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引言 1
一、硅谷的诞生地与硅谷 1
第一部敲开纳斯达克之门 3
第一章第一位推开纳斯达克大门的大陆学人:访Viador创办人王犀 3
二、中国留学生与硅谷的历史机缘 17
许多公司都逐渐意识到,建立企业信息门户关系重大,将直接影响到自己在网络上的竞争力,甚至会影响到今后的生存。第二章在网络世界中漫游:访Gric创办人、执行官陈宏 25
我们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可以让全球各种网络服务商进行基础设施的交换,让各公司共享网络资源。第三章铺一张全球网络人际交流的大网:访WebEx总裁朱敏 39
网络人际互动,初期是电子邮件,现在可以开会和打电话,再就是透过网络共享文件、软件和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第二部科技在硅谷,市场在中国第四章三十而立:新浪网总裁王志东第一印象 57
其实,我当时哪里有什么先知先觉?没有继续念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读研究生太苦了。第五章为中国打造网络基础设施的脊梁:访亚信执行官丁健 75
在变化极快的市场上,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随时寻找机遇,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特别是速度上的要求。第六章专做中美B2B贸易的“狂人”童家威 87
今后电子商务大战的制高点不是抢夺市场,而是拚技术、比整合能力。第七章敲开新经济时代藏金窟之门:访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99
网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参加竞争的公司要有兔子的敏捷。但我们还希望自己能有乌龟一样的耐力。第八章无限风光在交易:访阿里巴巴科技官吴炯 117
只有进入议价阶段之后,B2B网站才具备收钱的基本条件。网站首先要掌握实在的交易量,才可能按比例抽取佣金。第九章美国技术+中国市场的战略:访UT斯达康CEO陆弘亮 129
今后美国还会保持硬件方面的优势,但中、印将成为软件开发的主要力量。第十章从UT斯达康公司看硅谷IT企业的管理结构:访黄小庆、索菲耶 139
CEO、CFO和CTO是硅谷人天天挂在嘴边的公司主管头衔。但中国老百姓对这些新名词却比较陌生。第三部新点子和新技术在硅谷第十一章从癌症生物学博士到硅谷制药公司老板:访崔相民 153
开创高科技公司的人,绝大多数是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这些人从骨子里都是最着迷钻研和思辨的。第十二章为小企业及自由业者相亲:访ThinKmart.Com总裁夏淳 163
挣第一个一百万,花三年就算运气。 171
挣第二个一百万,花一个月都不新鲜。 171
第十三章网络技工应运而生:访蓝珍 171
对新创公司来说,尽快取得客户、投资人和商业伙伴的好感和信任,甚至比收入和利润还重要。第十四章 话说多媒体电子商城:访eC-T执行官兼总裁姚勇 179
以城镇为集合点的电子商城,实际上形成了范围不大但互动性却很强的“商业生物链”。第十五章将俏点子引入网络劳务市场:王亚丁、霍澎涛话传销 187
Onnext.com就是充当对雇人者、推荐者和求职者都有利可图的、充满活力的网络人才交易平台。第十六章 “欲知对手虚实,请找我们。”网络军火商杨镭如是说 195
我们实际上是为参加竞争的各方搜集、分析对手情报,这很像没有立场倾向、只为赚钱的军火商。第四部在创业投资的大潮中冲浪第十七章跨越中关村与硅谷的V2V:访叶冬 215
一个V代表硅谷(Silicon Valley),另外一个V代表北京市的高科技开发区中关村(zhong guanvil-lage)。第十八章 企业创业投资大揭密:英特尔投资经理黄晶生访谈 227
只有高明的投资人,才可能发现真有潜力的投资项目,才能为创业者提供关键的商业关系。第十九章 寻找投资和孵化的最佳切入点:访CIG执行官吴敏春 249
做高科技领域的孵化器,一定要有一支既熟知西方先进科技、管理和金融业务又善于打开国内市场的精干队伍。第二十章硅谷人回大陆创办网络公司的大好时机:访In-traware副总裁李安渝 259
如果你声称有一项网络新技术,投资人就会一窝蜂找上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技术是不是硅谷来的?第二十一章 软件银行中国控股的着眼点:薛村禾告白 267
如果从整体角度看,跟网络有关的投资,都会以中国大陆为主。第五部硅谷大舞台第二十二章硅谷豪门群英会:一次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 277
在美国,一些核发电厂已经安装智慧型网络控制系统,这将使核工业发生灾难事故的机率大为降低。第二十三章与硅谷共舞:资深报人亚诺德的感言 291
说穿了,《圣何塞水星报》今后的成败,是与硅谷的兴衰紧紧连在一起的。第二十四章旁观者清:美国学者萨克瑟尼安眼中的硅谷华人企业家 299
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愈来愈密切,这为新一代大陆背景的硅谷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后记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