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科的逻辑基础及学科概述 1
一、大地构造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 1
二、地质科学和地球物理科学 1
三、传统构造地质学原理 1
四、基础内部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发现 2
五、对实在物的培根推理法和波普推理法 3
第二章 地震和地震探测 5
一、构造地震,断层 5
二、诱发地震,火山地震等 6
三、强震:地震区的烈度 7
四、地震发生时散失的能量和地震波的传播 8
五、地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集合 9
六、地震仪 11
七、无限均匀(或层状)介质中的P波和S波 12
八、地震勘探原理 15
九、地壳和莫霍面 15
十、地幔和地核 16
十一、面波 18
十二、震源机制 18
一、定义,定律和单位 23
第三章 地磁场 23
二、地磁场绝对测量仪器 25
三、相对测量仪器,磁变仪 26
四、地磁场随时间的波动 27
五、内磁场 28
六、地磁势的球谐分析 29
七、地磁场的长期变化 30
第四章 岩石的剩余磁化 33
一、岩石磁化的测定 33
二、磁滞回线和等温剩余磁化(ARI) 34
三、磁性矿物学 35
四、热剩余磁化(ATR) 36
五、化学剩余磁化(ARC)和碎屑剩余磁化(ARD) 37
六、考古地磁学 37
七、地磁极倒转 38
八、四百万年前的古地磁 40
第五章 洋脊和海底扩张 42
一、海洋探测 42
二、大陆边缘 42
三、大洋盆地 43
四、洋中脊 44
五、磁异常条带 48
六、转换断层 50
七、古地磁年代表时间上的延长 52
八、洋中脊的位置变化 52
第六章 俯冲带 55
一、和达-贝尼奥夫面 55
二、大洋板块间的俯冲 60
三、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的俯冲 62
四、大陆进入到俯冲带内:东印度岛弧 66
五、高地热流的来源和边缘海盆的演化 69
六、陆内俯冲带 70
第七章 现代板块的相对运动 73
一、在一平面内的固体运动学 73
二、在一球面上的刚性板块运动学 74
三、岩石圈板块瞬时旋转的确定 75
四、板块在百年内的运动和地震预报 78
五、利用观测站记录数据直接测定板块间的运动 81
六、空间大地测量新方法 83
第八章 板块在历史上的运动 85
一、大陆漂移 85
二、借助磁异常推断联合古陆的解体情况 88
三、双重点或三重点的稳定性 92
四、利用岩石古磁学推断大陆以前的位置:方法原理 93
五、古磁方法的利用 95
六、欧美古陆及加里东造山带的形成 97
七、联合古陆的形成及其在三叠纪的转变 98
八、对太平洋边缘海盆扩张年代的测定 101
九、伊比利亚半岛在白垩纪时期的反时针旋转 102
十、其它微型大陆的旋转 105
第九章 地壳和上地幔的性质 107
一、主要的无水硅酸盐矿物 107
三、主要结晶岩 108
二、主要的含水硅酸盐矿物 108
四、各类玄武岩 110
五、变质岩 110
六、蓝闪石岩相,榴辉岩相 112
七、大洋型地壳 112
八、上地幔的性质 113
九、蛇绿岩 114
十、深成岩体的侵位 116
十一、大陆型地壳 116
十二、中性地壳和“镁铁岩化”(地幔底辟作用) 117
十三、壳幔混合物 118
一、重力场 120
第十章 地壳均衡,低速带和地热流 120
二、自由空气异常和大地水准面波动 121
三、布格异常 122
四、地壳均衡模式 122
五、低速带 123
六、热扩散必需的时间 127
七、地热流测量 130
八、大洋板块的冷却和加厚 130
九、大陆岩石的放射性和地热流 133
十、古大陆下的岩石圈厚度 135
十一、地球内部的热平衡 136
第十一章 垂直运动 138
一、板块冷却造成的沉陷 138
二、被动大陆边缘的特殊沉陷 141
三、山脉的造陆隆升 142
四、高原的造陆隆升 142
五、板块的局部隆升,迁移波动 143
六、大陆的大范围隆升与分裂 144
七、西藏高原的形成 148
八、中亚新构造运动 151
一、应力 153
第十二章 弹性和塑性变形,断裂 153
二、平衡方程 155
三、形变和形变速率 156
四、弹性 158
五、塑性 159
六、理想塑性体 161
七、诺顿-霍夫体 164
八、岩石的性态律 165
九、牛顿粘滞性 168
十、断裂限 169
二、地壳内应力 171
第十三章 板块和地幔的力学性质 171
一、使用的流变模式 171
三、俯冲带内大洋板块的挠曲 173
四、板块的展直问题 175
五、火山重力造成的岩石圈凹陷 176
六、中亚地球动力学模拟 178
七、冰川性均衡抬升 180
八、冰川性均衡资料分析 184
第十四章 下地幔的性质,地壳分凝和热点 189
一、地幔内的压力和温度 189
二、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 190
三、如何求得地幔的密度 191
四、橄榄石和尖晶石间的相互转换 191
五、尖晶石-尖晶石后转变和下地幔的性质 193
六、大洋型地壳的再循环 193
七、地球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 194
八、大陆型地壳的现代循环 195
九、大陆型地壳分凝 197
十、前寒武纪的对流和造山运动 199
十一、热点的概念 199
十二、热点参考系 201
十三、磁极游移和大陆漂移 202
第十五章 板块驱动机制 204
一、热对流分析研究 204
二、室内实验 206
三、对流的数字模拟 207
四、地球内热对流的深度 211
五、不同的对流模式 213
六、板块的驱动力 215
七、各种动力机制的相对重要性 216
八、全球范围内的浅部最小对流 217
二、不同的构造层次:节理,褶曲,劈理 219
一、几个定义 219
第十六章 构造机制 219
三、褶曲的成因和演化 221
四、掩冲推覆体 223
五、重力推覆体提出的问题 224
六、碰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25
七、阿尔卑斯山脉的深部构造 225
八、变形时温度是否急增? 231
九、陆缘山脉:安第斯山脉 234
十、安第斯山脉垂直运动的原因 236
一、地槽概念 239
第十七章 造山运动阶段 239
二、造山带的特征沉积物 240
三、造山期的概念 241
四、造山旋回的新定义 242
五、特提斯海自三叠纪到始新世的演化史 243
六、地中海的形成 248
七、地中海的成盐期 250
八、地中海海盆扩展的原因 251
九、造山运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253
地质年代表 255
有关名词对照表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