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共产主义 第4版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П·Н·费多谢耶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 出版年份:1978
  • ISBN: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

第四编 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向共产主义的逐步过渡 1

第十四章 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形态形成的合乎规律的阶段 1

一、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

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经济 1

社会的社会政治结构 3

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 4

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5

三、共产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 8

基本规律的普遍性 8

共产主义形成的特点 11

为向共产主义过渡而加强社会主义原则的必要性 12

共产主义建设基本任务的相互关系 14

第十五章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和科学技术革命 15

一、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是共产主义建设的基本环节 15

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显著特征 16

社会关系改造和个人发展的基础 18

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20

科学技术革命的全球性 20

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趋向 21

三、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后果 27

四、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32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达到社会单一性的途径 36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差别 36

二、社会主义社会向社会单一性运动发展的道路 39

所有制关系的完善 40

变劳动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41

物质利益原则 44

按需分配 47

三、社会单一性和共产主义平等 49

社会的社会结构的演变 49

共产主义平等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51

第十七章 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本质差别的消灭 53

一、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差别的消灭 54

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是消灭城乡之间社会差别的首要条件 55

变农业劳动为一种工业劳动 56

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发展和接近 58

城乡之间文化生活差别的消灭 60

二、城乡的未来 62

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本质差别的消灭 65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差别的实质 65

生产自动化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物质基础 67

工作的变换 68

工作人员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 71

四、人人必须从事的创造性的社会必要劳动 72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73

一、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建设的主要工具 74

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 77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77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苏联新宪法 78

苏维埃作用的提高 80

群众参加对国民经济的领导 82

完善国家机关和人民监督 83

提高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发展直接民主 85

三、从社会主义的国家体制到共产主义的社会自治 88

四、苏共是苏维埃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 89

共产党作用的增长 90

政治路线的制定 92

群众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93

党的民主制度 94

讨论的自由,行动的统一 95

第十九章 科学地管理社会主义社会 96

一、管理社会是客观的需要 96

科学管理的客观基础 100

二、科学地管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基础和实质 100

科学管理的实质 101

三、管理的主体及其基本职能 102

管理的主体 103

管理的基本职能 106

四、科学管理的列宁主义原则 108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和民族发展 115

一、社会主义民族的繁荣和接近 115

民族发展和接近的经济基础 116

各民族社会政治一致的加强 117

民族精神面貌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接近 119

二、国际的和民族的统一 123

国际的和民族的辩证法 123

国际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 125

苏联人民——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 129

三、人们共同体新的历史形式的产生 129

民族的未来 132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日常生活和家庭 135

一、社会主义的日常生活 135

社会主义条件下日常生活的社会基础 135

物质的舒适设备和日常生活公共形式的发展 137

日常生活的精神基础 140

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日常生活的变化 142

二、共产主义日常生活建立的途径和基本特征 142

日常生活的进一步社会化 143

日常生活中共产主义相互关系的形成 144

三、家庭的发展 146

家庭的社会本质 147

新家庭的形成 148

社会主义家庭 149

共产主义家庭的基本特征 151

文化革命的内容和任务 153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 153

一、文化革命 153

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 157

人们新的精神面貌 158

二、共产主义和科学 160

变科学为直接的生产力 160

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发展的特点 162

社会科学作用的增长 164

三、艺术和文学 166

四、共产主义文化的形成 172

第二十三章 个人的全面发展。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教育 174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人 174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的特征 174

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178

个人、集体、社会 182

教育的社会作用 184

二、共产主义教育 184

反对敌对意识形态的斗争 187

共产主义教育工作的一整套方法 188

三、个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 197

第二十四章 现代世界的思想斗争 199

一、现代反共主义的实质 200

反共主义的基本内容 200

反共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思想的危机 202

二、现代反共主义观点批判 203

关于马克思主义“多元论”的神话 204

“非思想化”概念的实质 204

趋同论 205

全球模式 207

反共主义、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 209

反共主义和青年运动 210

共产主义——人类光明的未来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