分离-原子吸收法 158
一、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1
第二节 汞及其化合物 161
二、冷原子荧光光谱法 166
第三节 镉及其化合物 169
一、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9
二、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3
三、ICP-AES发射光谱法 176
四、ICP-MS法 180
第四节 砷及其化合物 182
一、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182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186
三、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88
第五节 六价铬化合物 191
一、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91
二、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194
三、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97
四、ICP-AES发射光谱法 199
五、ICP-MS法 199
第六节 铬及其化合物 199
一、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99
二、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1
三、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205
四、ICP-AES发射光谱法 207
二、DDTC-乙酸丁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8
一、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8
第八节 铜及其化合物 208
四、ICP-MS法 208
三、ICP-AES发射光谱法 208
一、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8
第七节 铅及其化合物 208
五、ICP-MS法 208
二、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8
三、ICP-AES发射光谱法 211
四、ICP-MS法 211
第九节 锌及其化合物 211
一、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1
二、DDTC-乙酸丁酯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1
第十节 镍及其化合物 212
一、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2
四、ICP-MS法 212
三、ICP-AES发射光谱法 212
二、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215
三、ICP-AES发射光谱法 218
四、ICP-MS法 218
第十一节 锑及其化合物 218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18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21
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23
四、5-Br-PADAP分光光度法 225
第十二节 铍及其化合物 228
一、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28
二、铍试剂Ⅲ分光光度法 230
第十三节 硒及其化合物 232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32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34
第十四节 锡及其化合物 237
一、涂层石墨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37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39
第十五节 钒及其化合物 241
一、N-苯甲酰苯基羟胺/吡啶偶氮染料配体交换反应萃取分光光度法 241
二、ICP-AES发射光谱法 243
三、ICP-MS法 243
第十六节 锰及其化合物 243
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43
二、ICP-AES发射光谱法 245
三、ICP-MS法 245
一、HNO3-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46
第十七节 银及其化合物 246
二、流动注射在线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48
第十八节 铋及其化合物 250
一、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250
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2
三、氢化物发生-分光光度法 252
第十九节 钡及其化合物 254
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54
二、ICP-AES发射光谱法 256
第二十节 氟化物 256
第二十一节 氰化物 261
一、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261
二、硝酸银容量法 266
一、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267
第二十二节 硫化物 267
二、碘量法 271
第二十三节 磷酸盐 273
第二十四节 硼 275
第二十五节 有机磷化合物 277
第二十六节 多氯联苯PCBs 281
一、气相色谱法 281
二、薄层色谱法 284
第二十七节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87
一、吹脱-捕集/GC-MS法 287
二、顶空/GC-MS法 292
三、吹脱捕集/GC-FID法 294
四、顶空/GC-ECD法·顶空/GC-FID法 295
五、溶剂萃取/GC-ECD法 297
六、注意事项 299
第二十八节 氯代苯类化合物 301
一、气相色谱法——总量分析 301
二、气相色谱法——浸出毒性分析 304
第二十九节 有机氯农药类 306
第三十节 苯酚类化合物 311
一、气相色谱法——总量分析 311
二、气相色谱法——浸出毒性分析 313
第三十一节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316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总量分析 316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浸出毒性分析 320
一、气相色谱-ECD法 324
第三十二节 硝基苯类化合物 324
二、气相色谱-FPD法 326
第三十三节 苯胺类化合物 328
一、气相色谱法——总量分析 328
二、气相色谱法——浸出毒性分析 330
第三十四节 酞酸酯类化合物 333
第三十五节 PCDDs和PCDFs 335
第三十六节 油分 356
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 359
三、质量保证计划 359
四、质量保证目标 359
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目的 359
第七章 固体废物监测分析的QA/QC 359
五、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60
六、样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62
七、样品交接与保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62
八、制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64
九、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65
十、分析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368
十一、监测全过程的样品监管程序(监管链) 369
十二、性能审核 370
十三、系统审核 370
十四、校正活动 371
十五、质量保证报告 372
附录 373
主要参考文献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