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自序 1
第一编 传统文化与文明转型的历史轨迹 3
近代经世思潮的演变 3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杜维明、陈振江教授对谈录 17
晚清舆地学与史学研究述要 45
鸦片战争的早期研究及其贡献 63
天演哲学述论 76
被扭曲的文化现象——太平天国的讨孔运动 84
直东武术文化与社会心态的趋向 95
评三十年来中国近代历史学的发展状况 105
为学海泛舟者导航——重读《清代学术概论》 114
通商口岸与近代文明的传播 119
利顺德饭店与天津近代文明的变迁 146
华北近代农村物质文明的演变 156
近代华北社会变迁与农民群体意识 167
传教士与近代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181
第二编 从洋务新政到立宪政体改革的历程 197
论洋务新政与立宪政体改革 197
曾李郭左张的洋务观浅析 211
洋务运动和清朝国家权力 224
李鸿章的机遇及其洋务事业 237
郭嵩焘简论 245
中韩近代早期民族运动比较研究 250
天津维新运动与近代文明的构建 260
天津与湖南维新运动的比较与反思 273
晚清教育改革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290
传教士与晚清教育改革刍议 299
清末民初婚姻家庭变革运动的趋向 310
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众观 320
梁启超与严复的交谊 338
赫德与天津邮政 342
天津近代化的历史轨迹 348
第三编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359
义和团几个问题辨析 359
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与义和团运动 395
庚子国难九十周年祭 405
华北游民社会与义和团运动 412
义和团运动的百年评价与反思 429
庚子国难百年纪念与反思 437
义和团运动研究一百年 452
义和团文献探微 477
义和团的旗帜 490
简论景廷宾起义的历史定位 496
义和团研究的新成就与新趋向 505
第四编 古代文明觅踪 511
曹魏屯田问题辨析 51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阶级斗争 524
魏蜀吴三国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547
如何正确地理解“让步政策” 564
从昭陵六骏的箭痕看让步政策 573
沟通中西古代文明的丝绸之路 577
百家争鸣史话 590
王鸣盛治学方法 593
读《钱神论》感言 596
第五编 散论与序文——治学心影录 603
史学·史家与时代 603
中韩佛教思想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612
西学东渐与传统文化转型的动力资源 615
评韩国曹永録教授的《中国的国际秩序的推移与韩·日对应》 619
《睢县志》,反映时代风貌的新县志 624
《红桥区志》,特色鲜明的佳作 630
评《河东区志》的特色与创新精神 635
评《津南区志》的本土特色 638
编撰《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下)》感言 642
《二十六史典故辞典》序 644
《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序 648
《天津租界社会研究》序 651
《开埠通商与津冀社会变迁》序 654
《上海开埠与晚清江南社会变迁》序 656
《三口通商大臣致津海关税务司札文选编》序 660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改造》序 662
《立宪思潮与清末法制改革》序 664
《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序 669
《京津蒙难记》序 671
《义和团之源起》序 674
《义和团运动·华北社会·直隶总督》序 677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序 679
论著目录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