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原始社会 1
一、原始群 3
1.早期原始人 3
2.晚期原始人 4
二、氏族公社 5
1.母系氏族公社 5
2.父系氏族公社 7
3.氏族公社的解体 9
三、传说中的原始社会 10
1.五氏的贡献 10
2.五帝的传说 12
3.尧舜禹禅让制 13
四、原始社会的文化 13
1.刻划符号、彩绘和雕刻 13
2.宗教 14
3.原始科学 15
原始社会人物图鉴 17
第二章 夏商西周 31
第一节 夏朝 33
一、夏朝的统治 33
1.禹传子启 33
2.太康失政 34
4.夏杼东征 35
3.少康中兴 35
5.夏的灭亡 36
二、夏朝的国家组织 37
1.设官分职 37
2.军队和刑法 37
3.分土贡赋 38
三、夏朝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 38
1.农业 38
2.畜牧业 39
3.手工业 40
4.阶级关系 41
2.天文历法 42
四、夏朝文化 42
1.夏文字 42
3.音乐舞蹈 43
第二节 商朝 44
一、商族的兴起 44
1.简狄与契 44
2.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 44
3.汤定居亳 44
二、商朝的统治 45
1.商汤灭夏 45
2.伊尹放太甲 45
4.武丁修政 46
3.盘庚迁殷 46
5.帝乙征伐 47
6.商纣伐东夷 47
7.商的灭亡 48
三、商朝的政治制度 49
1.王位继承制 49
2.内服外服制 50
3.军队和刑罚 50
4.人殉和人祭 51
5.商和各方国的关系 51
1.农业 52
四、商朝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 52
2.畜牧业 53
3.手工业 53
4.商业和交通 54
5.奴隶主、平民和奴隶 55
五、商朝的文化艺术 56
1.殷墟和甲骨文 56
2.科学技术 56
3.宗教和迷信 57
4.音乐和艺术 57
1.姜嫄与后稷 59
2.公刘迁豳,太王居岐 59
第三节 西周 59
一、周族的兴起 59
3.文王治歧 60
二、周朝的建立 60
1.武王伐纣 60
2.周公东征 61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63
1.周初大分封 63
2.宗法制度 65
3.官制 65
4.兵制和刑罚 67
5.敬天保民思想 67
1.井田制和农业生产 68
四、西周经济发展状况 68
2.手工业与商业 70
五、周和其它各族的关系 71
1.周和东夷、淮夷的关系 71
2.周和楚、吴的关系 72
3.周和西北、东北各族的关系 72
六、西周的衰亡 73
1.厉王专利 73
2.“国人”暴动 74
3.共和行政 74
4.“宣王中兴” 75
5.幽王亡国 75
2.诗经 76
3.音乐 76
1.青铜文化 76
七、西周文化 76
4.科学技术 77
5.哲学思想 78
夏商西周人物图鉴……………………………………………………(81 )第三章 春秋 115
第一节 诸侯争霸 117
一、王室衰微 117
1.周郑交质 117
2.射中王肩 117
二、霸业迭兴 118
1.齐恒公首霸 118
2.晋文公称霸 119
3.秦穆公霸西戎 120
4.楚庄王争霸 121
5.鞍之战和鄢陵之战 121
6.晋悼公复霸 122
7.弭兵之会 122
8.吴越争霸 123
三、华夏和蛮夷戎狄的关系 124
第二节 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126
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 126
二、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127
三、初税亩与税制的变化 128
四、民间商业的发展和大商人的出现 128
一、三家分晋 130
第三节 春秋末期大夫兼并 130
二、田氏代齐 131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文化 132
一、哲学思想 132
1.老子及其思想 132
2.孔子及其思想 133
3.孙子及《孙子兵法》 135
二、科学技术 136
1.天文 136
2.数学 136
3.医学 137
4.科技 137
春秋人物图鉴 139
第四章 战国 163
第一节 各国的变法运动 165
一、魏国李悝变法 165
二、楚国吴起变法 166
三、秦国商鞅变法 167
四、赵武灵王“军事改革” 168
五、韩国申不害改革 170
六、齐威王改革 171
七、燕国乐毅改革 172
第二节 七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统一六国 173
一、七国的兼并战争 173
1.魏齐争雄与徐州相王 173
3.合纵与连横的斗争 174
2.秦对外进攻和领土的扩大 174
4.乐毅伐齐及田单复齐 176
5.长平之战 177
二、秦统一六国 178
1.秦王诛吕、嫪亲政 178
2.秦灭六国 179
3.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及意义 181
第三节 战国的经济情况 182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182
1.铁器的广泛应用 182
2.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182
二、手工业的发展 183
3.水利工程的兴修 183
1.冶铁和青铜铸造业 184
2.煮盐和漆器制造业 185
3.纺织和造船业 185
三、商业的发展 185
1.商业交换的发达 185
2.商业城市的出现 186
四、阶级关系的变化 187
第四节 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 189
第五节 战国文化 191
一、百家争鸣 191
1.墨子和墨家思想 191
2.庄子和道家思想 192
3.孟子和儒家思想 193
4.韩非和法家思想 194
5.其他学派 195
二、史学、文学与艺术 196
1.史学著作 196
2.屈原和楚辞 197
3.青铜艺术 198
三、科学技术 198
1.天文学 198
2.物理学 199
3.医学 199
4.农学 200
四、教育 200
战国人物图鉴 201
第五章 秦朝 227
第一节 秦朝的建立 229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229
1.秦灭六国 229
2.用兵周边各族 230
3.北伐匈奴 231
4.万里长城 232
5.定都咸阳 232
二、封建制度的确立 233
1.皇帝独裁 233
2.废封建置郡县 234
4.三同政策 236
3.制订秦律 236
5.焚书坑儒 238
第二节 秦的灭亡 240
一、秦始皇的暴政 240
二、沙丘政变 241
三、陈胜、吴广起义 242
四、秦的灭亡 243
第三节 秦的文化 244
一、教育制度 244
二、碑刻和奏议 245
三、方术思想 246
四、秦兵马俑 246
五、建筑艺术 247
秦朝人物图鉴 249
第六章 汉朝 253
第一节 西汉的兴衰 255
一、刘邦建立汉朝 255
1.西汉的建立 255
2.与民休息政策 256
3.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257
二、惠帝、吕后统治时期 259
三、文景之治 260
1.贵粟政策 261
2.宽俭政策 261
3.平定七国之乱 262
四、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263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4
2.察举制度 265
3.削弱丞相的权力 266
4.设立十三州刺史 267
5.加强中央军权 268
6.颁行“推恩令” 268
7.反击匈奴 269
8.张骞通西域 272
9.财政的集中 273
10.轮台罪己诏 274
1.限田限奴婢之议 276
2.所谓“再受命” 276
五、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276
3.王莽改制 277
4.绿林赤眉起义 278
六、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280
第二节 东汉王朝的统治 283
一、刘秀巩固封建统治的措施 283
1.“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283
2.“退功臣,进文吏” 284
3.加强监察制度 285
4.集军权于中央 285
二、东汉初年社会经济改革 285
1.解放奴婢 285
3.度田令 286
2.精兵简政 286
4.东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 287
三、东汉豪族势力的扩张 289
1.东汉豪族势力的发展 289
2.大地主的田庄 290
四、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292
1.匈奴族与汉族联系的加强 292
2.班超通西域 293
3.丝绸之路的开辟 294
4.羌人的反迫害斗争 294
五、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动荡 295
1.外戚、宦官干政 295
2.清议和党锢 298
3.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 300
4.黄巾大起义 301
第三节 两汉的文化 303
一、哲学和经学 303
1.黄老思想 303
2.儒学的独尊 304
3.无神论思想 305
4.佛教和道教 307
5.今古文经 308
二、史学 309
1.司马迁和《史记》 309
1.散文 310
三、文学 310
2.班固和《汉书》 310
2.汉赋 311
3.乐府诗 311
四、艺术 312
1.绘画 312
2.乐舞 312
五、科技 313
1.数学著作 313
2.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313
3.蔡伦与造纸术 314
汉朝人物图鉴 315
第七章 三国 415
第一节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17
一、封建割据势力的混战 417
1.董卓之乱 417
2.北方群雄 420
二、曹操统一北方 422
1.挟天子以令诸侯 422
2.官渡之战 424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26
1.赤壁之战 426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432
2.诸葛亮治蜀 436
1.刘备东征 436
一、蜀国的政治 436
第二节 蜀国 436
3.蜀的南征北伐 438
二、蜀国的经济 440
第三节 吴国 442
一、吴国的政治 442
1.孙权治吴 442
2.吴与蜀魏之争 445
3.吴的灭亡 446
二、吴国的经济 447
一、魏国的政治 449
1.九品中正制的确立 449
第四节 魏国 449
2.司马氏代魏 450
二、魏国的经济 453
第五节 三国文化 456
一、玄学和玄学家 456
二、建安文学 457
1.曹氏父子的文学成就 457
2.建安七子 459
3.女诗人蔡文姬 459
三、经学和史学 460
四、书法与绘画 461
1.马钧在机械学方面的成就 462
2.裴秀和“制图六体” 462
五、科学技术 462
3.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 463
4.张机和华佗 464
三国人物图鉴 467
第八章 西晋 511
第一节 西晋的政治概况 513
一、西晋统一中国 513
1.西晋立国 513
2.门阀制度 514
3.分封制度 515
二、西晋的灭亡 517
1.统治集团的奢靡之风 517
4.改定律令 517
2.贾后专政 520
3.八王之乱 522
4.各族人民的内迁和流民大起义 523
5.永嘉之乱和匈奴灭晋 527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繁荣 530
一、西晋的社会经济政策 530
1.占田课田制 530
2.品官占田荫客制 531
3.赋税制度 531
4.恢复户口 532
二、西晋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33
1.竹林七贤 535
第三节 西晋文化 535
一、玄学的发展 535
2.清谈之风 536
3.反玄学思想 538
二、文学 538
1.诗歌 538
2.辞赋 543
3.骈文 543
三、史学和经学 544
1.司马彪与《续汉书》 544
2.陈寿与《三国志》 546
3.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 547
四、博物学 548
五、书法与绘画 549
六、宗教 550
七、医学 552
1.王叔和与《脉经》 552
2.针灸专著《甲乙经》 554
西晋人物图鉴 555
第九章 东晋和南朝 581
第一节 东晋偏安江南 583
一、东晋的建立 583
1.永嘉南渡 583
2.“王与马,共天下” 583
3.侨置与土断 585
二、南北战争 587
1.祖逖北伐 587
2.桓温北伐 588
3.淝水之战 590
三、东晋的灭亡 592
1.豪族统治下南方人民的悲惨生活 592
2.统治集团的矛盾与混战 593
3.孙恩、卢循起义 597
第二节 南朝各王朝的更替 600
一、南朝的政治 600
1.宋的政治和南北战争 600
2.齐的政治 603
3.梁的政治 606
4.陈的政治 609
二、东晋、南朝的经济 611
1.农业的发展 611
2.手工业的进步 613
3.商业及交通业的繁荣 614
4.大地主田庄和寺院经济 615
第三节 东晋和南朝的文化 617
一、哲学与宗教 617
1.儒佛道的发展 617
2.鲍敬言的《无君论》和范缜的《神灭论》 618
1.范晔与《后汉书》 619
二、史学 619
2.袁宏与《后汉纪》 620
3.其它正史 621
三、文学艺术 621
1.陶渊明的田园诗 621
2.赋与骈文 622
3.总结性的文学著作 623
4.书法和绘画 624
5.雕刻艺术 625
四、科学技术 626
1.祖冲之的数学成就 626
2.陶弘景的医学成就 627
3.葛洪的研究成果 628
东晋和南朝人物图鉴 631
第十章 十六国和北朝 695
第一节 五胡十六国 697
一、北方少数民族概况 697
二、十六国的兴亡 698
1.淝水之战前的北方诸国 698
2.淝水之战后的北方诸国 705
3.北魏统一北方 709
第二节 北魏的统治 712
一、北魏前期的统治 712
1.封建制的确立 712
2.阶级结构 713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715
1.整顿吏制 716
2.三长制 717
3.均田制 717
4.改革鲜卑旧俗 719
三、北魏的分裂 719
1.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起义与内讧 719
2.东魏和北齐 721
3.西魏和北周 722
4.隋统一南北 724
第三节 北朝的经济 726
一、农业的进步 726
三、商业的发展 727
二、手工业的发展 727
四、寺院经济 728
第四节 十六国北朝文化 730
一、经学 730
二、宗教 731
1.道教 731
2.佛教 731
3.儒佛道之争 733
三、文学 735
1.《木兰诗》和《敕勒歌》 735
2.北地三才与其他 735
3.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736
1.石窟艺术 737
四、艺术 737
2.书法 739
3.音乐与戏剧 740
五、科技 741
1.郦道元与《水经注》 741
2.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741
十六国和北朝人物图鉴 745
第十一章 隋朝 749
第一节 隋文帝的统治 751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751
1.杨坚受禅建隋 751
3.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 752
2.隋统一全国 752
二、隋文帝的政治改革 754
1.三省六部制 754
2.州县二级制 755
3.改革府兵制 756
4.修定隋礼 756
5.《开皇律》 757
6.创立科举制 757
7.统一度量衡、货币 758
三、隋文帝的经济改革 758
1.继续推行均田制 758
2.实行租调徭役 759
4.置仓积谷 760
3.“大索貌阅”和“输籍法” 760
5.开凿大运河 761
6.营建东都 762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 763
一、农业的发展 763
二、手工业的发达 763
三、商业和对外贸易 764
第三节 隋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766
一、大陆和台湾的联系 766
二、隋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766
三、征服高丽的战争 768
1.杨广杀父夺嫡篡位 770
一、隋炀帝的暴政 770
第四节 隋朝的灭亡 770
2.滥用民力 771
3.穷兵黩武 771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771
1.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 771
2.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772
3.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 772
4.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773
三、隋朝的灭亡 773
1.李渊太原起兵 773
2.江都兵变 773
3.儒教 775
2.道教 775
第五节 隋朝的文化 775
一、宗教 775
1.佛教 775
二、文学、史学、音韵学和目录学 776
1.隋朝的绮糜文学 776
2.禁私史、官修史 777
3.“《汉书》学”的兴盛 777
4.音韵学 777
5.目录学 778
三、科学技术 779
1.张子信和《皇极历》 779
2.巢元方和《诸病源候论》 779
1.绘画 780
四、艺术 780
2.音乐 781
隋朝人物图鉴 783
第十二章 唐朝 791
第一节 唐前期的政治状况 793
一、李渊建唐与统一中国 793
1.晋阳起兵与定鼎关中 793
2.唐朝统一全国 793
二、唐朝的政治制度 795
1.中央官制 795
2.差遣制度的创立 795
3.地方官制 796
4.兵制 797
5.唐律 798
6.学校与科举制 798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800
1.玄武门之变 800
2.贞观之治 801
四、武则天与武周政权 802
1.“二圣”并立 802
2.武则天称帝 803
3.武周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 805
1.从唐中宗到唐玄宗 807
五、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807
2.唐玄宗的改革 808
3.“开元盛世”的出现 810
第二节 唐前期的经济繁荣 812
一、经济政策 812
1.均田制 812
2.租庸调制 813
3.土地占有制 813
二、社会经济的繁荣 814
1.农业的发展 814
2.手工业的发展 816
3.城市、商业和交通 817
1.唐玄宗后期政治的腐败 820
一、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820
第三节 唐后期的政治状况 820
2.安史之乱 821
3.藩镇割据 823
二、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824
1.宦官专政 824
2.永贞革新 825
3.甘露之变 826
4.牛李党争 827
第四节 唐后期社会经济状况 828
一、唐后期经济政策的调整 828
1.刘晏整顿财赋制度 828
2.杨炎推行两税法 829
二、唐后期南方经济的繁荣 830
1.农业的发展 830
2.手工业的发展 831
3.后期的商业 831
第五节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833
一、民族关系 833
1.唐和突厥的关系 833
2.唐和西域的关系 834
3.唐与回纥的关系 835
4.唐与吐蕃的关系 836
5.唐与南诏的关系 837
6.唐与靺鞨族的关系 838
7.唐与契丹的关系 839
二、对外关系 840
1.唐在亚洲各国交往中的地位 840
2.唐与朝鲜的关系 840
3.唐与日本的关系 841
4.唐和印度的关系 842
5.唐和中亚、西亚、北非的关系 843
第六节 唐朝的灭亡 845
一、唐后期阶级矛盾的激化 845
1.唐末的腐朽统治 845
2.税收剥削加重 845
2.庞勋起义 846
二、各地的农民起义 846
1.裘甫起义 846
3.黄巢大起义 847
4.唐朝的灭亡 849
第七节 唐朝的文化 851
一、哲学和宗教 851
1.佛教、道教的发展与斗争 851
2.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哲学思想 852
二、史学和地理学 854
1.史学 854
2.地理学 856
1.唐诗的辉煌成就 857
三、文学 857
2.古文运动 859
3.传奇小说 860
4.俗讲和变文 860
四、艺术、绘画、书法 861
1.绘画和雕塑 861
2.书法 862
3.音乐 863
五、科学技术 863
1.雕版印刷术 863
2.火药的发明 863
4.孙思邈和《千金方》 864
3.天文学家僧一行 864
5.建筑 865
唐朝人物图鉴 867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 1021
第一节 中原地区五代的兴亡 1023
一、梁朝 1023
1.朱全忠建立梁朝 1023
2.梁太祖改革唐朝积弊 1023
3.梁与诸藩镇的战争与梁的灭亡 1024
二、唐朝 1026
1.李克用父子建唐朝 1026
2.唐庄宗的统治 1026
3.唐明宗整顿政治 1027
4.唐朝的灭亡 1028
三、晋朝 1029
1.儿皇帝石敬瑭 1029
2.晋辽战争与晋的灭亡 1029
四、汉朝 1030
1.刘知远建汉朝 1030
2.后汉的灭亡 1031
五、周朝 1031
1.郭威建立周朝 1031
2.周世宗柴荣改革 1032
3.宋取代周 1032
一、吴国 1033
第二节 中原地区以外的十个小国 1033
二、南唐 1034
三、前蜀国 1036
四、后蜀国 1037
五、吴越国 1038
六、楚国 1039
七、闽国 1040
八、南汉国 1041
九、南平国 1042
十、北汉 1044
一、南方的经济状况 1046
1.南方经济地位的缓慢上升 1046
第三节 五代十国的经济状况 1046
2.南方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 1047
二、北方的经济状况 1050
三、南北统一的经济因素 1052
第四节 五代十国的文化 1056
一、花间派和著名词人李后主(煜) 1056
二、史学 1056
三、画院和绘画 1057
四、科学技术 1057
五代十国人物图鉴 1059
第十四章 辽朝 1089
1.契丹部落的发展 1091
一、部落联盟时期 1091
第一节 辽朝的建立 1091
2.大贺氏部落联盟 1092
3.遥辇氏部落的重建 1092
4.从氏族部落到奴隶社会 1093
二、辽朝统治的确立 1094
1.阿保机建国 1094
2.辽对邻族的侵略 1096
三、辽的政治制度 1098
1.斡鲁朵宫帐制 1098
2.投下州县制 1098
3.北南面官制 1099
1.抗宋战争 1100
第二节 辽朝封建制的发展和政权的西迁 1100
一、抗宋战争与汉族地主势力的增长 1100
2.汉人势力的增长 1101
二、辽圣宗改革和封建制的确立 1101
三、辽的对外战争 1102
1.宋辽澶渊之盟 1102
2.对鞑靼和回鹘的战争 1103
3.西联大食、东侵高丽 1103
四、辽的内乱与外患 1104
1.契丹贵族之间的倾轧 1104
2.女真族的侵扰 1105
3.辽政权西迁 1105
一、经济状况 1108
第三节 辽的经济和文化 1108
二、文化状况 1110
第十五章 宋朝 1113
第一节 北宋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 1115
一、北宋统一中原 1115
1.陈桥兵变 1115
2.杯酒释兵权 1116
3.消灭各割据政权 1116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1118
1.兵制 1119
2.官制 1119
1.农民状况 1120
三、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1120
2.赋税和徭役 1121
3.王小波、李顺起义 1122
第二节 北宋统治的危机与变法运动 1125
一、北宋统治的危机 1125
1.对辽夏的屈辱妥协 1125
2.统治阶级的腐败 1126
3.农民士兵的反抗 1128
4.挽救危机的各种主张 1129
1.王安石变法 1131
二、王安石变法 1131
2.神宗改制 1132
3.变法派与保守派的斗争 1132
4.徽宗、蔡京的统治 1134
三、农民起义 1135
1.方腊领导的两浙农民起义 1135
2.梁山泊的农民起义 1136
3.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1137
4.其它的农民起义 1137
4.农作物的交流 1138
2.水利的兴修 1138
3.土地面积的增加 1138
一、农业的发展 1138
第三节 北宋的社会经济 1138
1.农具的改进 1138
二、手工业的进步 1139
1.丝织业 1139
2.瓷器、矿冶业 1139
3.造船业 1140
4.印刷业 1140
5.造纸业 1140
三、商业的繁荣 1140
1.商业城市和农村集市贸易 1140
2.纸币的出现 1140
4.市舶司和海外贸易 1141
3.商业组织的发达 1141
第四节 南宋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1142
一、金兵南下和北宋覆亡 1142
1.对辽战争和金军第一次南下 1142
2.东京保卫战 1143
3.金军第二次南下和靖康之难 1144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 1146
1.南宋统治的确立 1146
2.中原人民的抗金斗争 1147
3.岳飞的抗金斗争 1148
4.宋高宗、秦桧的投降政策 1149
三、北伐战争 1149
2.稻、麦的培育 1151
1.农田面积的增加 1151
第五节 南宋的社会经济 1151
一、农业 1151
3.棉花的推广 1152
二、手工业 1152
1.丝绵织品的闻名 1152
2.制瓷业的进步 1152
3.巨型船舶的建造 1152
4.印刷业及火器制造业的提高 1152
三、商业 1153
1.海内外贸易 1153
2.商业组织 1154
3.纸币的大量使用 1154
1.土地兼并的加剧 1155
2.对佃客的人身束缚的加强 1155
第六节 南宋的社会矛盾和宋朝的灭亡 1155
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1155
3.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 1156
4.赋税繁杂 1157
二、农民起义 1158
1.南宋初期钟相、杨幺等领导的起义 1158
2.南宋后期农民的反抗斗争 1159
三、宋朝的灭亡 1161
1.蒙古的南侵 1161
2.宋朝的灭亡 1162
1.程朱理学 1164
一、两宋哲学 1164
第七节 两宋文化 1164
2.关学和新学 1167
3.浙东学派与功利主义思想 1169
二、两宋文学 1170
1.古文运动 1170
2.宋词 1172
3.宋诗 1173
4.话本小说和戏曲 1175
三、两宋史学 1176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176
2.断代史的著作 1177
3.通史著作 1177
5.金石学的研究 1178
4.当代史的编纂 1178
6.地方史志大量出现 1179
四、两宋绘画 1179
1.山水画的成就 1180
2.人物风俗画的成就 1183
五、科学技术 1184
1.火药武器的使用 1185
2.毕升首创活字印刷 1185
3.指南针的应用 1185
4.曾公亮等编写的《武经总要》 1186
5.沈括与《梦溪笔谈》 1186
六、两宋宗教 1187
1.佛教 1187
7.医药书籍 1187
6.郭守敬的《授时历》 1187
2.道教 1188
3.伊斯兰教 1188
宋朝人物图鉴 1189
第十六章 西夏 1345
第一节 西夏的建立和发展 1347
一、党项族的兴起和发展 1347
1.党项族的兴起 1347
2.党项族的对外扩展 1348
1.元昊称帝 1351
二、西夏的建立 1351
2.封建统治的确立 1353
3.西夏与宋、辽的关系 1355
三、西夏政权的发展和灭亡 1357
1.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1357
2.蕃学和汉学之争 1360
3.蕃部起义和任得敬“分国”失败 1361
4.西夏的灭亡 1362
第二节 夏国的经济和文化 1364
一、经济状况 1364
1.畜牧业 1364
2.农业 1365
3.手工业 1366
4.商业和对外贸易 1368
二、文化状况 1369
1.西夏文字 1369
2.文学艺术 1370
3.宗教 1371
4.对外文化交流 1372
第十七章 金国 1373
第一节 金的建立 1375
一、女真族的兴起和发展 1375
1.阿骨打建立金国 1376
2.金攻占辽都黄龙府 1376
二、金朝的建立和对外扩展 1376
3.女真族的南侵和北宋的覆亡 1377
4.金朝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统治集团内的派别斗争 1377
三、金朝封建统治的巩固和发展 1378
1.海陵王统一中国的努力 1378
2.封建统治的巩固 1379
3.金朝的军事制度与法律制度 1380
四、金的衰落与灭亡 1381
1.金的衰落 1381
2.蒙古侵金 1382
3.宣宗南迁及金的灭亡 1382
1.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1385
2.手工业的发展 1385
第二节 金的社会经济和文化 1385
一、金的经济状况 1385
3.商业的发展 1386
4.金的赋税制度 1386
5.金的货币 1387
二、文化状况 1387
1.儒学成就 1387
2.文学艺术 1387
3.科学与技术 1389
第十八章 元朝 1391
1.蒙古的兴起 1393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1393
一、蒙古的兴起 1393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和蒙古国的建立与扩张 1393
二、蒙古国的建立及对内军事征服 1397
1.蒙古国的建立 1397
2.畏兀儿归附蒙古 1397
3.蒙古灭西辽 1398
4.蒙古灭西夏 1399
5.蒙宋联合灭金 1399
6.蒙古进攻南宋和统一吐蕃、大理 1400
三、蒙古军在欧亚地区的扩张 1402
1.成吉思汗西征 1402
3.旭烈兀西征和伊利汗国的建立 1403
4.侵略高丽的战争 1403
2.长子西征和钦察汗国的建立 1403
第二节 元朝的建立 1405
一、元朝的建立 1405
1.忽必烈夺取汗位 1405
2.元朝的建立 1407
3.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统一 1407
4.镇压南宋文天祥等抗元斗争 1408
5.元朝统一的意义 1409
二、元朝的政治制度 1410
1.中央级行政机构 1410
2.地方行省制度 1411
3.设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 1411
1.法律制度 1412
三、元朝的军事制度 1412
四、元朝的其他制度 1412
2.土地制度 1413
3.户口和赋役制度 1413
五、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413
第三节 元朝的民族关系和民族矛盾 1416
一、四等人制 1416
二、对汉族地主的笼络 1417
第四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状况 1418
一、农业生产和土地占有关系 1418
二、手工业与商业 1419
三、钞法和斡脱钱 1421
四、海运和大运河 1422
一、与欧洲的交往 1424
第五节 元朝的对外关系 1424
二、与亚洲各国的往来 1425
三、与非洲的交往 1426
第六节 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1427
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427
1.统治阶级贪官腐化和残酷掠夺 1427
2.民族压迫与自然灾害 1428
二、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1429
1.白莲教和弥勒教的传播 1429
2.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1430
3.南方红巾军的活动 1432
5.朱元璋起义 1433
4.张士诚、方国珍两大武装割据势力 1433
第七节 元朝的文化 1436
一、宗教 1436
1.佛教 1436
2.道教 1436
3.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1436
二、元曲的繁荣 1437
三、书画成就 1438
四、理学的传播和邓牧的异端思想 1439
1.许衡、刘因、吴澄的理学成就 1439
2.邓牧的“异端”思想 1439
六、科学技术 1440
3.《宋史》、《辽史》、《金史》 1440
1.郭守敬在天文学上的成就 1440
1.胡三省和《资治通鉴注》 1440
2.马端临和《文献通考》 1440
五、史学成就 1440
2.王祯和《农书》 1442
元朝人物图鉴 1445
第十九章 明朝 1495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和明太祖的统治 1497
一、朱元璋建立明朝 1497
二、明初的政治制度 1497
1.行政建置 1497
3.宦官制度 1498
2.科举取士制度 1498
4.分封藩王制度 1499
5.卫所制度 1499
6.《大明律》 1499
三、明初诸案 1500
1.胡惟庸案 1500
2.蓝玉党案 1501
3.空印案和郭桓案 1501
4.文字狱 1502
5.南北榜案 1503
3.黄册与赋役 1504
1.农民归耕“有余力者不限顷田” 1504
2.推行屯田制 1504
第二节 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504
一、明初社会经济政策 1504
4.工匠轮班任坐制 1505
5.兴修水利 1505
6.储粮备荒 1506
二、明初农业生产的发展 1506
1.耕地数量增加 1506
2.推广种植棉花 1506
3.粮食产量的提高 1507
三、手工业的发展 1507
四、商业的繁荣 1508
二、明成祖时期皇权的巩固 1509
1.继续削藩 1509
一、靖难之役 1509
第三节 明成祖的统治 1509
2.设立内阁 1510
3.锦衣卫和“东厂” 1510
4.迁都北京 1510
第四节 明代中期的社会矛盾 1511
一、宦官专政 1511
二、土木之变 1512
1.瓦剌的兴起 1512
2.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 1512
三、土地兼并和农民起义 1513
1.贵族地主侵占农田 1513
2.赋役繁重,人户脱籍 1514
1.严嵩专权 1515
2.张居正改革 1515
四、严嵩专权和张居正改革 1515
第五节 明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1518
一、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 1518
1.农业 1518
2.手工业 1518
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1519
三、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1520
四、资本主义的萌芽 1521
第六节 明朝的民族关系 1523
一、蒙古族 1523
三、畏兀儿族 1524
二、藏族 1524
四、苗、彝等族 1525
五、满族 1525
第七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1527
一、郑和下西洋 1527
二、戚继光抗倭 1528
三、援朝战争 1528
四、欧洲海外掠夺和耶稣会士东来 1529
1.葡、西殖民者南犯 1529
2.荷兰侵犯台湾 1530
3.传教士来华 1530
2.农民处境艰难 1532
1.土地兼并空前 1532
第八节 明末社会危机和明朝的灭亡 1532
一、明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1532
3.对工商业的大肆掠夺 1533
二、城市居民反矿监税监的斗争 1533
三、东林党 1534
1.顾宪成与东林书院 1534
2.明朝三案和明末党争 1534
3.东林党与魏忠贤阉党之争 1535
四、白莲教大起义 1535
五、明末农民大起义 1536
1.陕北首义与荥阳大会 1536
3.大顺政权的失败 1537
2.闯王李自成和明朝的灭亡 1537
4.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 1538
六、南明及各地的抗清斗争 1538
第九节 明朝文化 1540
一、哲学思想 1540
1.王守仁与阳明学派 1540
2.李贽与王学左派 1541
3.明末清初三大家 1541
4.颜李学派 1543
二、史学和《永乐大典》的编修 1544
1.史学与史书的修纂 1544
2.《永乐大典》 1544
1.《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 1545
三、文学成就 1545
2.“三言”、“二拍” 1546
3.汤显祖的戏剧成就 1547
四、绘画艺术 1548
1.浙派代表人——戴进 1548
2.吴门派四大家 1548
3.明后期画家——董其昌 1549
五、科学技术 1550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1550
2.徐宏祖和《徐霞客游记》 1550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1551
4.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1551
5.传教士与西学的传入 1552
明朝人物图鉴 1553
第二十章 清朝(上) 1755
第一节 满族的崛起和清朝的建立 1757
一、满族的崛起 1757
1.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 1757
2.建州三卫和海西四部 1757
3.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 1758
4.皇太极的政治改革和清朝的建立 1760
二、清朝统一中国 1765
1.多尔衮挥师入关 1765
2.袁崇焕抗清 1766
3.吴三桂降清 1768
4.顺治登基和清迁都北京 1769
5.满汉联合政权 1770
三、各地的抗清斗争 1772
1.李自成、张献忠的抗清斗争 1772
2.史可法抗清 1772
3.夏允彝父子的抗清斗争 1773
4.郑成功的抗清斗争 1774
四、顺治帝的统治 1774
1.巩固皇权 1774
2.开源节流 1776
3.惩治贪官污吏 1777
4.用兵策略 1778
5.外交手腕 1779
第二节 康雍乾盛世 1781
一、康熙帝的统治 1781
1.铲除鳌拜集团与皇权的巩固 1781
2.崇儒正道与满汉联合政权的巩固 1782
3.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 1783
4.雅克萨之战与东北边疆的巩固 1785
5.亲征噶尔丹统一蒙古各部 1786
二、雍正帝的统治 1788
1.雍正帝夺位与秘密建储制度。 1788
2.火耗归公与养廉银制度 1790
3.“摊丁入亩”制度 1790
4.创立军机处 1791
5.大兴文字狱 1792
6.西北用兵 1793
7.用兵“苗疆”和改土归流 1794
三、乾隆帝的统治 1795
1.宽严相济的统治政策 1795
2.重农政策 1796
3.稳定西藏与“金瓶掣鉴”制度 1796
4.平定准噶尔叛乱 1797
5.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98
6.大小金川战役 1799
7.六巡江南 1799
8.大兴土木 1801
第三节 嘉庆、道光时期的衰势 1803
一、嘉庆、道光时期的社会矛盾 1803
1.阶级矛盾尖锐 1803
2.民族矛盾加剧 1803
3.统治阶级的奢糜和贪官和珅 1804
二、各地起义 1805
1.白莲教起义 1805
2.苗民起义 1806
3.天理教起义 1807
第四节 清朝的对外关系 1809
一、清朝与俄国关系 1809
二、清朝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1809
1.西欧殖民主义者的继续东来 1810
三、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1810
2.天主教的传布及其被禁止 1811
3.海禁和闭关政策 1812
4.英国使臣和清廷的交涉 1813
第五节 清朝的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815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815
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1816
三、商业贸易的发展 1817
四、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819
第六节 清朝的文化 1821
一、考据学的兴起和乾嘉学派 1821
1.史学著作 1823
二、史学与《四库全书》 1823
2.《四库学书》 1824
3.章学诚与地方史志 1825
三、小说和戏剧 1826
1.曹雪芹和《红楼梦》 1826
2.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1827
3.蒲松龄和《聊斋志异》 1827
4.孔尚任和《桃花扇》 1828
5.李汝珍和《镜花缘》 1828
6.洪升和《长生殿》 1828
四、科技 1829
1.天文历法和《时宪历》 1829
2.数学 1830
3.武器制造 1831
五、绘画 1831
1.清初四王 1831
2.扬州八怪 1832
六、元明清的都城北京 1832
清朝(上)人物图鉴 1835
第二十一章 清朝(下) 2107
第一节 鸦片战争 2109
一、禁烟运动 2109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2109
2.鸦片贸易 2112
3.烟毒在中国的泛滥 2113
4.虎门销烟 2114
二、鸦片战争 2115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2115
2.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2119
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20
1.《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 2120
2.《望厦条约》 2121
3.《黄埔条约》 2122
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重大影响 2122
四、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2123
1.五口贸易 2123
2.侵略者在沿海掠卖人口 2124
3.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 2125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 2127
一、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动 2127
1.太平天国革命前阶级矛盾的激化 2127
2.洪秀全早期的思想与活动 2127
3.冯云山创建紫荆山根据地 2129
二、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形势 2129
1.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 2129
2.永安封王建制 2130
3.定都天京 2131
4.《天朝田亩制度》 2131
5.北伐和西征 2132
6.天京变乱 2134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2135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135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2137
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139
四、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2140
1.1861年宫廷政变 2140
2.曾国藩与湘军 2140
3.中外军事勾结的局面 2141
五、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2141
1.革命形势的一度好转 2141
2.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2142
3.太平军粉碎江南大营 2143
4.陈玉成、李秀成西征和安庆保卫战 2144
5.天京失守 2146
六、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继续斗争 2147
七、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148
第三节 洋务运动 2150
一、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2150
1.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政治控制 2150
2.列强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2151
二、洋务运动 2152
1.洋务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2152
2.兴办军事工业 2153
3.新式陆海军的创建 2154
4.创办民用工业 2156
6.设立同文馆 2157
5.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和设立新式学堂 2157
三、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 2158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158
2.无产阶级的诞生 2158
3.人民群众反洋教斗争 2159
第四节 中法、中日战争 2161
一、边疆危机 2161
1.沙俄武装入侵中国边疆 2161
2.美日侵略台湾 2162
3.英国入侵西南边疆 2162
4.葡萄牙占领澳门 2163
1.“黑旗军”的抗法活动 2164
二、中法战争 2164
2.马尾海战 2165
3.镇南关大捷和《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2166
三、甲午中日战争 2167
1.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发动战争 2167
2.清政府避战求和路线 2168
3.平壤海战和黄海之战 2169
4.北洋海军的覆灭 2170
5.《马关条约》的签订 2171
四、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172
1.列强在华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2172
2.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2174
3.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2175
第五节 戊戌变法运动 2177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177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177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局限性 2179
二、早期的维新思想 2180
1.马建忠对洋务运动的批评 2180
2.郑观应等主张君主立宪 2182
3.康有为的“公车上书” 2184
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变法运动 2186
1.康有为组织强学会 2186
2.梁启超主办《时务报》 2189
3.谭嗣同创立南学会 2190
4.严复与《天演论》 2192
5.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2193
四、百日维新 2195
1.维新变法的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 2195
2.戊戌保国会 2196
3.百日维新 2197
4.那拉氏发动政变 2200
5.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2201
6.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2203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205
1.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 2205
第六节 义和团运动 2205
2.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2207
二、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2210
1.八国联军的武装进犯 2210
2.清政府对外宣战 2211
3.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212
4.北京陷落 2213
5.沙俄侵略东北 2215
6.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和《辛丑条约》的订立 2216
第七节 辛亥革命 2219
一、民族危难的加深 2219
1.帝国主义争夺中国 2219
2.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219
1.资产阶级爱国运动的兴起 2220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220
2.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221
3.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2223
三、中国同盟会及其革命活动 2223
1.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成立和初期活动 2223
2.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 2225
四、武昌起义的胜利和失败 2225
1.四川保路运动 2225
2.武昌起义的胜利 2226
3.中华民国的成立 2226
4.辛亥革命的失败 2229
1.数学家李善兰 2231
2.化学家徐寿父子三代 2231
一、近代科技 2231
第八节 近代科技文化 2231
3.建筑师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232
4.冯如与飞机制造 2233
二、传统学术的总结 2233
三、文学 2235
四、科举的废除和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2237
清朝(下)人物图鉴 2239
第二十二章 中华民国 2393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 2395
一、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2395
1.袁世凯窃权与独裁 2395
2.政党政治的破灭 2398
3.二次革命 2399
4.袁世凯复辟帝制 2399
5.讨袁护国运动 2401
6.洪宪帝制的覆灭 2402
二、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 2402
1.北洋军阀的分裂 2402
2.张勋复辟 2403
3.段祺瑞“再造共和”与“毁法” 2403
4.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失败 2404
5.南北对峙和南北议和 2404
三、辛亥革命前后西藏与内外蒙古问题 2405
1.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和西姆拉会议 2405
2.沙俄操纵下的外蒙“独立” 2406
3.沙俄入侵新疆 2407
4.日本控制东蒙 2407
四、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2408
1.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408
2.新文化运动 2410
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411
第二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414
一、五四爱国运动 2414
1.山东问题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414
2.五四运动的爆发 2414
3.“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 2415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417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417
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2417
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 2418
4.中共“一大” 2419
三、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420
1.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和军阀混战 2420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主张 2421
3.中共“二大” 2424
四、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和农民运动的兴起 2425
1.香港海员大罢工 2425
3.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2426
4.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惨案 2426
2.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2426
5.广东、湖南农民运动的兴起 2427
6.反曹锟贿选总统运动 2428
第三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 2429
一、革命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 2429
1.孙中山的转变 2429
2.中共“三大” 2431
3.国民党改组工作 2432
二、国共合作的发展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433
1.黄埔军校的创立和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 2433
2.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 2434
3.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和革命军的组成 2435
1.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 2436
三、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 2436
2.国民会议运动 2437
3.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2438
4.省港工人大罢工 2439
四、国民党的分化 2440
1.国民党右派 2440
2.国民党“二大” 2441
3.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2441
4.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2442
五、北方的军阀统治和北伐战争 2443
1.反奉倒段斗争 2443
3.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2444
2.“三·一八”惨案 2444
4.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的斗争 2445
5.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2446
6.毛泽东关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446
六、国共分裂 2447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447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448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2449
第四节 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245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2451
1.宁汉争斗和合流 2451
3.新军阀的北伐和东北“易帜” 2452
2.蒋介石东山再起 2452
4.国民党新军阀的大混战 2453
5.南京政府的亲帝反苏外交 2453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2455
1.南昌起义 2455
2.“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2455
3.广州起义 2457
4.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2457
5.毛泽东关于红色政权的理论 2458
6.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2459
7.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2460
8.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461
9.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462
10.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2463
三、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2464
1.“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 2464
2.“一·二八”事变和华北危机 2465
3.《淞沪停战协定》和《何梅协定》 2466
4.“一二·九”反帝爱国运动 2467
四、西安事变 2468
1.中共“抗日反蒋”政策向“逼蒋抗日”政策的转变 2468
2.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调整 2469
3.西北军与共产党的联合抗日 2470
4.西安事变 2471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472
第五节 抗日战争 2474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 2474
1.日本策划全面侵华 2474
2.“七·七”事变 2474
二、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475
1.《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475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2476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2477
1.淞沪会战和上海失陷 2478
2.忻口、太原会战 2478
3.南京陷落 2479
5.武汉会战与广州的陷落 2480
4.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 2480
四、敌后战场的开辟 2481
1.平型关大捷 2481
2.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 2483
五、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2483
1.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战略方针 2483
2.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 2484
3.汪精卫集团卖国投降和南京汪伪政权的成立 2485
4.国民党各战区的冬季攻势 2485
5.国民党入缅远征军 2487
6.敌后游击战争和百团大战 2487
7.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 2488
8.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 2489
1.“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 2490
六、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 2490
2.皖南事变 2491
3.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率》 2492
七、抗日战争的胜利 2493
1.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败 2493
2.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2494
3.国民党豫湘桂大溃败 2494
4.苏联对日宣战和苏联红军出击东北 2495
5.中国军民大反攻 2496
6.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2497
1.战后美苏抗衡的新格局及对中国的影响 2498
2.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2498
一、战后国际国内形势 2498
第六节 解放战争 2498
3.中国共产党的和平建国主张 2499
4.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独裁与内战阴谋 2500
二、国共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501
1.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2501
2.蒋介石积极部署内战 2502
3.解放区军民积极准备自卫战争 2502
三、全面内战的爆发 2503
1.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 2503
2.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2504
1.制宪国大 2505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 2505
四、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2505
2.《中美商约》和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2506
3.“戡乱总动员”和“行宪国大” 2507
五、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2507
1.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2507
2.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 2508
3.台湾“二·二八”起义 2508
4.中间路线的破产 2509
5.各民主党派进一步开展反美蒋斗争 2509
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510
1.三大战役的胜利 2510
2.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 2512
3.蒋介石下野与李宗仁“和平”攻势的破产 2513
4.渡江战役 2514
5.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和平起义 2514
6.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 2515
七、建国的筹备工作 2515
1.新政协筹备会议 2515
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2516
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516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文化 2518
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2518
1.李大钊、蔡和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 2518
3.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2519
2.艾思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2519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2521
1.李大钊的史学理论 2521
2.郭沫若、吕振羽的古史研究 2522
3.范文澜和翦伯赞编写的中国通史 2522
4.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研究 2523
三、文学艺术 2524
1.左翼文学 2524
2.抗战文学 2525
3.解放区文艺的新气象 2526
4.艺术上的成就 2527
1.地质学家李四光 2528
四、科学技术成就 2528
2.数学家华罗庚 2529
3.气象学家竺可桢 2530
4.物理学家吴有训 2532
五、教育思想 2532
中华民国人物图鉴 2535
第二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 272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确立 272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727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2728
1.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2728
2.解放大西南 2729
4.抗美援朝 2730
3.和平解放西藏 2730
6.土地改革运动 2732
5.镇压反革命运动 2732
7.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2733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 2734
1.边打、边稳、边建方针 2734
2.“三反”“五反”运动 2736
3.农业合作化运动 2738
四、文化事业的新局面 2739
1.教育的革故鼎新 2739
五、三年过渡时期 2741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741
2.文学艺术的繁荣 2741
2.1954年宪法 2742
3.三大改造的完成 2744
4.第一个五年计划 2746
5.粉碎高、饶反党联盟 2748
6.肃反运动 2750
7.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 2751
六、新中国和平外交的重大成就 2754
1.中苏友好关系和“一边倒”外交方针 2754
2.日内瓦会议 2755
3.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756
4.万隆会议 2757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759
1.中共八大和八大路线 2759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2759
2.《论十大关系》 2760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761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2762
5.“双百”方针 2764
6.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 2765
二、探索中的曲折 2766
1.大跃进运动 2766
2.人民公社化运动 2767
3.庐山会议 2769
5.中苏大论战 2771
4.反右倾运动 2771
三、困难时期的全面调整 2773
1.三年严重困难 2773
2.各项政策的调整 2775
3.学习雷锋运动 2778
4.工农业战线的两个典型 2779
5.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780
四、文化批判 2781
1.重提阶级斗争 2781
2.四清运动 2782
3.理论界的冤案 2783
4.对教育领域的错误判断 2784
一、文革的全面发动 2786
1.文革序幕的拉开 2786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 2786
2.“五一六”通知 2787
3.“文革小组”产生 2788
4.《十六条》的发布 2788
5.批判“三家村” 2789
6.炮打司令部 2789
7.红卫兵运动 2790
二、全国大动乱 2792
1.“夺权”风暴 2792
2.“二月抗争” 2793
3.八届十二中全会和九大 2794
4.冤案迭出 2795
1.“斗、批、改”运动 2796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796
2.“五·七”指示与五·七干校 2799
3.批陈整风 2800
4.上山下乡运动 2801
5.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 2801
6.九一三事件 2802
四、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803
1.70年代初期的整顿工作 2803
2.批林批孔运动 2805
3.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2806
4.四五运动 2808
5.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 2809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811
五、艰难中的外交工作 2811
2.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 2812
3.中美关系正常化 2813
4.中日关系正常化 2814
5.中苏关系恶化 2815
六、动乱中的经济和文化 2816
1.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2816
2.文化事业的一场浩劫 2817
3.教育事业的灾难 2818
4.科技事业的艰难发展 2819
一、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2821
1.揭批“四人帮”运动 282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821
2.“两个凡是”的提出 2822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823
二、伟大的转折 2825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825
2.平反冤假错案 2826
3.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2828
4.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 2829
5.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 2830
6.确立四项基本原则 2831
7.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2833
8.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和教训 2834
1.中共“十二大” 2835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835
2.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837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2838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2838
5.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840
6.教育科技的改革与发展 2842
7.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昌盛 2843
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46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政治稳定 2848
10.三年治理整顿 2851
11.邓小平南巡,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 2852
12.1998年,中国在困境中发展 2853
1.开展多边外交 2856
四、外交工作的新格局和统一大业的新进展 2856
2.中苏关系正常化 2857
3.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858
4.“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2859
5.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 2860
五、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突破 2862
1.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2862
2.十三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形成 2863
3.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形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866
确立 2866
4.十五大: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2869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图鉴 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