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社区的基本含义 1
第二节 社区教育的基本理念 3
第三节 社区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7
第四节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标准 9
第五节 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标准 23
第六节 有关社区教育的几个辩证关系 26
第二章 社区教育理论基础 31
第一节 社区教育的现代哲学理论基础 31
第二节 社区教育的社会学理论基础 38
第三节 社区教育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41
第四节 “三论”背景下的社区教育 44
第三章 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功能 49
第一节 试析我国社区教育功能的基本属性 49
第二节 试析我国社区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与作用 50
第三节 试析我国社区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与作用 52
第四节 试析我国社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作用 55
第五节 试析我国社区教育的教育功能与作用 60
第六节 我国社区教育与全球文化认同 62
第七节 我国社区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69
第四章 我国各类社区教育组织的功能定位 78
第一节 教育行政部门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78
第二节 试析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定位 82
第三节 试析我国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定位 85
第四节 社区学院与SIYB培训项目 91
第五章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综述 98
第一节 社区教育在我国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因素 98
第二节 社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 105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与基本特点 111
第四节 现阶段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与特色 119
第六章 社区教育的主体发展 121
第一节 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 121
第二节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 129
第三节 乡镇社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 141
第四节 有关社会力量办学的各种问题 146
第五节 关于促进各级社区学校发展的若干问题 151
第六节 从电大到我国社区学院的主流模式 154
第七节 电大一社区学院一世界一流社区开放大学 165
第七章 构建社会化公共教育平台 172
第一节 构建公共教育平台的社会实践与思想理论基础 172
第二节 构建社会化公共教育平台的基本方略与举措 176
第三节 搭建全民终身学习平台 181
第四节 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 183
第五节 现阶段我国社区教育的资源整合 186
第八章 社区教育的多元化对象 192
第一节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社会教育问题初探 192
第二节 老年群体的社区教育初探 197
第三节 青少年社区教育初探 208
第四节 特殊群体的社区教育 224
第九章 社区教育与数字化建设 239
第一节 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 239
第二节 数字化与社区教育 247
第三节 以网站为载体不断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 248
第四节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方案 250
第十章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269
第一节 项目、社区教育项目与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269
第二节 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活动的基本原则 270
第三节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特点 271
第四节 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要点 273
第五节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中的辩证关系与应注意的问题 276
第十一章 社区教育课题研究 279
第一节 社区教育——从理论研究到课题研究 279
第二节 社区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目的与意义 281
第三节 社区教育课题研究所体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 282
第四节 社区教育课题研究活动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284
第五节 开展社区教育课题研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87
第六节 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活动与课题研究活动的区别与联系 289
第十二章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293
第一节 社区教育教材及课程的分类 293
第二节 社区教育课程与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297
第三节 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运用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98
第四节 当今成人学历教育课程的若干问题 299
第十三章 社区管理与社区教育 304
第一节 社区管理的定义、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 304
第二节 街道(镇)社区管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图表与组织机制 307
第三节 社区教育在社区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311
第四节 社区教育评价与督导 313
第五节 社区教育干部的特殊素质要求 325
第六节 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的特殊素质要求 326
第十四章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329
第一节 近阶段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思考 329
第二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社区教育 334
第三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社区教育 340
第四节 近阶段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349
第五节 近阶段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350
第六节 实现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条件 351
第七节 实现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举措 353
附录一 364
附录二 387
附录三 410
参考文献 416
后记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