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内科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3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牟善初,郑秋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574656
  • 页数:1423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内科各种诊断和治疗技术 3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3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 3

一、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变异 3

二、心电图负荷试验 7

三、动态心电图 11

第二节 心脏电生理检查及电学检查 20

一、心内电生理检查 20

二、希氏束电图 22

三、经食管心房调搏及其应用 26

四、心室晚电位 29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34

一、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诊断 34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40

三、心肌病和心肌炎的超声诊断 50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断和治疗 54

一、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54

二、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 77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 85

四、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 96

第五节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100

一、射频能量的物理特性 100

二、射频电流导管消融的适应证 101

三、射频电流导管消融的方法学和操作步骤 101

第六节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108

一、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辅助循环的原理 108

二、IABP器械简介 109

三、IABP适应证 110

四、IABP禁忌证 111

五、IABP操作方法 111

六、并发症 112

七、IABP的疗效 113

第七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 113

一、起搏器的编码及参数和特征 114

二、起搏适应证 117

三、起搏器安置术 119

四、起搏器并发症 121

五、起搏心电图及故障判断 124

六、起搏器病人的随访 127

第八节 心内膜活检的临床应用 127

一、心内膜活检的适应证 127

二、心内膜活检方法 128

三、活检组织块的处理 129

第九节 心脏核素检查 130

一、核素心肌显像 130

二、核素心血池显像 132

第十节 常用心脏操作技术 134

一、心包穿刺术 134

二、周围静脉压测定 135

三、中心静脉压测定 136

四、倾斜试验 136

五、普萘洛尔试验 137

六、阿托品试验 138

第十一节 动态血压监测 139

一、动态血压的内容 139

二、适应证 139

三、记录器的安装方法 140

四、分析系统的数据处理 140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141

第一节 肺功能测定 141

一、肺容量测定 141

二、通气功能测定 143

三、小气道功能检查 144

四、弥散功能测定 145

五、血液气体分析 146

第二节 胸部疾患的影像学检查 150

一、胸部X线检查 150

二、胸部CT检查 151

三、胸部磁共振成像 153

四、肺部核素检查 154

第三节 胸部疾病的器械检查 157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57

二、肺活体组织检查 158

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159

四、胸膜活体组织检查 160

五、胸腔镜检查术 160

六、胸腔穿刺术 161

第四节 人工机械通气支持治疗 162

第三章 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167

第一节 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 167

一、胃镜检查术 167

二、食管静脉硬化疗法 168

三、内镜下食管静脉纤曲结扎术 169

四、经内镜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食管胃静脉纤曲 170

五、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170

六、内镜下乳头切开术 171

七、内镜下胆道治疗术 173

八、胆道镜 176

九、纤维结肠镜检查术 176

十、腹腔镜检查术 177

第二节 胃肠疾病的激光治疗 177

第三节 胃肠胰疾病诊断技术和试验 181

一、洗胃 181

二、胃肠减压 182

三、食管24h pH监测 182

四、食管测压 183

五、胃泌酸功能试验 185

六、促胃液素激发试验 186

七、十二指肠引流 187

八、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188

九、胃动力检测术 190

第四节 腹腔穿刺术 191

第五节 消化系统影像学检查 191

一、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191

二、磁共振成像 195

三、胆胰管成像 196

四、腹部X线诊断 197

第四章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203

第一节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技术 203

一、骨髓穿刺术 203

二、骨髓活检术 204

三、血清铁蛋白测定 208

四、血清铁检测 209

五、总铁结合力测定 210

六、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210

七、酸溶血试验(Ham试验) 211

八、Rous试验(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212

九、自身溶血试验 212

十、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213

十一、荧光斑点试验 214

十二、血红蛋白电泳 214

十三、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 215

十四、红细胞寿命测定 217

十五、血容量测定 218

十六、骨髓移植 220

十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22

十八、骨髓显像 223

十九、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224

二十、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 225

二十一、凝血酶时间测定 225

二十二、凝血时间测定(CT,Lee-White试管法) 226

二十三、血浆复钙时间 227

二十四、凝血酶原时间 227

二十五、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228

二十六、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 228

二十七、纤维蛋白原测定 229

二十八、血小板粘附试验 231

二十九、血小板凝集试验 232

三十、血小板表面相关IgG测定 234

三十一、血小板寿命测定 235

三十二、T细胞亚群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法) 237

三十三、免疫球蛋白静注疗法 237

三十四、血浆置换及血细胞单采术 238

三十五、糖皮质激素刺激试验 239

三十六、肾上腺素试验 240

三十七、束臂试验 240

第二节 成分输血 240

一、全血输注 241

二、红细胞输注 242

三、粒细胞输注 244

四、血小板输注 245

五、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的临床应用 247

六、凝血因子制剂的临床应用 249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252

第一节 尿液检查 252

一、尿标本收集与保存 252

二、尿常规 252

三、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测定 253

四、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 255

第二节 肾功能试验 255

一、肾小球功能试验 255

二、肾小管功能检查 256

三、肾血流量测定 258

第三节 肾脏疾病免疫学检查 259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259

二、血清补体测定 259

三、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259

四、血清抗肾抗体的测定 259

五、细胞免疫检查 260

第四节 肾脏影像学与核素检查 260

一、肾脏的X线检查 260

二、CT检查 260

三、肾脏磁共振成像 261

四、肾脏超声检查 261

五、核素肾图 261

六、泌尿系统造影 262

七、泌尿系统显像 263

第五节 肾脏活体组织检查 264

第六节 血液净化疗法 264

一、血液透析疗法 264

二、腹膜透析疗法 265

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265

第六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 267

第一节 垂体前叶 267

一、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测定 267

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 268

三、血清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测定 269

四、血清泌乳素(PRL)测定 269

五、血清生长激素(GH)测定 270

六、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兴奋试验 271

七、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 271

八、左旋多巴兴奋GH试验 272

九、精氨酸兴奋GH试验 272

十、吡啶斯的明兴奋GH试验 273

十一、葡萄糖抑制GH试验 273

十二、阿托品抑制GH试验 273

十三、氨基导眠能兴奋ACTH试验 274

十四、TRH兴奋TSH试验 274

十五、TRH兴奋PRL试验 275

十六、灭吐灵(MCP)兴奋PRL试验 275

十七、氯丙嗪兴奋PRL试验 275

十八、左旋多巴抑制(L-dopa) PRI试验 276

十九、溴隐亭抑制PRL试验 276

第二节 垂体后叶 277

一、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测定 277

二、血浆(清)或尿渗透压测定 277

三、禁饮(水)试验 278

四、禁饮(水)加压素联合试验 279

五、静脉高渗盐水试验 280

第三节 甲状腺 280

一、血清总甲状腺激素测定 280

二、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测定 281

三、血清TGAb和TMAb(TPOAb)测定 282

四、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测定 283

五、甲状腺131I摄取率测定 283

六、过氯酸盐排泌试验 284

七、甲状腺核素扫描 285

第四节 甲状旁腺 285

一、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285

二、低钙试验 286

三、肾小管磷回吸收率(TPR)试验 286

四、皮质醇抑制钙试验 286

五、钙负荷试验 287

六、甲状旁腺激素(PTH)注射试验 287

第五节 肾上腺皮质 288

一、血清皮质醇测定 288

二、尿游离皮质醇(UFC)测定 289

三、尿17-酮类固醇和17-生酮皮质类固醇测定 290

四、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91

五、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92

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 292

七、血清17α-羟孕酮测定 293

八、血清醛固酮测定 293

九、尿总醛固酮测定 294

十、18-羟皮质酮测定 294

十一、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测定和速尿激发试验 295

十二、四小时立位试验 296

十三、盐水静脉输注试验 296

十四、卡托普利试验 297

十五、钾负荷试验 297

十六、低钠试验 297

十七、高钠试验 298

十八、安替舒通试验 298

十九、地塞米松抑制醛固酮试验 299

第六节 肾上腺髓质 299

一、尿儿茶酚胺测定 299

二、尿VMA测定 300

三、血浆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测定 300

四、冷加压试验 301

五、胰高血糖素激发试验 301

六、酚妥拉明试验 302

七、可乐宁抑制试验 302

八、组胺试验 303

第七节 性腺 303

一、血清睾酮测定 303

二、血清双氢睾酮测定 304

三、血清雌二醇测定 304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兴奋睾酮试验 305

五、精液分析 305

六、染色体分析 306

七、基础体温测量 306

第八节 胰岛β细胞功能 307

一、血糖测定 307

二、血清胰岛素测定 308

三、血清C肽测定 309

四、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 310

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311

六、馒头餐试验 311

七、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312

八、饥饿激发试验 312

九、胰岛素抑制C肽试验(胰岛素耐量试验) 312

十、胰岛自身抗体检查 313

第九节 其他功能试验 314

一、氯化铵负荷试验 314

二、尿白蛋白排出率测定 314

第十节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315

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315

二、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特性 316

三、临床应用 316

第十一节 标准体重参考表 319

第七章 风湿性疾病实验室检查 322

第一节 类风湿因子及其他抗体检测 322

一、类风湿因子 322

二、抗核周因子 323

三、抗角蛋白抗体 323

第二节 抗核抗体谱 323

一、抗核抗体 324

二、抗DNA抗体测定 325

三、抗ENA抗体 325

第三节 抗组蛋白抗体检测 327

第四节 抗心磷脂抗体测定 327

第五节 抗Lyme病螺旋体抗体 328

第六节 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B27测定 328

第七节 总补体及补体成分测定 329

第八节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330

第九节 免疫球蛋白及其测定 331

第十节 冷球蛋白测定 332

第八章 神经系统诊断和治疗技术 333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 333

第二节 神经影像学检查 336

一、X线检查 336

二、CT检查 337

三、MRI检查 340

四、脑血管造影 342

第三节 神经电生理检查 343

一、脑电图 343

二、肌电图 345

三、脑诱发电位 346

第四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348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 350

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显像 350

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351

第六节 肌肉及神经组织病理学检查 351

下篇 内科疾病 355

第九章 感染性疾病 355

第一节 病毒性疾病 355

一、流行性感冒 355

二、麻疹 357

三、风疹 358

四、水痘和带状疱疹 360

五、巨细胞病毒感染 362

六、EB病毒感染 363

七、流行性腮腺炎 365

八、脊髓灰质炎 366

九、柯萨奇病毒感染 367

十、艾柯病毒感染 369

十一、病毒性肝炎 370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376

十三、森林脑炎 377

十四、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378

十五、肾综合征出血热 379

十六、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 381

十七、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382

十八、狂犬病 384

十九、艾滋病 385

第二节 细菌性疾病 387

一、猩红热 387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89

三、白喉 390

四、百日咳 392

五、军团病 393

六、淋球菌感染 393

七、细菌性痢疾 395

八、伤寒与副伤寒 397

九、霍乱 399

十、细菌性食物中毒 400

十一、致腹泻性大肠杆菌肠炎 402

十二、破伤风 403

十三、鼠疫 405

十四、炭疽病 406

十五、布鲁杆菌病 407

十六、兔热病 409

十七、麻风 410

第三节 螺旋体病 411

一、莱姆病 411

二、钩端螺旋体病 413

三、回归热 415

四、梅毒 417

五、鼠咬热 418

第四节 立克次体病 420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 420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 421

三、恙虫病 422

四、Q热 423

第五节 支原体和衣原体病 425

一、支原体肺炎 425

二、鹦鹉热 425

第六节 深部真菌病 426

一、念珠菌病 426

二、曲菌病 427

三、隐球菌病 428

第七节 寄生虫病 429

一、疟疾 429

二、阿米巴病 431

三、人毛滴虫病 435

四、弓形虫病 436

五、贾第虫病 437

六、卡氏肺孢子虫病 439

七、血吸虫病 440

八、并殖吸虫病 442

九、华支睾吸虫病 443

十、姜片虫病 444

十一、蛔虫病 445

十二、蛲虫病 447

十三、鞭虫病 448

十四、钩虫病 449

十五、旋毛虫病 451

十六、丝虫病 453

十七、带绦虫病 454

十八、囊虫病 456

十九、包虫病 457

第十章 急性中毒 459

第一节 总论 459

第二节 有害气体中毒 461

一、一氧化碳中毒 461

二、二氧化碳中毒 462

三、刺激性气体中毒 462

四、硫化氢中毒 463

第三节 强酸强碱中毒 464

一、强酸中毒 464

二、强碱中毒 465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中毒 465

一、苯、甲苯、二甲苯中毒 465

二、汽油、煤油中毒 466

三、甲醇中毒 467

四、四氯化碳中毒 467

五、二硫化碳中毒 468

第五节 药物中毒 468

一、阿片类药物中毒 468

二、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469

三、苯二氮?类药物中毒 470

四、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中毒 470

五、水合氯醛中毒 471

六、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471

七、苯丙胺中毒 472

八、阿托品、颠茄、曼陀罗及莨菪中毒 472

九、醋氨酚中毒 473

第六节 农药中毒 474

一、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474

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475

三、杀虫脒中毒 476

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478

五、有机氯杀虫药中毒 478

六、杀鼠剂中毒 479

七、百草枯中毒 480

第七节 金属中毒 481

一、铅中毒 481

二、汞中毒 482

三、锰中毒 483

四、镉中毒 483

五、砷中毒 484

六、钡中毒 485

七、铍中毒 485

第八节 植物毒中毒 486

一、毒蕈中毒 486

二、乌头碱类植物中毒 487

三、夹竹桃中毒 487

四、木薯中毒 488

五、白果中毒 488

六、发芽马铃薯中毒 488

七、棉籽中毒 489

八、亚硝酸盐中毒 489

九、氰化物中毒 489

第九节 动物咬伤 490

一、毒蛇咬伤 490

二、毒虫咬伤 491

第十节 急性食物中毒 493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493

二、河豚鱼中毒 494

三、鱼类胆毒中毒 495

四、蟾蜍中毒 495

五、乙醇中毒 496

第十一节 高原病及减压病 497

一、高原病 497

二、减压病 498

第十二节 急性放射病 500

第十三节 电击伤 502

第十四节 中暑 503

第十五节 溺水 504

第十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506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06

一、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506

二、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507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508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 509

第四节 阻塞性肺气肿 510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512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症 514

第七节 肺炎 515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 515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516

三、克雷伯杆菌肺炎 517

四、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肺炎 518

五、厌氧菌肺炎 519

六、支原体肺炎 520

七、病毒性肺炎 520

八、军团菌肺炎 521

九、奴卡菌病 522

第八节 肺真菌病 522

一、肺念珠菌病 522

二、肺曲菌病 523

三、肺隐球菌病 524

四、肺放线菌病 525

第九节 肺脓肿 526

第十节 肺寄生虫病 527

一、肺包虫病 527

二、肺吸虫病 528

三、卡氏肺囊虫病 529

第十一节 过敏性肺疾病 530

一、单纯性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530

二、迁延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530

三、哮喘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531

四、热带性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531

五、肺部坏死性血管炎 532

第十二节 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 532

一、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 532

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533

第十三节 肉芽肿性肺疾病 534

一、韦格纳肉芽肿 534

二、肺结节病 535

第十四节 肺结核 536

第十五节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沿着症 537

第十六节 肺部肿瘤 538

一、气管肿瘤 538

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539

三、肺部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 542

四、肺转移性肿瘤 544

五、支气管-肺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545

第十七节 职业性支气管-肺损害 548

一、矽肺 548

二、石棉肺 549

三、煤工尘肺 550

第十八节 结缔组织病的肺损害 551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肺损害 551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损害 552

三、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 553

四、结节性多动脉炎 553

五、干燥综合征 554

第十九节 放射性肺损伤 554

第二十节 肺循环疾病 555

一、肺水肿 555

二、肺栓塞 556

三、肺动静脉瘘 558

第二十一节 胸膜疾病 558

一、胸腔积液 558

二、结核性胸膜炎 560

三、脓胸 561

四、乳糜胸 562

五、自发性气胸 563

六、胸膜间皮瘤 565

第二十二节 纵隔疾病 566

一、纵隔炎 566

二、纵隔气肿 566

三、原发性纵隔肿瘤 567

第二十三节 呼吸衰竭 570

第二十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74

第二十五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77

第二十六节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579

第二十七节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580

第二十八节 咳嗽晕厥综合征 581

第二十九节 Poncet综合征 582

第三十节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582

第三十一节 中叶综合征 583

第十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 585

第一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585

一、收缩功能不全性心衰 586

二、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 588

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 597

第三节 心律失常 605

一、窦性心律失常 606

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607

三、逸搏和逸搏心律 608

四、期前收缩 609

五、室上性心动过速 612

六、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614

七、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615

八、加速性异位自主心律 616

九、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617

十、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620

十一、窦房传导阻滞 621

十二、心房内传导阻滞 622

十三、房室传导阻滞 622

十四、心室内传导阻滞 624

十五、预激综合征 628

第四节 冠心病猝死 630

第五节 心脏骤停和心脏复苏 635

第六节 风湿热 641

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645

第八节 心脏瓣膜病 652

一、二尖瓣狭窄 652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654

三、二尖瓣脱垂 656

四、主动脉瓣狭窄 656

五、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657

六、三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659

七、肺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660

八、联合瓣膜病 662

九、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663

第九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664

一、心绞痛 664

二、急性心肌梗死 669

三、缺血性心肌病 682

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83

五、X综合征 684

第十节 先天性心脏病 684

一、房间隔缺损 684

二、室间隔缺损 685

三、动脉导管未闭 686

四、单心房 687

五、法洛四联症 688

六、埃布斯坦综合征 689

七、艾森门格综合征 689

八、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690

九、大血管错位 691

十、右位心 692

十一、永存主动脉干 692

十二、右心室双出口畸形(肺充血型) 693

十三、肺动脉口狭窄 694

第十一节 高血压病和症状性高血压 695

第十二节 心包疾病 701

一、心包疾病的共同临床特征 701

二、急性心包炎 703

三、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707

四、其他心包疾病 708

第十三节 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710

一、肺动脉高压 710

二、肺栓塞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711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712

第十四节 心肌疾病 714

一、病毒性心肌炎 714

二、原发性心肌病 715

三、继发性心肌病 718

四、地方性心肌病 720

第十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720

第十六节 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心脏病 721

第十七节 心脏肿瘤 722

一、粘液瘤 722

二、转移性心脏肿瘤 723

第十八节 主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 723

一、梅毒性心血管病 723

二、多发性大动脉炎 725

三、主动脉瘤 726

四、主动脉夹层分离 726

五、雷诺综合征 727

六、马方综合征 728

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728

八、血栓性静脉炎 729

九、闭塞性动脉硬化 730

第十九节 其他心脏病 731

一、心脏神经症 731

二、低血压病 732

三、直立性低血压病 732

四、β受体过敏综合征 733

五、早期复极综合征 734

六、Brugada综合征 734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736

第一节 食管疾病 736

一、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736

二、反流性食管炎 738

三、食管裂孔疝 739

四、食管癌 740

五、巴雷(Barrett)食管 742

六、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MalloryWeiss综合征) 743

第二节 胃疾病 743

一、急性单纯性胃炎 743

二、急性糜烂性胃炎 745

三、急性腐蚀性胃炎 747

四、慢性胃炎 748

五、消化性溃疡 751

六、促胃液素瘤 759

七、胃粘膜脱垂症 762

八、胃潴留 763

九、急性胃扩张 765

十、胃癌 767

十一、其他胃恶性肿瘤 769

十二、胃内异物 771

第三节 胃部手术后并发症 772

一、倾倒综合征 772

二、盲襻综合征 773

三、残窦综合征 774

四、吻合口溃疡 775

五、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 776

六、残胃癌 777

七、胃切除后营养不良 778

第四节 肠道疾病 779

一、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 779

二、十二指肠憩室 780

三、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780

四、梅克尔憩室 781

五、原发性小肠肿瘤 781

六、肠结核 785

七、克罗恩病 786

八、溃疡性结肠炎 790

九、伪膜性肠炎 795

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797

十一、缺血性肠炎 797

十二、肠道易激综合征 798

十三、结肠直肠癌 799

十四、结肠息肉 800

十五、类癌瘤及类癌综合征 802

十六、吸收不良综合征 803

十七、脾曲综合征 805

十八、肠梗阻 805

第五节 肝脏疾病 809

一、肝硬化 809

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814

三、肝性脑病 815

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816

五、淤血性肝硬化 816

六、原发性肝癌 817

七、药物性肝病 819

八、阿米巴性肝脓肿 820

九、Dubin-Johnson综合征 821

十、Gilbert综合征 821

十一、肝血管瘤 821

十二、肝血管内皮瘤 822

十三、肝肉瘤 822

十四、肝腺瘤 823

十五、肝非寄生虫性囊肿 823

第六节 胆道疾病 824

一、急性胆囊炎 824

二、慢性胆囊炎 825

三、胆石症 825

四、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827

五、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828

六、胆道蛔虫症 829

七、胆囊癌 829

八、胆管癌 830

九、壶腹癌 831

第七节 胰腺疾病 831

一、急性胰腺炎 831

二、慢性胰腺炎 837

三、胰腺痛 844

四、胰腺假性囊肿 848

第八节 腹膜疾病 849

一、结核性腹膜炎 849

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852

三、腹膜后脓肿 853

四、腹膜后肿瘤 854

五、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857

六、腹膜间皮瘤 859

第九节 上消化道出血 861

第十节 下消化道出血 864

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866

第一节 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866

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867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869

第四节 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871

第五节 IgA肾病 872

第六节 基底膜肾病 873

第七节 肾病综合征 873

第八节 狼疮性肾炎 876

第九节 过敏性紫癜肾炎 877

第十节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879

第十一节 糖尿病肾病 880

第十二节 肾淀粉样变病 881

第十三节 尿酸性肾病 883

第十四节 多发性骨髓瘤性肾损害 884

第十五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885

第十六节 肝肾综合征 887

第十七节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887

第十八节 肾小管酸中毒 889

第十九节 尿路感染 891

第二十节 肾结核 893

第二十一节 高血压性肾损害 894

第二十二节 肾血管性高血压 895

第二十三节 梗阻性肾病 896

第二十四节 多囊肾 896

第二十五节 遗传性肾炎 897

第二十六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898

第二十七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900

第十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 903

第一节 红细胞疾病 903

一、贫血 903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 903

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907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 909

五、缺铁性贫血 911

六、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14

七、溶血性贫血 916

八、继发性贫血 941

第二节 白细胞疾病 943

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减少症 943

二、粒细胞缺乏症 944

三、白细胞增多症 945

第三节 白血病 947

一、急性白血病 947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972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976

四、毛细胞白血病 979

五、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982

六、其他类型白血病 983

七、类白血病反应 987

第四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988

第五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 993

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993

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996

三、骨髓纤维化 998

第六节 浆细胞疾病 1001

一、多发性骨髓瘤 1002

二、巨球蛋白血症 1007

三、重链病 1008

四、淀粉样变性 1010

第七节 恶性淋巴瘤 1011

一、霍奇金病 1013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1020

第八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1030

第九节 出血性疾病 1033

一、概述 1033

二、血管性紫癜 1035

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39

四、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44

五、特殊类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046

六、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1050

七、遗传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 1055

八、血管性血友病 1067

九、蛋白C缺乏症 1071

十、获得性凝血机制障碍性疾病 1072

第十节 血栓形成和血栓性疾病 1077

一、先天性血栓性疾病 1082

二、内科疾病中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1083

第十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088

第十二节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1096

第十三节 血色病 1098

第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疾病 1102

第一节 下丘脑疾病 1102

一、下丘脑综合征 1102

二、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 1103

三、性幼稚、嗅觉丧失综合征 1104

四、松果体瘤 1104

五、颅咽管瘤 1105

六、神经性厌食 1105

第二节 垂体疾病 1106

一、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1106

二、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 1108

三、垂体性侏儒症 1110

四、垂体瘤 1112

五、泌乳素瘤 1113

六、肢端肥大症及巨人症 1114

七、库欣病(垂体ACTH瘤) 1116

八、单纯性促性腺激素缺乏症 1116

九、空泡蝶鞍综合征 1116

十、垂体卒中 1117

十一、尿崩症 1118

十二、肾性尿崩症 1120

十三、精神性多饮 1121

十四、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1121

第三节 甲状腺疾病 1123

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1123

二、结节性甲状腺肿 1124

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1126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1130

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131

六、粘液性水肿昏迷 1132

七、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1133

八、无痛性甲状腺炎 1134

九、亚急性甲状腺炎 1134

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136

十一、甲状腺腺瘤 1137

十二、甲状腺囊肿 1138

十三、甲状腺癌 1139

第四节 甲状旁腺疾病 1141

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1141

二、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1143

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144

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危象 1147

五、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148

六、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1148

七、骨质疏松症 1149

第五节 肾上腺疾病 1150

一、库欣综合征 1150

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1154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1157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157

五、嗜铬细胞瘤 1159

六、CYP21(21羟化酶)缺乏症 1161

七、CYP11B1(11β-羟化酶)缺乏症 1163

八、CYP17(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乏症 1164

第六节 性腺疾病 1165

一、先天性曲细精管发育不全综合征 1165

二、努南综合征 1166

三、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1167

四、类固醇5α-还原酶2(SRD5A2)缺乏症 1168

五、特发性真性性早熟 1169

六、特纳综合征 1171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 1172

八、卵巢早衰 1173

九、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综合征 1174

第七节 糖代谢疾病 1175

一、糖尿病 1175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181

三、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状态 1182

四、乳酸性酸中毒 1182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183

六、糖尿病肾病 1184

七、糖尿病神经病变 1185

八、糖尿病心脏病 1187

九、糖尿病脑血管病 1188

十、糖尿病外周血管病 1188

十一、糖耐量减低 1188

十二、妊娠糖尿病 1189

第八节 单纯性肥胖症 1189

第九节 高脂蛋白血症 1195

第十节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 1201

第十一节 营养缺乏症 1207

一、维生素A缺乏症 1207

二、复合维生素B族缺乏症 1208

三、维生素C缺乏症 1210

四、维生素D缺乏症 1211

五、维生素E缺乏症 1212

第十二节 微量元素代谢障碍 1213

第十三节 水代谢紊乱 1215

第十四节 电解质代谢紊乱 1219

一、高钾血症 1219

二、低钾血症 1219

三、高钠血症 1220

四、低钠血症 1220

五、高钙血症 1222

六、低钙血症 1223

七、高镁血症 1224

八、低镁血症 1224

九、高磷血症 1224

十、低磷血症 1224

第十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 1225

一、体液缓冲系统的调节及有关检测指标 1226

二、酸碱失衡的基本类型 1227

第十七章 风湿性疾病 1235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1235

第二节 急性风湿热 1237

第三节 类风湿关节炎 1238

第四节 多肌炎和皮肌炎 1242

第五节 系统性硬皮症 1244

第六节 系统性血管炎 1246

第七节 白塞病 1248

第八节 干燥综合征 1250

第九节 分类未定的结缔组织综合征 1252

第十节 重叠综合征 1253

第十一节 结节性脂膜炎 1253

一、Weber-Christian病 1253

二、胰腺性脂膜炎 1254

第十二节 嗜酸性筋膜炎 1254

第十三节 结节病 1255

第十四节 淀粉样变 1257

第十五节 代谢性骨病 1258

一、骨软化症和佝偻病 1259

二、骨质疏松症 1259

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260

四、肾性骨营养不良 1260

第十六节 骨关节炎 1261

第十七节 大骨节病 1263

第十八节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1264

一、强直性脊柱炎 1265

二、银屑病关节炎 1266

三、赖特综合征 1266

四、反应性关节炎 1267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1268

第一节 脑血管病 1268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68

二、脑卒中 1269

三、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277

四、高血压脑病 1279

五、脑动脉炎 1280

六、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 1282

七、血管性痴呆 1283

第二节 癫癎 1284

一、部分性发作 1284

二、全身性发作 1288

三、癫癎持续状态 1290

四、癫癎综合征 1292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1294

一、细菌性感染 1294

二、病毒性感染 1298

三、真菌性脑膜炎 1304

四、脑寄生虫病 1306

五、慢病毒感染 1311

六、朊病毒感染 1312

七、神经系统艾滋病 1314

八、神经梅毒 1317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319

一、多发性硬化 1319

二、视神经脊髓炎 1329

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1331

四、急性出血性白质脑炎 1333

五、同心层轴周性脑炎 1335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1336

一、运动神经元疾病 1336

二、多系统萎缩 1338

三、阿尔茨海默病 1339

四、皮克病 1340

五、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1341

第六节 锥体外系疾病 1341

一、帕金森病 1341

二、Huntington舞蹈病 1343

三、肝豆状核变性 1344

四、Hallervorden-Spatz病 1345

五、肌张力障碍 1345

六、小舞蹈病 1346

七、肌阵挛 1347

八、特发性震颤 1348

九、抽动-秽语综合征 1348

第七节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1348

一、神经皮肤综合征 1348

二、腓骨肌萎缩症 1350

三、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1350

四、遗传性共济失调 1351

第八节 神经系统肿瘤 1352

一、胶质瘤 1352

二、脑膜瘤 1354

三、听神经鞘瘤 1354

四、垂体腺瘤 1355

五、血管网状细胞瘤 1357

六、颅内转移瘤 1357

七、颅咽管瘤 1358

八、生殖细胞瘤 1359

九、神经纤维瘤 1360

第九节 脊髓病变 1360

一、脊髓蛛网膜炎 1360

二、急性脊髓炎 1361

三、脊髓血管畸形 1361

四、脊髓空洞症 1362

五、脊髓压迫症 1363

第十节 周围神经病 1364

一、三叉神经痛 1364

二、面神经炎 1366

三、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1367

四、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1369

五、坐骨神经痛 1371

六、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 1372

七、酒精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 1373

八、药物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1374

九、莱姆病 1374

第十一节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1375

一、雷诺病 1375

二、红斑性肢痛症 1376

三、自主神经功能不全 1377

四、血管迷走性晕厥 1378

五、间脑病变 1378

第十二节 头痛症 1380

一、偏头痛 1380

二、丛集性头痛 1387

三、紧张性头痛 1390

四、低颅压性头痛 1393

五、高颅压性头痛 1393

附录 1395

一、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参考值 1395

二、实验室检查正常参考值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