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76 3
清除病态、丑恶、歪曲的舞台形象 马少波 3
在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扬 14
正确地理解传统戏曲剧目的思想意义 张庚 27
为演员的青春请命 田汉 40
试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戏曲表演艺术的关系 李紫贵 43
略论话剧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焦菊隐 54
谈历史剧 吴晗 87
有鬼无害论 廖沫沙 92
关于历史剧问题的争论 朱寨 95
论戏剧冲突 陈瘦竹 110
社会主义话剧的戏剧冲突 李健吾 122
漫谈“戏剧观” 黄佐临 128
附: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对塑造杨子荣等英雄形象的一些体会 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 142
1977—2000 155
有鬼皆害辩 唐振常 155
关于干预生活和写真实 胡耀邦 166
扯“淡” 沙叶新 173
生活·心象·形象——我学习创造人物的第一课 于是之 178
论戏剧观 高行健 197
评话剧《车站》及其批评 曲六乙 213
表现的美——评《WM(我们)》导演艺术 林克欢 221
话剧舞台上的一株大树——评话剧《狗儿爷涅槃》 梅朵 228
布莱希特戏剧与中国戏剧现状——1986年12月12日在香港国际布莱希特学术 235
讨论会上的发言 丁扬忠 235
探索性戏剧的走向和前景 高鉴 248
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 高行健 258
对戏剧的文化学透视 顾晓鸣 264
论样板戏及其他 王元化 283
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话剧《桑树坪纪事》实验报告 徐晓钟 294
戏剧艺术的走向——《桑树坪纪事》一剧对当代戏剧的意义 丁涛 308
叙述与对话:中西戏剧话语模式比较 周宁 314
中和观:通向“剧圣”之路——试论梅兰芳演剧观 蒋锡武 335
“精英独白”与“大众对话”——90年代川剧的审美选择和话语特征 李祥林 356
试论台湾与大陆小剧场运动之同与异 董健 370
意义流失与话剧再生——论中国前卫话剧的误读形态 厉震林 379
舞台梦寻者的探险与迷失——关于孟京辉的实验戏剧 溯石 392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