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球洪涝概览 1
认清洪涝真面目 1
洪灾及其特征 2
洪灾的一些主要特征 2
洪涝灾害的主要类型 4
全球洪涝分布 12
第二章 中国洪涝概览 15
中国洪涝分布 16
中国洪涝时间分布状况 16
洪涝地区分布状况 23
影响洪涝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34
中国洪涝主要特点 40
洪涝成因和种类的多样性 40
洪涝灾害链 42
洪涝时空分布的普遍性和不均匀性 43
洪水的突发性和涝渍的迟缓性 47
第三章 待解的洪涝谜团 51
气候因素 51
人为因素 55
全球变暖,各类灾害增多 56
第四章 洪涝的地理原因 59
地理位置 59
多洪涝灾害的中低纬地区 59
一把双刃剑:洪涝重灾区的地理位置及原因 61
地形地势 63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64
地理位置 64
地形地势 65
第五章 洪涝的气候原因 66
大气圈 66
季风形成的原因 67
夏季风系统的构成 68
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季的关系 69
季风的年际变化与旱涝的关系 70
季风强弱与旱涝的关系 71
季风的多年变化 72
水圈 73
厄尔尼诺 74
拉尼娜 81
气候变暖 82
第六章 面对洪涝人类要反省 85
加速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监测预测水平 85
加强气候监测 85
努力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率 86
加速气象现代化,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87
加强防汛抗洪信息的科学综合能力 87
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88
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 89
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 89
加强水利建设,实施综合治理 90
应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国有责 90
第七章 洪涝防治的工程性措施 92
堤防与河道整治 93
水库工程 95
分滞洪区建设 99
防汛抢险 101
建立防汛抢险决策指挥系统 102
准备好充分的人、财、物 102
严密监视堤防、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3
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103
加大林地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恢复 104
森林水库功能 104
恢复湿地原有生态环境,提高洪水调蓄能力 105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106
第八章 洪涝防治的非工程性措施 107
洪水风险图的应用 109
洪涝的监测预警 110
天气气候变化的监测预报 110
洪水的监测预报 121
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24
洪涝灾害背景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 124
洪涝灾害承灾体的识别和信息提取 126
洪涝灾害相关模型计算 128
洪涝灾害救灾减灾应急系统 129
洪灾的保险制度 130
洪水保险概况 130
美国的洪水保险 131
防洪减灾体制的建设 135
防洪需要全流域统一规划,强制执行 135
全民防洪减灾体制建设 136
加强防洪减灾的法制建设 137
参考文献 139
后记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