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篇 种子植物的形态和构造 5
第一章 种子植物的形态 5
第一节 种子和幼苗 6
第二节 根的形态 11
第三节 茎的形态 16
第四节 叶的形态 26
第五节 花的形态 40
第六节 果实的形态 53
第二章 种子植物的解剖构造 58
第一节 植物的细胞 58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 78
第三节 根的解剖构造 90
第四节 茎的解部构造 105
第五节 叶的解剖构造 132
第六节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花 143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156
第八节 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173
第九节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80
第二篇 植物生理 184
第三章 植物细胞的生理 184
第一节 原生质体的特性 185
第二节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 194
第三节 细胞的催化系统——酶 201
第四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207
第一节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 207
第二节 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209
第三节 植物的蒸腾作用 215
第四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224
第五节 水分失调对植物的影响 227
第五章 植物的矿质和氮素营养 232
第一节 植物的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233
第二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 241
第三节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运输 243
第四节 植物的抗盐性 249
第六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251
第一节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251
第二节 叶绿体及其他色素 253
第三节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产物 260
第四节 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 266
第五节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林学措施 273
第一节 呼吸作用的概念 275
第七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275
第二节 呼吸作用的过程 277
第三节 光呼吸 286
第四节 呼吸强度及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288
第五节 调节呼吸作用的实践意义 294
第八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转化和运输 297
第一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转化 297
第二节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306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 311
第九章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11
第二节 植物的发育 322
第三节 植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324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326
第五节 植物激素及其应用 334
第三篇 植物分类 343
第十章 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343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任务 343
第二节 分类的各级单位 344
第三节 植物的命名 346
第四节 植物的分类系统 347
第五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 350
第十一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352
第一节 低等植物 352
第二节 高等植物 363
第十二章 裸子植物 373
1.银杏科 374
2.松科 376
3.杉科 434
4.柏科 445
5.红豆杉科 458
6.罗汉松科 462
第十三章 被子植物 468
一、双子叶植物 468
1.木兰科 469
2.八角科 480
3.五味子科 482
4.樟科 483
5.蔷薇科 499
6.苏木科 514
7.含羞草科 517
8.蝶形花科 525
9.紫树科 536
10.珙桐科 539
11.五加科 541
12.忍冬科 547
13.金缕梅科 552
14.悬铃木科 558
15.杨柳科 560
16.桦木科 584
17.壳斗科 594
18.榛科 620
19.胡桃科 625
20.木麻黄科 639
21.榆科 641
22.桑科 654
23.杜仲科 663
24.天料木科 665
25.柽柳科 667
26.椴树科 669
27.梧桐科 675
28.木棉科 680
29.大戟科 682
30.茶科 691
31.龙脑香科 695
32.杜鹃科 699
33.越桔科 701
34.山竹子科 702
35.桃金娘科 704
36.胡颓子科 719
37.卫矛科 723
38.鼠李科 726
39.柿树科 732
40.芸香科 735
41.苦木科 742
42.橄榄科 744
43.楝科 746
44.无患子科 752
45.漆树科 760
46.楲树科 767
47.木樨科 777
48.茜草科 786
49.紫葳科 790
50.马鞭草科 795
51.玄参科 799
1.棕榈科 801
二、单子叶植物 801
2.禾本科 808
第四篇 植物生态与植物群落的基本知识 827
第十四章 植物生态基本知识 827
第一节 影响植物的生态因子 827
第二节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848
第十五章 植物群落基本知识 852
第一节 植物群落的概念 852
第二节 植被的分布规律 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