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旭,盛灿若主编(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571010
  • 页数:6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与针灸密切相关的中医学基础,详细论述了经络与腧穴,介绍了14经的循行起止和300多个腧穴的分布与作用以及24种针刺方法,各种不同灸法和拔罐法,并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百余种病症的治疗进行了介绍。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1

第一章 什么叫阴阳五行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

一、阴阳的含义 1

二、阴阳的内容 2

三、阴阳学说的应用 3

第二节 五行学说 4

一、五行的含义 4

二、五行的内容 4

三、五行学说的应用 6

第二章 脏腑 8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与病理 8

第二节 六腑的生理与病理 18

附:奇恒之府 21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2

第三章 气、血、津、液、精、神 24

第一节 气、血、津、液、精、神的生理 24

第二节 气、血、津、液、精、神的病理 30

第四章 病因 33

第一节 六淫 33

第二节 疫疠 34

第三节 七情 34

第四节 饮食与劳逸不当 35

第五节 痰饮与瘀血 35

第六节 外伤 35

第五章 诊断 36

第一节 四诊 36

第二节 八纲 49

第六章 预防与治疗 54

第一节 预防 54

第二节 治则 55

第二篇 经络和腧穴 59

第一章 经络总论 59

第一节 什么叫经络学说 59

一、经络的概念 59

二、经络的形成与发展 60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62

一、十二经脉 63

二、奇经八脉 66

三、络脉 68

四、十二经别 69

五、十二经筋 70

六、十二皮部 71

第三节 经络的根结与标本 73

一、根结 73

二、根结与根、溜、注、入 73

三、标本 74

第四节 经络的气街与四海 75

一、气街 75

二、四海 75

第五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76

一、生理 76

二、病理 77

三、诊断 77

四、治疗 78

第六节 经络的研究进展 78

一、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78

二、体表循经线检测方法的研究 79

三、循经感传形成机制的研究 80

四、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80

第二章 腧穴总论 82

第一节 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82

第二节 腧穴的命名 82

第三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83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 84

一、骨度分寸法 84

二、手指同身寸法 87

三、自然标志法 88

第五节 特定穴 88

一、五腧穴 88

二、原穴、络穴 88

三、俞穴、募穴 88

四、八会穴 88

五、郄穴 89

六、下合穴 89

七、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89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90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90

一、经脉循行 90

二、主要病候 90

三、主治概要 90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93

一、经脉循行 93

二、主要病候 94

三、主治概要 94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99

一、经脉循行 99

二、主要病候 99

三、主治概要 99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111

一、经脉循行 111

二、主要病候 111

三、主治概要 111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117

一、经脉循行 117

二、主要病候 117

三、主治概要 117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120

一、经脉循行 120

二、主要病候 120

三、主治概要 121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126

一、经脉循行 126

二、主要病候 126

三、主治概要 128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141

一、经脉循行 141

二、主要病候 141

三、主治概要 142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147

一、经脉循行 147

二、主要病候 148

三、主治概要 149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151

一、经脉循行 151

二、主要病候 152

三、主治概要 152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158

一、经脉循行 158

二、主要病候 159

三、主治概要 159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169

一、经脉循行 169

二、主要病候 170

三、主治概要 171

第十三节 任脉 174

一、经脉循行 174

二、主要病候 175

三、主治概要 175

第十四节 督脉 181

一、经脉循行 181

二、主要病候 181

三、主治概要 181

第十五节 经外奇穴 199

第四章 刺灸法 212

第一节 针法灸法概况 212

一、针法的起源和发展 212

二、灸法与拔罐法的起源和发展 214

第二节 针法 214

一、毫针刺法 214

二、耳针疗法 234

三、头针疗法 249

四、电针疗法 254

五、水针疗法 257

六、火针疗法 260

七、芒针疗法 261

八、皮内针法 263

九、皮肤针法 264

十、三棱针法 267

十一、穴位穿埋线、结扎法 270

十二、微波针灸法 274

十三、激光照射法 276

十四、穴位磁疗法 277

十五、面针疗法 281

十六、眼针疗法 283

十七、鼻针疗法 287

十八、舌针疗法 290

十九、腕踝针疗法 292

二十、手针疗法 298

二十一、足针疗法 302

二十二、脊背针疗法 308

二十三、胸穴指压疗法 309

二十四、第二掌骨侧针疗法 313

第三节 灸法 314

一、灸法的基本知识 314

二、灸法的基本操作技术 315

三、灸治注意事项 318

第四节 拔罐法 318

一、罐的种类 319

二、拔罐操作方法 319

三、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320

四、拔罐疗法适应证 320

五、拔罐注意事项 320

第三篇 治疗与操作 323

第一章 治疗概述 323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作用 323

一、调整阴阳、补偏救弊 323

二、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323

三、扶正祛邪、补虚泻实 324

第二节 针灸的治疗原则 324

一、补虚与泻实 324

二、清热与温寒 324

三、治标与治本 325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325

五、局部与整体 326

六、三因制宜 326

第三节 针灸处方 326

一、针灸处方的意义和内容 326

二、针灸处方配穴的基本规律 327

三、针灸处方选穴原则 328

四、针灸处方常用配穴方法 330

五、特定穴的应用 331

第二章 各种病症的治疗 337

第一节 内科病症的治疗 337

一、感冒 337

二、流行性腮腺炎 338

三、小儿麻痹症 339

四、流行性乙型脑炎 341

五、百日咳 343

六、肺结核 345

七、病毒性肝炎 346

八、细菌性痢疾 348

九、疟疾 350

十、中暑 352

十一、蛔虫病 353

十二、胃炎 354

十三、消化性溃疡 357

十四、胃下垂 359

十五、胃肠神经官能症 361

十六、肠炎 363

十七、便秘 365

十八、支气管炎 367

十九、支气管哮喘 369

二十、大叶性肺炎 371

二十一、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373

二十二、高血压病 376

二十三、心肌炎 378

二十四、心脏神经官能症 379

二十五、无脉症 381

二十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382

二十七、肾盂肾炎 385

二十八、阳痿 386

二十九、遗精 388

三十、成年人腺脑垂体功能减退症 390

三十一、单纯性甲状腺肿 391

三十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93

三十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396

三十四、糖尿病 397

三十五、肥胖症 400

三十六、贫血 401

三十七、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04

附:过敏性紫癜 406

三十八、精神病 407

三十九、癔症 409

四十、神经衰弱 411

四十一、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414

四十二、下肢周围神经麻痹 415

四十三、臀上皮神经痛 417

四十四、股神经痛 419

四十五、股外侧皮神经痛 421

四十六、头痛 423

四十七、癫痫 426

四十八、脑血管意外 428

四十九、急性脊髓炎 432

五十、三叉神经痛 435

五十一、多发性神经炎及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436

五十二、臂丛神经痛 439

五十三、面神经炎 441

五十四、坐骨神经痛 443

五十五、红斑性肢痛症 446

第二节 外科病症的治疗 447

一、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447

二、腰痛 448

三、肩关节周围炎 451

四、关节炎 452

五、颈淋巴结结核 455

六、急性淋巴管炎 457

七、肠梗阻 458

八、胆道蛔虫病 460

九、胆石症 461

十、急、慢性胆囊炎 463

十一、急、慢性胰腺炎 465

十二、前列腺炎 468

十三、阑尾炎 469

十四、泌尿系统结石 471

十五、急性尿潴留 474

十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476

十七、象皮腿 478

十八、扭伤 480

十九、肱骨外上髁炎 482

二十、肋软骨炎 483

二十一、颈椎病 485

二十二、颈肩肌筋膜炎 486

二十三、外伤性截瘫 488

二十四、痔疾 490

二十五、直肠脱垂 491

第三节 妇科病症的治疗 493

一、急性乳腺炎 493

二、宫缩无力和胎位异常 494

三、产后少乳 496

四、盆腔炎 498

五、子宫颈炎 500

六、功能性子宫出血 502

七、闭经 505

八、痛经 507

九、子宫脱垂 510

十、更年期综合征 512

十一、妊娠呕吐 514

第四节 儿科病症的治疗 515

一、小儿腹泻 515

二、小儿惊厥 518

三、小儿遣尿 522

四、小儿营养不良 524

第五节 眼科病症的治疗 526

一、麦粒肿 526

二、急性结膜炎 528

三、视神经萎缩 529

四、近视 531

五、色盲 533

六、夜盲症 534

七、流泪症 536

八、麻痹性斜视 537

九、青光眼 539

十、白内障 540

十一、中心性视网膜炎 542

十二、电光性眼炎 543

十三、视网膜出血 544

十四、上睑下垂 546

第六节 耳鼻喉科病症的治疗 548

一、鼻炎 548

二、鼻衄 550

三、咽喉炎 551

四、急性扁桃体炎 553

五、声带麻痹 554

六、耳源性眩晕 556

七、耳呜耳聋 558

八、牙痛 560

第七节 皮肤科病症的治疗 561

一、带状疱疹 561

二、扁平疣 562

三、荨麻疹 564

四、神经性皮炎 565

五、斑秃 566

六、痤疮 568

附录一 针灸学常用关键名词解释 570

附录二 常见病的针灸处方 577

附录三 常用腧穴的主治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