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证据法草案(第四稿) 1
第一章 通则 1
第二章 证据 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2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 6
第三节 证人证言 7
第四节 专家意见 10
第五节 调查勘验检查笔录 12
第六节 物证 12
第七节 书证 13
第八节 视听资料与电子证据 15
第三章 证明负担分配及承受 16
第一节 证明负担分配 16
第二节 司法认知 19
第三节 推定 20
第四节 自认 21
第五节 证明妨碍 23
第六节 表见证明 25
第四章 证明标准与证据判断 25
第五章 法律责任 27
第六章 附项 29
第二部分 证据法基本原理及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立法理由书 30
第一章 通则 30
第二章 证据 55
第一节 一般规定 55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 92
第三节 证人证言 122
第四节 专家意见 160
第五节 调查勘验检查笔录 188
第六节 物证 196
第七节 书证 217
第八节 视听资料与电子证据 240
第一节 证明负担分配 271
第三章 证明负担分配及承受 271
第二节 司法认知 310
第三节 推定 342
第四节 自认 363
第五节 证明妨碍 389
第六节 表见证明 407
第四章 证明标准与证据判断 409
第五章 法律责任 452
第六章 附项 474
第三部分 中国证据法草案(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书课题组部分研讨会实录 479
第一编 一般规定 479
第一章 任务、基本原则和其他规定 479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479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480
第二章 证据能力法则 485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485
第二编 证据能力与证据方法 485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486
第三章 486
第一节 通则 492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492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493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496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496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证据 496
第三节 行为证人陈述证据 500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00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00
第四节 专家证人意见陈述证据 506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06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07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09
第六节 文书证据 509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09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09
第五节 职务证据 509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10
第七节 视听资料证据 513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13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14
第八节 物证 515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15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15
第三编 证明 515
第四章 515
第一节 证明负担分配 515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15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16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22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22
第二节 表见证明 522
第三节 证明妨碍 523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23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23
第四节 司法认知 525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25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26
第五节 自认 528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28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28
第六节 推定 532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32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32
第五章 证据判断与证明标准 534
一、宏观方面的意见 534
二、具体条文的意见 536
第四编 附则 539
第四部分 中国证据法草案(第五稿) 541
第一章 通则 541
第二章 证据 542
第一节 一般规定 542
第二节 证人证言 545
第三节 专家意见 548
第四节 调查勘验检查笔录 550
第五节 当事人陈述 552
第六节 物证 553
第七节 书证 553
第八节 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 555
第三章 证明负担分配及承受 556
第一节 证明负担分配 556
第二节 司法认知 560
第三节 推定 561
第四节 自认 562
第五节 证明妨碍 565
第四章 证据评价与证明标准 566
第五章 法律责任 569
第六章 附项 570
第五部分 关于中国证据法草案(第五稿)中的若干问题解析 572
第一节 关于证据法的独立性问题 572
第二节 关于证据法总则的存去问题 577
第三节 证据法体系及各章间的协调问题 579
第四节 证据能力法则问题 589
第五节 关于证据方法法则 594
第六节 证明负担分配的规定问题 606
第七节 一些证明法则的规定问题 612
第八节 关于证据评价法则 621
第九节 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 626
后记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