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1
前言 1
上篇 综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灌淤土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
第二节 灌淤土研究沿革 2
一、灌淤作用的初识 2
二、发现、论证、建立灌淤土土类 2
三、全面普查 4
四、深入研究 4
一、分布 6
第一节 分布 6
第二章 灌淤土的分布与形成条件 6
二、土壤组合 9
第二节 形成条件 9
一、自然条件 9
二、人为条件 13
第三章 灌淤土的形成作用 16
第一节 主导形成作用 16
一、灌水落淤与淋洗 16
二、耕种搅动与培肥 24
第二节 附加形成作用 26
一、氧化还原作用 27
二、盐化 33
第三节 形成作用的影响 34
二、下伏母土的影响 35
一、气候的影响 35
第四章 灌淤土的概念与鉴别 40
第一节 新的人为土壤类型 40
一、灌淤土与潮土的区别 40
二、灌淤土与地带性土壤的区别 42
三、灌淤土与黄绵土的区别 45
第二节 鉴别 46
一、灌淤土的水筛鉴别 46
二、灌淤层的厚度指标 47
三、灌淤层的鉴别条件 49
第三节 中心概念与界限 50
一、形态特征 52
第五章 灌淤土的性态综论 52
第一节 形态与微形态特征 52
二、微形态特征 53
第二节 化学性质 53
一、有机质 59
二、腐殖质组成 60
三、氮素、磷素、钾素 63
四、微量元素 66
五、pH值与阳离子交换量 66
六、盐类 66
七、化学组成 67
八、粘粒矿物 69
一、颗粒组成与质地 72
第三节 物理性质 72
二、比重与容重 73
三、团聚体与微团聚体 75
四、孔隙性 75
第四节 水分性质 75
一、自然含水量 75
二、水分常数 80
第六章 灌淤土的合理利用与改良 82
第一节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与土壤盐化防治 82
一、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82
二、加强土壤盐化的防治 84
三、农业措施 86
一、培育土壤基础肥力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88
第二节 加强土壤培肥、深耕及改良土壤质地 88
二、灌淤土养分丰缺指标 89
三、培肥措施 91
四、深耕 97
五、改良土壤质地 98
第三节 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 98
一、适当调整产业结构 98
二、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 100
下篇 灌淤土的分类与各论 101
第七章 灌淤土分类 101
第一节 分类原则与分类制 101
一、分类原则 101
二、分类制 102
一、分类指标 104
第二节 分类指标与命名 104
二、命名 109
第三节 分类系统 110
第四节 生产力分级 112
一、评级因素 113
二、生产力分级 114
第八章 普通灌淤土 116
第一节 普通灌淤土概述 116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16
二、通性 116
三、改良利用 119
第二节 暖性砂粉质土 120
一、巴格其粉质壤土 120
一、乌恰粉质粘壤土 123
第三节 暖性粘质土 123
二、朱家桥粉质粘壤土 126
第四节 灰色暖性砂质土 129
一、塔孜洪壤土 130
第五节 温性砂粉质土 132
一、明永壤土 132
第六节 温性粉质土 136
一、朱台粉质壤土 137
二、鸣沙粉质壤土 141
三、南兴渠粉质壤土 145
四、金崖粘壤土 147
一、园丰粉质粘壤土 149
第七节 温性粘质土 149
第八节 暗色温性砂粉质土 151
一、新墩粉质壤土 152
二、常乐壤土 156
第九节 暗色温性混合土 159
一、张家口粘壤土 160
第九章 肥熟灌淤土 165
第一节 肥熟灌淤土概述 165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65
二、通性 165
三、改良利用 166
第二节 暖性粉质土 168
一、菜场粉质壤土 169
第三节 温性粉质土 170
一、耶和庄壤土 170
二、曹桥粉质壤土 175
三、银东粉质粘壤土 177
第四节 暗色温性砂质土 180
一、三磨盘壤土 180
第十章 钙积灌淤土 185
第一节 钙积灌淤土概述 185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85
二、通性 185
第二节 暖性粉质土 188
一、巴仁粉质壤土 188
三、改良利用 188
第十一章 冷灌淤土 192
第一节 冷灌淤土概述 192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192
二、通性 192
三、改良利用 194
第二节 冷性砂粉质土 194
一、托林壤土 194
二、乌江壤土 197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01
二、通性 201
第一节 潮灌淤土概述 201
第十二章 潮灌淤土 201
三、改良利用 203
第二节 温性砂粉质土 203
一、幸福壤土 204
第三节 温性粉质土 206
一、新民粉质壤土 206
二、红旗粉质壤土 210
三、良渠粉质粘壤土 214
四、和平粘壤土 218
五、戽湖粘壤土 222
第四节 温性粘质土 226
一、高路粉质粘壤土 226
第五节 温性混合土 228
一、黑泉砂壤土 228
一、安乐村粉质粘壤土 231
第六节 暗色温性粉质土 231
第十三章 表锈灌淤土 234
第一节 表锈灌淤土概述 234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34
二、通性 234
三、改良利用 237
第二节 温性砂质土 238
一、桃林壤土 238
第三节 温性粉质土 241
一、庙渠粉质壤土 241
二、金星粉质壤土 247
三、姚庄粉质粘壤土 251
四、沙渠粉质粘壤土 253
一、习岗粘壤土 259
第四节 温性粘质土 259
二、良繁场粉质粘壤土 262
第十四章 盐化灌淤土 265
第一节 盐化灌淤土概述 265
一、分布与形成条件 265
二、通性 265
三、改良利用 269
第二节 硫酸盐暖性粉质土 271
一、阿瓦堤粉质壤土 271
二、喀什粉质壤土 276
第三节 硫酸盐温性粉质土 279
一、通六粉质壤土 279
一、联丰粉质粘壤土 282
第四节 硫酸盐温性粘质土 282
一、幸六砂壤土 285
第五节 混合盐温性砂质土 285
第六节 混合盐温性砂粉质土 286
一、幸三壤土 289
二、龚家桥壤土 292
第七节 混合盐温性粉质土 293
一、金七粉质壤土 295
二、通城粉质壤土 299
第八节 混合盐温性粘质土 303
一、满春粉质粘壤土 304
二、良田粉质粘壤土 308
第十五章 检索 312
二、亚类的检索 313
第一节 土类与亚类的检索 313
一、土类的检索 313
第二节 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14
一、冷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14
二、钙积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15
三、盐化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15
四、肥熟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18
五、表锈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19
六、潮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21
七、普通灌淤土土属与土种的检索 323
跋 326
参考文献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