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标准规范实施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峙山,黄金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2029546
  • 页数:963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上篇环境保护 1

1.环境术语、图形标志 1

1.1概述 1

1.2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符号 1

1.2.1大气环境 1

1.2.2地面水环境 4

1.3环境术语 9

1.3.1大气环境术语 9

1.3.1.1空气质量术语 9

1.3.1.2除尘器通用术语 12

1.3.1.3电除尘器术语 13

1.3.1.4袋式除尘器术语 15

1.3.1.5汽车排放物术语 17

1.3.2水环境术语 27

1.3.2.1水类型术语 27

1.3.2.2水和废水处理及贮存 29

的术语 29

1.3.2.3采集水样和分析术语 48

1.3.2.4其他术语 52

1.3.3环境噪声与振动术语 52

1.3.4辐射环境术语 55

1.3.4.1核辐射环境术语 55

1.3.4.2放射性废物管理术语 59

1.4.1.1废气排放源 60

排放口(源) 60

1.4.1.2污水排放口 60

1.4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60

1.4.1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60

1.4.1.3噪声排放源 61

1.4.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61

1.4.2.1 固体废物堆放点 61

1.4.2.2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堆放点 61

2.环境影响评价 62

2.1概述 62

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63

2.2.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63

2.2.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63

2.2.2.1 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 63

2.2.2.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63

概要 63

2.2.3.7评价工作成果清单、拟提出的结论和建议的内容 64

2.2.3.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64

2.2.3.5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64

2.2.3.8评价工作的组织、计划安排 64

2.2.3.9评价工作经费概算 64

2.2.3.1 总则 64

2.2.3.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64

2.2.3.3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 64

2.2.3.2建设项目概况 64

2.2.3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 64

2.2.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65

2.2.4.1总则 65

2.2.4.2建设项目概况 65

2.2.4.3工程分析 65

2.2.4.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 65

2.2.5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66

2.2.5.1 工程分析的原则 66

2.2.4.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6

2.2.5.2工程分析的对象 66

2.2.4.6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66

2.2.4.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66

2.2.4.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 66

2.2.4.5环境影响预测 66

2.2.4.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 66

2.2.5.3工程分析的重点 67

2.2.5.4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与工程分析 67

2.2.5.5工程分析的方法 67

2.2.6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 67

2.2.6.1环境现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67

2.2.6.2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68

2.2.7.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 71

2.2.7.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71

2.2.7.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 71

2.2.7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 71

2.2.7.4预测的范围 72

2.2.7.5预测的内容 72

2.2.7.6建设项目的厂址选择与环境影响预测 72

2.2.8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72

2.2.8.1单项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原则 72

2.2.8.2多项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原则 72

2.2.9报告书结论的编写 72

2.2.9.1编写原则 72

2.2.9.2编写要求 72

2.3.1 总则 73

环境 73

2.3.1.1 评价工作的分级 73

2.2.9.3内容 73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 73

2.3.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74

的确定 74

2.3.1.3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评价 74

2.3.1.4技术工作程序 74

2.3.2大气环境状况调查 74

2.3.2.1地理地形图 74

2.3.2.2自然环境调查 74

2.3.2.3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76

2.3.2.4大气污染源调查和统计 76

2.3.2.5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7

2.3.3污染气象及大气湍流扩散参数的调查分析 78

2.3.3.1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78

的观测 79

2.3.3.2现有的大气边界层平均场和大气湍流扩散试验资料或经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79

2.3.3.3 气边界层平均场参数 79

2.3.3.4 气湍流扩散参数的测量和模式验证 81

2.3.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81

2.3.4.1预测任务 81

2.3.4.2预测内容 81

2.3.4.3预测方法 82

2.3.4.4多源叠加问题 82

2.3.4.5扩散模式 82

2.3.4.6烟气抬升公式 91

2.3.5评价大气环境影响 93

2.3.5.1确定环境目标值 93

2.3.5.2计算评价指数和污染分担率 93

2.3.5.4污染源评价 94

2.3.5.5分析超标时的气象条件 94

2.3.5.3建设项目的厂址和总图布置的评价 94

2.3.5.6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 95

2 3.5.7确定分担率 95

2.3.5.8环境保护对策 95

2.3.5.9小结的编写 95

附录A测量大气扩散参数的试验要点 96

附录B大气稳定度分级及扩散参数 100

附录C混合层厚度的确定 103

附录D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有关问题 104

2.4.1 总则 105

2.4.2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 105

2.4.2.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105

地面水环境 105

2.4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105

2.4.2.2分级判据的内容 107

2.4.3环境现状调查 108

2.4.3.1环境现状的调查范围 108

2.4.3.2环境现状的调查时间 109

2.4.3.3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 110

2.4.3.4现有污染源调查 111

2.4.3.5水质调查 112

2.4.3.6水利用状况(即水域功能)的调查 118

2.4.3.7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 118

2.4.4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 120

2.4.4.1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 120

2.4.4.2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 120

2.4.4.3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影响的时段 121

2.4.4.4拟预测水质参数的筛选 121

2.4.4.5地面水环境和污染源的简化 122

2.4.4.6各种点源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123

2.4.4.7面源的环境影响预测 143

2.4.5评价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147

2.4.5.1评价的原则 147

2.4.5.2评价的基本资料 148

2.4.5.3各种评价方法及其推荐 148

2.4.5.4小结的编写 149

附录A数值模式差分方程 150

附录B现有污染源调查表 156

2.5 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158

2.5.1评价指标体系 158

2.5.1.1规划指标 158

2.5.1.2景观指标 158

2.5.1.3生态指标 159

2.5.1.4环境质量指标 160

2.5.1.5环境感应指标 161

2.5.1.6人为自然灾害预测指标 161

2.5.2评价程序与指标体系 161

2.5.2.1评价程序与指标体系框图 161

2.5.2.2框图说明 161

2.5.3评价注意事项 161

2.6环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62

2.6.1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162

2.6.1.1布点和采样 162

2.6.1.2样品的预处理 163

2.6.2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164

2.6.2.1采样目标的确定 164

2.6.2.2采样点的选择 166

2.6.2.3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172

2.6.2.4水流的测量及其在水质方面的应用 174

2.6.3.1水样类型 176

2.6.3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176

2.6.3.2采样类型 178

2.6.3.3采样设备 180

2.6.3.4.样品容器和辅助设备 184

2.6.3.5标志和记录 185

附录A自动采样设备的所需性能 186

2.6.4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187

2.6.4.1样品保存 187

2.6.4.2水样的管理 195

2.6.5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196

2.6.5.1水样类型 196

2.6.5.2采样设备 196

2.6.5.3采样步骤 197

附录A湖泊和水库采样报告 199

2.6.5.4安全保护 199

2.6.5.5样品的识别和记录 199

附录B现场测定记录 200

2.7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200

书编制规范 200

2.7.1技术规定 200

2.7.1.1评价规模 200

2.7.1.2评价分期 200

2.7.1.3评价分级 201

2.7.1.4评价因子 201

2.7.1.5评价标准与要求 201

2.7.1.6报告编写 201

2.7.2监督与实施 201

附录A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规定 202

附录B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定 208

3.1概述 256

3.大气环境保护 256

3.2大气环境质量控制 259

3.2.1环境空气质量 259

3.2.1.1空气质量标准的分级和限值 259

3.2.1.2大气环境质量区划分及执行 260

3.2.1.3监测方法 260

3.2.1.4标准的实施 260

3.2.2工业“废气” 260

3.2.2.1 13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限值 260

3.2.2.2规定与要求 263

3.2.3 工业企业车间及居住区 263

3.2.3.1厂址选择和大气防护 263

3.2.3.2居住区大气有害物排放限值 263

3.2.3.4产生有害物质的车间要求及排放限值 264

3.2.3.3检验方法 264

3.3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268

3.3.1燃煤电厂 268

3.3.1.1二氧化硫排放标准 268

3.3.1.2烟尘排放标准 272

3.3.1.3检验方法 273

3.3.2工业锅炉 273

3.3.2.1除尘器后烟尘、黑度、二氧化硫限值 273

3.3.2.2锅炉初始排放烟尘、黑度限值 274

3.3.2.3锅炉房烟囱高度规定 274

3.3.2.4检验方法 275

3.3.3工业炉窑 275

3.3.3.1标准值 275

3.3.4.1标准值 276

3.3.4钢铁工业 276

3 3.3.2 烟囱高度 276

3 3.3.3检验方法 276

3.3.4.2其它规定 278

3.3.4.3检验方法 278

3.3.5轻金属工业 278

3.3.5.1标准值 278

3.3.5.2其它规定 279

3.3.5.3检验方法 279

3.3.6重有色金属工业 280

3.3.6.1标准值 280

3.3.7 水泥工业 281

3.3.7.1类别划分 281

3.3.6.3检验方法 281

3.3.6.2其它规定 281

3.3.7.2标准值 282

3.3.7.3其它规定 283

3.3.7.4检验方法 283

3.3.8沥青工业 283

3.3.8.1标准值 283

3.3.8.2其它规定 284

3.3.8.3检验方法 284

3.3.9普钙工业 284

3.3.9.1标准值 285

3.3.9.2其它规定 285

3.3.9.3检验方法 285

3.3.10 火炸药工业 285

3.3.10.1标准分级 285

3.3.10.2标准值 286

3.3.10.4检验方法 287

3.3.11雷汞工业 287

3.3.11.1标准值 287

3.3.10.3其它规定 287

3.3.11.2其它规定 288

3.3.11.3检验方法 288

3.3.12船舶工业 288

3.3.12.1标准分级与分类 288

3.3.12.2标准值 289

3.3.12.3其它规定 290

3.3.13.1标准分级与分类 291

3.3.13.2标准值 291

3.3.13恶臭 291

3.3.12.4检验方法 291

3.3.13.3其它规定 293

3.3.13.4检验方法 293

3.4汽车尾气污染物控制 294

3.4.1轻型汽车 294

3.4.1.1试验分类及试验规定 294

3.4.1.2标准值 295

3.4.2车用汽油机 297

3.4.2.1试验分类及试验方法 297

3.4.2.2标准值 297

3.4.3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 298

3.4.3.1测量方法 298

3.4.3.2排放标准值 298

3.4.5.1测量方法 299

3.4.5汽车怠速排放物 299

3.4.5.2排放标准值 299

3.4.4.2排放标准值 299

3.4.4.1测量方法 299

3.4.4汽车曲轴箱污染物 299

3.4.6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 300

3.4.6.1测量方法 300

3.4.6.2排放标准值 300

3.4.7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 300

3.4.7.1测量方法 300

3.4.7.2排放标准值 300

3.4.8摩托车 300

3.4.8.1测量方法 301

3.4.8.2排放标准值 301

3.5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302

3.5.1除尘器分类 302

3.5.1.1除尘器的分类 302

3.5.1.2除尘器的性能 303

3.5.2离心式除尘器 305

3.5.2.1技术要求 305

3.5.2.2试验方法 306

3.5.2.3检验规则 306

3.5.2.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07

3.5.3工业锅炉旋风除尘器 307

3.5.3.1总则 307

3.5.3.2技术要求 308

3.5.3.3试验规范 311

3.5.3.4标志、包装、运输 312

3.5.3.5产品的检验和验收 313

3.5.4袋式除尘器分类 314

3.5.4.1袋式除尘器的基本定义 314

3.5.4.2袋式除尘器的分类 314

3.5.4.4袋式除尘器的命名 316

3.5.4.3袋式除尘器形式 316

3.5.4.5袋式除尘器规格、性能及表示项目 318

3.5.5机械振动类袋式除尘器 319

3.5.5.1技术要求 319

3.5.5.2试验方法 321

3.5.5.3检验规则 322

3.5.5.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22

3.5.6分室反吹类袋式除尘器 323

3.5.6.1技术要求 323

3.5.6.2试验方法 325

3.5.6.3检验规则 325

3.5.6.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25

3.5.7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326

3.5.7.1技术要求 326

3.5.7.4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29

3.5.7.3检验规则 329

3.5.7.2试验方法 329

3.5.8袋式除尘器用滤料及滤袋 330

3.5.8.1滤料命名 330

3.5.8.2滤料技术要求 333

3.5.8.3滤料的测试方法 334

3.5.8.4滤袋分类 337

3.5.8.5滤袋规格及偏差 337

3.5.8.6缝制滤袋的技术要求 339

3.5.8.7滤袋的检验 339

3.5.8.8滤料与滤袋的包装、标志、贮存和运输 340

3.5.9电除尘器形式及基本参数 340

3.5.9.1使用条件 340

3.5.9.2形式 340

3.5.9.3基本参数 342

3.5.10.2技术要求 343

3.5.10 电除尘器 343

3.5.10.1主要技术参数 343

3.5.10.3电除尘器检测规则 346

3.5.10.4试验方法 346

3.5.10.5标志 347

3.5.10.6包装与运输 347

3.5.10.7 电除尘器零、部件堆放与保管 347

3.5.11湿式管型电除尘器 347

3.5.11.1产品结构形式和基本参数 347

3.5.11.2技术要求 349

3.5.11.3 试验方法 350

3.5.11.4检验规则 351

3.5.11.5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51

3.5.12.1工作原理 352

3.5.12.2技术要求 352

3.5.12 冲激式除尘器 352

3.5.12.3试验方法 354

3.5.12.4检验规则 354

3.5.12.5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54

4.水环境保护 356

4.1水环境标准体系 356

4.1.1概述 356

4.1.2 水环境标准体系的层次和分级 356

4.1.2.1水环境标准体系的层次 356

4.1.2.2水环境标准的分级 356

4.1.2.3水环境标准系统 356

4.1.2.4水环境标准的种类 356

4.1.3各类水环境标准 358

4.1.3.1水环境质量标准 358

4.1.3.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59

4.1.3.3水环境方法标准 362

4.1.3.5水环境基础标准 363

4.1.3.6其他水环境标准 363

4.1.3.7各类水环境标准与水环境功能之间的关系 363

4.1.3.4水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363

4.1.4水环境标准体系表 365

4.2水环境质量 377

4.2.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377

4.2.1.1 关于实施标准几个问题的说明 377

4.2.1.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379

4.2.2渔业水质标准 383

4.2.2.1 渔业水质要求 383

4.2.2.2渔业水质保护 384

4.2.2.3标准实施 385

4.2.2.4 水质监测 385

4.2.3.1 标准的分类与标准值 386

4.2.3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386

4.2.3.2标准的实施与管理 387

4.2.3.3水质监测 387

4.2.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388

4.2.4.1 标准分类 388

4.2.4.2标准值 389

4.2.4.3 标准的实施与管理 390

4.2.4.4水质监测 390

4.3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92

4.3.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94

(GB8978—88) 394

4.3.1.1标准分级 394

4.3.1.2标准值 394

4.3.1.5 取样与监测 401

4.3.1.3其他规定 401

4.3.1.4标准实施 401

4.3.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02

(GB8978—96) 402

4.3.2.1标准分级 403

4.3.2.2 标准值 403

4.3.2.3其它规定 403

4.3.2.4 监测 404

4.3.2.5标准实施监督 404

附录A混合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414

计算公式 414

4.3.3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15

4.3.3.1工艺分类 415

4.3.3.2标准分级 415

附录C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污总量计算公式 415

附录B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计算公式 415

4.3.3.3标准值 416

4.3.4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18

4.3.4.1术语 418

4.3.4.2企业类别 419

4.3.4.3标准分级 419

4.3.4.4标准值 419

4.3.4.5其它规定 419

4.3.5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26

4.3.5.1 工艺分类 426

4.3.5.2企业规模 426

4.3.5.3标准分级 426

4.3.5.4标准值 426

4.3.5.5其它规定 427

附录A混合污水排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计算方法 429

4.3.5.6监测 429

4.3.5.7标准的实施监督 429

4.3.6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30

4.3.6.1企业类型 430

4.3.6.2标准分级 430

4.3.6.3标准值 430

4.3.6.4其它规定 431

4.3.6.5监测 433

4.3.6.6标准实施监督 434

附录A混合废水排放口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计算方法 434

附录B水中氯乙烯的测定方法顶空气相色谱法 435

4.3.7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36

4.3.7.1标准分级 436

4.3.7.2标准值 436

4.3.8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39

4.3.8.1标准分级 439

4.3.7.3监测 439

4.3.7.4标准实施监督 439

4.3.8.2标准值 440

4.3.8.3监测 440

4.3.8.4测定 441

4.3.8.5标准实施监督 441

4.3.9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41

4.3.9.1加工类别 441

4.3.9.2标准分级 441

4.3.9.3标准值 442

4.3.9.4其它规定 442

4.3.10.1 火炸药工业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444

4 3.10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44

4.3.9.5监测 444

4.3.9.6标准实施监督 444

4.3.10.2火工品工业水污染物 447

排放标准 447

4.3.10.3 弹药装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50

4.3.11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451

4.3.11.1排放去向 452

4.3.11.2标准值 452

4.3.11.3监测 453

43.11.4标准实施监督 453

4.3.12梯恩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453

标准 453

4.3.13黑索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454

4.3.13.1标准的分级 454

标准 454

4.3.12.3标准的监测 454

4.3.12.2标准值 454

4.3.12.1标准分级 454

4.3.13.2标准值 455

4.3.13.3标准的监测 455

4.3.14火炸药工业硫酸浓缩污染物排放标准 455

4.3.14.1标准的分级 456

4.3.14.2标准值 456

4.3.14.3标准的监测 456

4.3.15雷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456

4.3.15.1标准的分级 456

4.3.15.2标准值 456

4.3.16.2标准值 457

4.3.16.1标准的分级 457

4.3.16二硝基重氮酚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57

4.3.15.4标准的监测 457

4.3.15.3其它规定 457

4.3.16.3标准的监测 458

4.3.17叠氮化铅、三硝基间苯二酚铅、D·S共晶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59

4.3.17.1标准的分级 459

4.3.17.2标准值 459

4.3.17.3标准的监测 459

4.3.18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460

4.3.18.1标准的分级、分类 460

4.3.18.2标准值 460

4.3.18.3其它规定 460

4.3.18.4标准的监测 461

4.3.20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462

4.3.19.2标准的监测 462

4.3.19.1排放规定 462

4.3.19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462

4.3.20.1标准的分级 463

4.3.20.2标准值 463

4.3.21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463

4.3.21.1总则 463

4.3.21.2排放标准 463

4.3.21.3设计要求 464

4.3.21.4管理要求 464

5.环境噪声和振动 465

5.1概述 465

5.2城市环境噪声控制 466

5.2.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466

5.2.1.1总则 466

5.2.1.2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 466

5.2.1.3 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 467

5.2.2.1各类标准适用区域的解释 468

5.2.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 468

5.2.2.2噪声区划的基本原则 469

5.2.2.3噪声区划的主要依据 469

5.2.2.4噪声区划程序 469

5.2.2.5噪声区划方法 469

5.2.2.6其它规定 470

5.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471

5.2.3.1标准值 471

5.2.3.2各类标准适用区域 471

5.2.3.3夜间突发噪声 471

5.2.3.4区域及时间的划定 471

5.2.3.5监测方法 471

5.2.4.2监测方法 472

5 2.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472

5.2.4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污染 472

5.2.4.1标准值及适用地带范围 472

5.2.5.1标准的适用范围 473

5.2.5.2监测方法 473

5 2.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 473

5.2.6.1 标准值 473

5.2.6.2 监测方法 474

5.3机动交通车辆类噪声 474

5.3.1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474

5.3.1.1 不同机动车辆加速行驶时的噪声限值 474

5.3.1.2监测方法 474

5.3.2.3测量报告 475

5.3.2.2测量方法 475

5.3.2铁路边界噪声 475

5.3.2.1铁路边界噪声限值 475

5.3.3机场周围飞机噪声 476

5.3.3.1评价量 476

5.3.3.2标准值 476

5.3.3.3测量方法 476

6. 环境辐射 477

6.1辐射剂量限制体系 477

6.1.1慨述 477

6.1.2基本原则 477

6.1.3基本限值及导出限值 478

6.1.3.1剂量当量限值 478

6 1.3.2次级限值 479

6.1.3.3导出限值 481

6.2.1.1选址的一般原则 482

6.2.1.2核设施的选址 482

6.1.4管理限值 482

6.2.1伴有辐射项目的选址 482

6.2伴有辐射项目的选址、环境评价与设计 482

6.2.1.3放射性同位素和辐射应用场所 484

6.2.2辐射环境评价 484

6.2.2.1辐射环境评价的一般规定 484

6.2.2.2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和技术规定 485

6.2.2.3核设施的环境评价 491

6.2.2.4其他伴有辐射项目 495

6.2.3辐射项目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定 496

6.2.3.1核电厂 497

6.2.3.2废物贮存和处置场所 520

6.2.3.3粒子加速器与钴源辐照装置 526

6.2.3.4开放型实验室设计规范 534

6.2.3.5铀钍矿冶废物管理设施的设计 541

6.3.1概述 542

6.3辐射污染控制 542

6.3.2核设施辐射污染控制 545

6.3.2.1核电厂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污染控制 545

6.3.2.2核燃料循环 546

6.3.3辐射加工用钴-60辐照装置 548

6.3.3.1工作场所的划分 548

6.3.3.2辐射污染限值和有害气体浓度限值 549

6.3.3.3钴-60辐照源污染控制 549

6.3.4粒子加速器 549

6.3.4.3放射性物质及有毒气体的控制 550

6.3.5铀矿地质 550

6.3.5.1剂量及放射性物质的限制 550

6.3.4.2辐射屏蔽 550

6.3.4.1污染限值 550

6.3.5.2辐射控制措施 552

6.3.6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场所污染控制 553

6.3.6.1开放型工作场所 553

6.3.6.2放射源的控制 554

6.3.7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554

6.3.7.1低放气体、废液的排放 554

控制 554

6.3.7.2固体废物处理 555

6.3.7.3放射性废物的净化、浓缩、固化 556

6.3.7.4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 557

6.3.7.5放射性废物的贮存 557

6.3.7.6废物的处置 558

6.3.8建材、磷肥及含放射源的产品 559

6.3.8.1建材及建材产品放射性物质控制 559

6.3.8.2磷肥、磷矿石中镭-226 的限制 560

6.3.8.3使用含有放射源产品的限制 561

6.4辐射环境管理 561

6.4.1 概述 561

6.4.2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的管理 562

6.4.2.1一般规定 562

6.4.2.2核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管 562

6.4.2.3核技术应用 563

6.4.3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563

6.4.3.1概述 563

6.4.3.2放射性废物的分类及管理原则 564

6.4.3.3废物管理的职责 565

6.4.3.4废物的收集、包装和运输 566

6.4.3.5放射性液体、气体排放的管理 567

6.4.3.7铀、钍矿冶放射性废物管理 568

6.4.3.6固体废物的贮存与处置 568

6.4.3.8城市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569

6.4.3.9退役废物的管理 571

6.4.3.10低于低放废物及免管 571

废物 571

6.4.4辐射设施退役的环境管理 572

6.4.4.1反应堆退役的环境管理 572

6.4.4.2铀钍矿冶设施退役环境 574

管理 574

6.4.4.3废物暂时贮存设施的退役管理 576

6.4.5辐射事故管理与应急 576

6.4.5.1辐射事故的分类和分级 577

6.4.5.2辐射事故的管理规定 578

6.4.5.3核事故应急 579

的一般原则 581

6.4.6.1放射性物质包装运输 581

6.4.5.4废物包装、运输和贮存应急和准备 581

6.4.6放射性物质的包装和运输 581

6.4.6.2放射性物质的包装 582

6.4.6.3 运输管理 584

6.4.6.4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 585

6.4.7辐射源和实践的豁免管理 586

6.4.7.1豁免原则 586

6.4.7.2豁免限值 586

6.4.7.3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的豁免 587

6.4.7.4核设施退役钢材及设备的豁免 588

6.5环境辐射监测 588

6.5.1概述 588

6.5.2环境辐射监测 589

6.5.2.1运行前的环境调查 589

6.5.2.2运行期间的监测 590

6.5.2.3事故监测 592

6.5.2.4退役监测 593

6.5.3环境辐射监测质量保证 594

6.5.3.1环境辐射监测质量保证一般规定 594

6.5.3.2核设施流出物和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计划 594

6.5.4环境辐射监测方法 595

6.5.4.1环境辐射监测大纲 595

6.5.4.2就地测量 596

6.5.4.3样品采集 596

6.5.4.4实验室的分析测量 598

6.5.4.5监测结果评价与报告 598

6.5.4.6监测方法标准 598

7.2.1 工业“三废”排放——废渣 600

7.2固体废物控制 600

7. 固体废物和土壤环境 600

7.1概述 600

7.2.2农用污泥 601

7.2.2.1 标准值 601

7.2.2.2其它规定 601

7.2.2.3标准的监测 602

7 2.3 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 602

7.2.3 1 定义 602

7 2.3.2鉴别 602

7.2.3.3管理 603

7.2.3.4综合利用 603

7.2.3.5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 603

和处置 603

7.2.3.6 一般固体废物处置 603

附录A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标志 604

7.2.3.7实施说明 604

附录B 有色金属工业有害固体废物安全土地填筑技术要求 608

7.2.4农用粉煤灰 611

7.2.4.1标准值 611

7.2.4.2其它规定 612

7 2.4.3监测 612

7.2.5含氰废物 613

7.2.5.1 术语 613

7.2.5.2标准分级 613

7.2.5.3标准值 613

7.2.5.4含氰废物的处置 613

7.2.5.5标准实施 613

7.2.5.6监测方法 613

7.3.1 术语 614

7.3土壤环境 614

附录A 取样与制样 614

附录B浸出液的制备 614

7.3.2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615

7.3.2.1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615

7.3.2.2标准分级 615

7.3.2.3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 615

7.3.3标准值 615

7.3.4监测 616

7.3.5标准的实施 617

8.2城市环境卫生术语 618

8.2.1.1废弃物 618

8.2.1废弃物及其处理基础术语 618

8.1概述 618

8. 术语、图形符号和分类 618

下篇环境卫生 618

8.2.1.2垃圾 619

8.2.1.3粪便 620

8.2.1.4污泥 620

8.2.1.5废弃物处理的基础术语 621

8.2.2 收集、运输、设施 623

8.2.2.1环境卫生容器 623

8.2.2.2收集与运输 624

8.2.2.3厕所 625

8.2.2.4环卫车辆 625

8.2.2.5环卫船舶 625

8.2.2.6处理设施 626

8.2.3.2提升 627

8.2.3.3压实 627

8.2.3.1输送 627

8.2.3预处理和处理机械 627

8.2.3.4破碎 628

8.2.3.5分选 628

8.2.3.6增稠及脱水 629

8.2.3.7处理机械和装置 629

8.2.4处理技术 632

8.2.4.1堆肥 632

8.2.4.2填埋 635

8.2.4.3焚烧 637

8.2.4.4垃圾热解气化 640

8.2.4.5粪便处理 640

8.2.4.6污染控制 641

8.2.5管理 642

8.3.1行业标志 644

8.3城市环境卫生图形符号 644

8.3.2设施标志 645

8.3.3设施图形符号 652

8.3.4机械与设备图形符号 656

8.4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 674

8.4.1 专用术语 674

8.4.2 垃圾源分类 675

8.4.3 垃圾排放 675

9. 城市卫生管理和评价 689

9.1概述 689

9.2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 689

9.2.1技术性指标 690

9.2.2专项技术指标 690

9.3市容卫生 694

9.3.1建筑景观 694

9.3.2公共设施 694

9.3.3 环境卫生 695

9.3.4园林绿化 696

9.3.5 广告标志 696

9.3.6公共场所 696

9.4环卫工人技术等级 696

9.4.1环卫机动车驾驶员技术标准 697

9.4.1.1初级驾驶员 697

9.4.1.2 中级驾驶员 697

9.4.1.3高级驾驶员 698

9.4.2 环卫机动车修理工技术标准 699

9.4.2.1初级工 699

9.4.2.2 中级工 700

9.5工业企业卫生设计 701

9.4.2.3高级工 701

9.5.1大气、水源和土壤的卫生防护 702

9.5.1.1厂址选择和大气卫生防护 702

9.5.1.2给水卫生 702

9.5.1.3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卫生 703

防护 703

9.5.1.4废渣处置 705

9.5.2车间卫生 705

9.5.2.1防尘、防毒 705

9.5.2.2防暑、防寒、防湿 706

9.5.3辅助用室 708

9.5.3.1一般规定 708

9.5.3.2生产卫生用室 708

9.5.3.5医疗卫生机构 710

10. 城市废弃物场(站)设计 710

9.5.3.4妇幼卫生用室 710

9.5.3.3生活用室 710

10.1概述 712

10.2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 712

10.2.1公共厕所的规划 712

10.2.2公共厕所的设计 714

10.2.2.1设计原则 714

10.2.2.2设计基本规定 714

10.2.2.3公共厕所构造基本要求 715

10.2.3其他要求 718

10.3环境卫生设施设置 722

10.3.1一般规定 723

10.3.2公共设施 723

10.3.2.1公共厕所 723

10.3.2.3垃圾管道 724

10.3.2.2化粪池 724

10.3.2.4垃圾容器和垃圾容器间 725

10.3.2.5废物箱 726

10.3.3工程设施 726

10.3.3.1垃圾转运站 726

10.3.3.2垃圾、粪便码头 728

10.3.3.3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场) 729

10.3.3.4垃圾最终处置场 729

10.3.3.5贮粪池 730

10.3.3.6洒水(冲洗)车供水器 730

10.3.3.7进城车辆清洗站 731

10.3.4基层机构及工作场所 731

10.3.4.1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的用地 731

10.3.4.2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修造厂 731

10.3.5涉外设施 732

10.3.4.5水上环境卫生工作场所 732

10.3.4.4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 732

10.3.4.3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环境卫生专业用品工厂 732

10.3.6专用车辆通道 733

10.3.7标准中有关术语解释 733

10 4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 735

10.4 1选址和规模 735

10.4.1 1 选址 735

10.4.1.2规模 736

10.4.2建筑和环境 738

10.4.3 设备和设施 739

10.4.3.1设备及其布置 739

10.4 3 2设施 740

10.5粪便处理厂(场)设计 741

10.5.1 总则 741

10.4.4标准中有关术语解释 741

10.5.2 厂(场)址选择和总体布置 743

10.5.2.1 选址 743

10.5.2.2总体布置 744

10.5.3粪便净化处理工艺和构筑物 745

10.5.3.1一般规定 745

10.5.3.2净化处理工艺流程 746

10.5.3.3接受沉砂池 747

10.5.3.4格栅 748

10.5.3.5贮存调节池 749

10.5.3.6初次重力浓缩池 749

10.5.3.7厌氧消化池 750

10.5.3.8 后处理 752

10.5.4粪便无害化卫生处理 753

10.5.4.1一般规定 753

10.5.3.9污泥处理 753

10.5.4.2高温堆肥法 754

10.5.4.3沼气发酵法 755

10.5.4.4密封贮存池 756

10.5.4.5三格化粪池 756

11. 城市废弃物收集与处理 758

11.1概述 758

11.2生活垃圾采样及分析 758

11.2.1垃圾样品的收集 758

11.2.2垃圾物理成分和物理性质 760

的分析 760

11.2.3垃圾渗沥水理化分析和细菌学检验方法 764

处理技术 805

11.3.1专用术语 805

11.3城市生活垃圾好氧静态堆肥 805

11.3.2堆肥原料 806

11.3.3好氧静态堆肥工艺 806

11.3.3.1堆肥工艺类型和流程 806

11.3.3.2堆肥发酵周期和发酵条件 808

11.3.3.3堆肥制品 809

11.3.4堆肥厂(场)的环境要求 809

11.3.4.1作业区环境 809

11.3.4.2厂(场)内外环境 809

11.3.4.3环境监测 810

11.3.5生产工艺检测 810

11.3.6检测方法 811

11.4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812

11.4.1标准值 812

11.4.2其他规定 812

11.5.2标准值 813

11.5.1定义 813

11.4.3标准的监督实施 813

11.5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813

11.5.3监测检验方法 814

11.5.3.1堆肥、粪稀中粪大肠菌群检验法 814

11.5.3.2堆肥蛔虫卵检查法 819

11.5.3.3粪稀蛔虫卵检查法 822

11.5.3.4粪稀钩虫卵检查法 824

11.5.3.5粪稀中血吸虫卵检查法 825

11.5.4监督与执行 827

11.6 医疗垃圾焚烧环境卫生 827

11.6.1标准值 827

11.6.2监测方法 828

11.6.2.1医疗垃圾焚烧大气监测方法 828

11.6.2.2医疗垃圾焚烧残渣监测方法 829

11.7.1专用术语 830

11.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 830

11.7.2填埋物 832

11.7.3填埋场 833

11.7.4填埋场施工及填埋作业 834

11.7.5填埋场管理 836

11.7.6填埋场评价 837

11.8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 837

技术 837

11.8.1专用术语 837

11.8.2监测内容 838

11.8.3 监测方法 838

11.8.3.1场区周围地面水监测 838

11.8.3.2地下水监测 841

11.8.3.3场区大气监测 843

11.8.3.4土壤监测 844

11.8.3.5填体内产气监测 845

11.8.3.6渗沥水监测 846

11.8.3.7苍蝇监测 847

11.8.3.8恶臭物质测定 848

12. 城市环境卫生设备 849

12.1概述 849

12.2 环境卫生专用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850

12.2.1专用术语 850

12.2.2清扫、收集、运输设备 853

12.2.3垃圾转运设备 855

12.2.4垃圾卫生填埋设备 855

12.2.5垃圾堆肥设备 856

12.2.6垃圾焚烧、气化、热解设备 859

12.2.7粪便处理设备 860

12.3清扫、收集、运输设备 864

12.3.1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864

12.3.2真空吸污车 875

12.3.3自装卸垃圾汽车垃圾桶 908

12.3.4自装卸垃圾汽车 909

12.3.5扫路机 913

12.3.6垃圾车 925

12.3.7真空吸粪车 935

12.3.8洒水车 947

12.4处理设备 957

12.4.1垃圾滚筒筛 957

12.4.2锤式垃圾破碎机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