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总述 1
第一章教育行政机构 9
第一节教育行政机关 9
第二节主要负责人名录 15
第三节行政职能 46
第二章党群组织 56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56
第二节青年团 65
第三节民主党派 67
第四节教工群众组织 68
第五节学生团体 73
第六节教育学术团体 80
第三章儒学塾学书院学堂 90
第一节儒学 90
第二节塾学 91
第三节书院 93
第四节学堂 95
第四章学前教育 99
第一节概述 99
第二节幼儿园 103
第三节 学前班 114
第五章 初等教育 117
第一节 概述 117
第二节 各类小学 128
一、公办小学 128
二、民办小学 150
三、企业办小学 163
四、教会小学 169
第六章 普通中等教育 175
第一节 概述 175
第二节 各类中学 185
一、公立中学 185
二、乡镇(社队)办中学 215
三、私立(民办)中学 219
四、企业办中学 222
五、教会办中学 230
第七章 职业技术教育 235
第一节 职业教育 235
第二节 技工教育 267
第八章 普通中等专业教育 283
第一节 概述 283
第二节 学校简介 284
第九章 师范教育 297
第一节 概述 297
第二节 各类师范学校 301
第三节 教学及教学管理 321
第四节 语言文字工作 339
第十章 少数民族教育 341
第一节 概述 344
第十一章 特殊教育 344
第二节 学校简介 345
第十二章 普通高等教育 353
第一节 概述 353
第二节 学校简介 355
第十三章 成人教育 363
第一节 概述 363
一、社会教育 364
第二节 各类成人教育 364
二、农民教育 381
三、职工干部教育 392
四、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402
五、成人高等教育 413
六、社会力量办学 425
第十四章 训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429
第一节 训育工作 429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 434
第一节 概述 440
第十五章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440
第二节 推行《劳卫制》 445
第三节 推行《体育锻炼标准》 447
第四节 执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 449
第五节 学校卫生工作 451
第十六章 考试制度 456
第一节 科举考试 456
第二节 招生考试 456
第三节 自学考试 463
第十七章 教育科研成果 467
第一节 教改成果选介 467
第二节 教育论著目录选登 484
第三节 科研人物及成果简介 505
第十八章 中小学学校机构与教学管理 509
第一节 学校管理机构 509
第二节 教学管理 513
第三节 学制 551
第四节 课程 553
第五节 教学计划 557
第十九章 教职工队伍 584
第一节 规模及素质 584
第二节 社会地位 596
第三节 经济待遇 609
一、薪金和工资 609
二、福利待遇 621
第四节 培训与提高 624
第五节 教师队伍管理 634
第二十章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640
第一节 概述 640
第二节 发展过程 641
第三节 成果 643
第四节 教训 644
第二十一章 勤工俭学 651
第一节 概述 651
第二节 勤工俭学成果 654
第三节 勤工俭学管理 656
第二十二章 教育经费 665
第一节 解放前的教育经费 665
第二节 解放后的教育经费 666
第二十三章 基本建设 677
第一节 校舍校园建设 677
第二节 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配备和电化教育建设 687
第二十四章 教育人物 690
第一节 教育人物传略 690
第二节 社会贤达传略 694
第三节 教育人物简介 697
第二十五章 教育专记 706
第一节 教育史料选录 706
一、中国最早的铁路高等学府——唐山交通大学简史 706
二、唐山校史最久的一所中学——河北省立唐山中学 714
三、半封建半殖民地岁月唐山市区的小学教育 722
四、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时期教育述略 735
五、烽烟漫漫下的冀东区抗日民族教育 739
六、隆隆炮声中的冀东解放区教育 745
七、一部新农民的小百科全书——介绍冀东解放区《绘图新农民杂字》课本 750
八、为唐山地震孤儿设立的学校——育红学校 754
第二节 革命史料选录 756
一、李大钊与唐山教育 756
二、唐山交通大学学生运动述略 762
三、唐山教育界与五四运动 765
四、唐山市最早的学生社团——“人社” 770
五、唐山市最早的白话文报纸——《救国报》 772
六、唐山交通大学“驱俞”风潮始末 773
七、河北滦师的革命斗争 778
八、民国时期玉田县小学教员的增资斗争 780
九、滦县简师“民先”组织活动 782
十、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中的各县教师 783
教育大事记 787
后 记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