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 2
1、以闰月定四时 2
2、能顺从天时者重用 3
3、明明,扬仄陋 4
4、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5
舜帝 7
1、柔远能迩 7
2、敬敷五教,在宽 8
3、汝作士,惟明克允 9
4、夔,命汝典乐 10
5、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11
6、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11
7、吁!臣哉邻哉 12
8、予违,汝弼 13
9、股肱善哉 13
夏禹 16
1、惠迪吉,从逆凶 16
2、知人则哲,安民则惠 16
3、光天之下,共惟帝臣 17
4、无若丹朱傲,惟漫游是好 19
夏桀 21
1、日亡我亦亡 21
2、悔不杀汤于夏台 21
商汤 23
1、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23
2、惟兹三风十愆,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24
3、视水见形 25
盘庚 26
1、力穑乃亦有秋 26
2、若火之燎于原 28
3、人惟求旧 28
4、邦之臧,惟汝众 29
武丁 30
1、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30
2、若作酒醴,尔惟?? 32
商纣 34
1、有命在天 34
2、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34
周武王 36
1、惟人万物之灵 36
2、上帝为民立君 36
3、同力度德 37
4、从天顺民 38
5、吉人为善日不足 38
6、惟天惠民 39
7、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39
8、天视自我民视 40
9、抚我则后 40
10、牝鸡无晨 41
周成王 43
1、弗吊,天降割于我家 43
2、不敢替上帝命 44
3、朕言艰日思 45
4、曷敢不终朕亩 46
5、明德慎罚 47
6、用康保民 48
7、怨不在大 49
8、敬明乃罚 50
9、惟民自速辜 50
10、若作梓材 51
11、皇天无亲 52
12、慎初谋终 52
13、慎厥丽,乃劝 53
14、惟圣罔念作狂 54
15、保邦于未危 55
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55
17、功崇唯志,业广唯勤 56
18、至治馨香 58
周康王 59
1、富不务咎 59
2、乃心罔不在王室 60
3、道有升降,政由俗革 61
4、彰善瘴恶 62
5、政贵有恒 63
6、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63
周穆王 65
1、心之忧危,若蹈虎尾 65
2、尔身克正,罔敢弗正 66
3、仆臣在,厥后克正 67
4、非人其吉,惟货其吉 67
5、典狱非讫于威 68
6、有邦有土,告尔详刑 68
7、狱货非宝 69
周厉王 71
1、吾能弭谤 71
周平王 72
1、柔远能迩 72
秦始皇 74
1、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 74
2、号皇帝,除谥法 75
3、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76
4、诸生或为訞言以乱黔首 77
秦二世 79
1、示弱,毋以臣畜天下 79
2、大臣不服,为之奈何 80
3、今释阿房宫勿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 80
4、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 81
汉高祖 83
1、大丈夫当如此也 83
2、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84
3、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85
4、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 85
5、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87
6、是何治宫室过度也 89
7、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89
8、安得猛士守四方 90
9、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90
吕后 92
1、今吕氏王,大臣弗平 92
2、除三族罪妖言令 93
3、皇帝史惑昏乱,不可属天下 93
汉文帝 95
1、法者,治之正也 95
2、预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96
3、古者诸侯建国千余,各守其地 97
4、天下治乱,在朕一人 98
5、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 100
6、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 101
7、农,天下之本 103
8、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103
汉武帝 105
1、若涉渊水,未知所济 105
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107
3、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 108
4、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109
汉光武帝 112
1、今若破敌,珍宝万倍 112
2、今封更始帝为淮阳王 113
3、人情得足,苦於放纵 114
4、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114
5、顷狱多冤人 115
6、民有嫁妻卖子欲归葬父母者,恣听之 116
7、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 116
8、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 117
9、世以厚葬为德,薄葬为鄙 118
10、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118
11、亦欲以柔道治天下 119
12、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 119
魏武帝 122
1、大众已合,诸君何疑 122
2、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122
3、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123
4、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 123
5、夫刘备,人杰也 124
6、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125
7、唯才是举 126
8、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126
魏文帝 129
1、轩辕有明台之议 129
2、昔仲尼资大圣之才 130
3、其令百官各虔厥职 132
4、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132
5、妇人与政,乱之本也 133
6、国君即位为椑,存不忘亡也 134
晋武帝 137
1、古者以德诏爵,以庸制禄 137
2、思与万国以无为为政 137
3、古者岁书群吏之能否,三年而诛赏之 138
4、人主常以阿媚为患 139
5、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艰邪 140
6、兴化之本,由政平讼理也 141
晋惠帝 143
1、此鸣者为官乎 143
2、何不食肉靡 143
晋元帝 145
1、孤罪人也 145
2、孤负四海之责 145
3、孤以不德,当厄运之极 146
4、深思宽政息役,惠益百姓 147
5、夙夜忧危,思改其弊 148
6、去非急之务,非军士所须者皆省之 149
7、免中州良人遭难为扬州诸郡僮客者 150
晋明帝 152
1、日远长安近 152
2、日近长安远 153
南朝宋武帝 155
1、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155
2、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 156
南朝齐高帝 159
1、今骨肉相害,自非灵长之运 159
2、死生有命 159
梁武帝 162
1、准备勤行仁义,可坐作西伯 162
2、六贵争权,人握三宪 163
3、宋氏以来,并恣淫侈 164
4、下不上达,由来远矣 165
5、径寸之宝,或隐泥沙 167
6、夫有天下者,义非为已 168
7、凡公家诸屯戍见封?者,可悉开常禁 169
8、夫乐所自生,含识之常性 170
9、主非尧舜,何得发言便是 172
10、目今有犯罪者,父母祖父母勿坐 173
11、为国在于多士 174
陈武帝 176
1、君辱臣死,谁敢爱命。 176
2、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 178
隋文帝 180
1、作之者劳,居之者逸 180
2、求草莱之善,旌闾里之行 182
3、抚育苍生,日旰孜孜 184
4、兵可立威,不可不戢 184
5、见善必进,有才必举 186
6、言及封禅,宜即禁绝 187
7、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187
8、家无完堵,地罕包桑 189
9、务存雅乐,禁约繁声 190
10、享庙日不须备鼓吹,殿庭勿设乐悬 191
11、佛法深妙,道教虚融 192
12、安上治人,莫善于礼 193
13、行歌避代,辞位灌园 194
14、虽求傅岩,莫见幽人 195
隋炀帝 198
1、民惟国本,本固邦守 198
2、哲王之治天下也,其在爱民乎 199
3、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200
4、王者之师,义存止杀 201
唐太宗 204
1、仰六代之高风,观百王之遗迹 204
2、乱,未尝不任不肖 206
3、理人必以文德,防边必以武威 206
4、大匠构屋,必以大材为栋梁 207
5、屈一已之欲,乐四海之民 208
6、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 209
7、为政之要,务全其本 209
8、朕今每慕前代之贤者 210
9、谗佞之徒,皆国蟊贼 210
10、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211
1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12
12、此木虽曲,得绳则正 212
13、夫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 213
14、帝王之业,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 214
15、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215
16、夫国之匡辅,必待忠良 216
17、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 218
18、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 219
19、逆耳之辞难受,顺心之说易从 221
20、夫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 223
21、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224
22、威立则恶者惧,化行则善者劝 225
23、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227
24、好战则民凋,忘战则民殆 228
25、文武二途,舍一不可 229
26、民为邦本 231
27、官人行事,不得与律乘违 231
28、每见表奏符瑞,惭恧增怀 232
29、刑期无刑,以战止战 233
30、大敌必勇,大憝必诛 233
31、开直言之路,广不讳之门 234
32、甲兵之设,义在止戈 234
33、卿所说大美,朕德甚寡薄 235
34、可先录乡饮酒礼一卷,颁示天下 236
35、以公功绩才望,允称具瞻 237
36、选贤之义,无私为本 238
37、德优者爵高 238
38、富者越法度以相尚,贫者破资产而不逮 239
39、思乱之军不可击安乐之卒 240
40、远谗佞,近忠良 240
41、尧舜之君,自愚而益智 241
42、以德下人者昌,以贵高人者亡 241
43、死守律文定罪,或恐有冤 242
44、自顾过已多矣 243
45、朕少尚威武,不精学业 243
46、为官择人者治 244
47、一言之重,侔于千金 245
48、公事之闲,宜观典籍 245
49、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 246
唐高宗 249
1、夫孝,始于事亲 249
2、卿等宜各进封事,极言得失 250
3、生徒无肄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仪 250
4、自避暑此宫,甘雨频降 251
5、朕思还淳返朴,示天下以质素 252
武则天 255
1、见天子庸知非福 255
2、帝体宁刺血处邪 256
3、今为戎首者皆将相,何见负之遽 256
唐玄宗 260
1、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 260
2、自古帝王皆以厚葬为诫 261
3、朕听政之暇,常览史籍 262
4、今有此綵,卿等即宜分取 263
唐肃宗 265
1、灵武聚一旅之众,至凤翔含百万之师 265
2、从臣之节,有死无二 266
唐代宗 269
1、化人成俗,必务于学 269
2、至治之代,先德后刑 270
南唐后主 273
1、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 273
2、臣向于脱屣,亦匪邀名 274
宋太祖 277
1、启闭,王事也 277
2、扬州兵敢有过六合者,断其足 278
3、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 278
4、违负天地,今至于此 279
5、联宴偶醉,恒悔之 279
6、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280
7、沿河民田有为水害音,有司具闻除程 280
8、李煜一门,不可加害 281
9、朕观为臣者比多不能有终 281
10、又何罪马哉 282
11、帝王之兴,自有天命 282
12、尔谓为天子容易耶 283
13、新宫诸门,如同我心 283
14、朕推赤心于人腹中 284
15、奢侈不能长保富贵 284
16、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285
17、何近代法网之密乎 285
18、人命至重 286
19、作相须读书人 286
宋太宗 289
1、朕将自焚,以答天谴 289
2、分谴近臣巡抚诸道,有可惠民者得便宜行事 289
3、发廪以振灾民 290
宋仁宗 292
1、法令有不便于民者,朕欲闻之 292
2、转运使察州县长吏能招辑劳来者 293
3、民多冻馁死者,有司其瘗埋之 293
4、毋挠权幸,毋纵有罪 294
5、居室器物等有违常制必罚 294
6、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 295
宋哲宗 297
1、先帝建立政事以泽天下 297
2、中外臣庶许直言朝政阙失 297
3、避殿减膳,责躬思过 298
4、与皇族联姻者毋碍高官 298
5、常职不论功 299
6、举官不当,具举主姓名以闻 299
宋徽宗 301
1、疑狱当奏而不奏者科罪 301
2、待制以上各举所知士子二人 301
3、元祐诸臣各已削秩 302
4、戚里宗亲勿为执政官 303
5、内外官毋得越职论事侥幸奔竞 303
6、有收藏习用苏、黄之文者,并令焚毁 304
宋高宗 306
1、百官闻警遣家属避兵者流 306
2、同寅协恭,交修不逮 306
3、守臣死节昭著者赐谥 307
4、赐给恢复国士的人功臣封号 307
5、下令要警惕放松戒备 308
6、尽心乃职,毋合党缔交 309
元太祖 311
1、破敌逐北,无取遗物 311
2、以此众战,何忧不胜 311
3、此等庸懦之辈,亦能为皇帝耶 312
4、关西数域 312
5、假道于宋,破金必矣 313
元世祖 316
1、死罪必详谳而后行刑 316
2、临御之始,宜新弘远之规 317
3、使臣矫称上命,有司不得接受 317
4、卿等宜迟留一二日 318
5、私造军器者处死 318
6、拯民莫如实惠 319
7、军中犯法,不得擅自诛戮 319
8、圣人以四海为家 320
9、不得以黄金为饰物 321
10、给饮食医药 322
11、鳏寡孤独疾病不能自存者 322
12、诬告人罪者,以其罪罪之 323
13、正如所言,则似道之轻汝也固宜 323
14、言官缄默,与受赃者一体同罪 324
元惠宗(顺帝) 326
1、弭灾有道,善政为先 326
2、强盗皆死,盗牛马者劓 327
3、前人善者,朕当取以为法 327
4、民间私租太重 328
明太祖 330
1、大丈夫宁能爱制于人耶 330
2、克城以武,戡乱以仁 331
3、宝玩非所好 331
4、立国之初,当先正纪纲 332
5、父老幸教子弟孝弟力田 333
6、除大逆不道,毋连坐 333
7、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 334
8、命将北征,拯民水火 334
9、有能辅政济民者,有司礼遣 336
10、古来若辈擅权,可为鉴戒 337
11、恤民者,事天之实也 337
12、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 338
13、士诚恃富,友谅恃强,朕惟不嗜杀人 339
明成祖 343
1、毋养乱,毋玩寇 343
2、《六经》无封禅之文 344
3、岁屡不登,致民流莩 344
明思宗(毅宗) 347
1、朕何需此辈 347
2、朕将焉往 347
3、朕死无面目见祖宗 348
清太祖 350
1、毋植怨 350
2、壮士也 350
3、今日之战以四人败八百 351
4、鸟合之众,其志不一 351
5、语尔巡抚,勿复相诈 352
6、明兵由南来者诱我南也 353
清世祖 355
1、岁丰民乐,即是祯祥 355
2、致福之道,在敬天勤民 355
3、国家纪纲,首重廉吏 356
4、榷关之设,国家籍以通商 357
5、国家设官,必公忠自矢 357
6、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 358
7、帝王化民以德 359
清圣祖 361
1、将士披坚执锐,备极劳苦 361
2、师旅疲于征调,闾阎敝于转输 362
3、不乐人点窜,此文之所以不工也 363
4、纠仪御史纠察必以严 363
5、纂修史书必须参看实录 364
清高宗 366
1、宁以宽假以广耳目 366
2、此朕柔远之恩 366
3、汗莱闢而就食多 367
4、毁弃明季诸人书集 368
5、崇俭尚朴,知愧知惧 370
6、柴大纪坚持定见 370
7、惜物力而穷地理 371
清德宗 374
1、当勤求吏治,清理庶狱 374
2、君臣惟其坚苦一心,痛除积弊 374
3、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376
4、振兴庶务,首在鼓励人材 377
5、非取人之所长,不能全我之所有 378
6、近有不逞之徒,造为革命排满之说 380
7、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 381
慈禧太后 383
1、垂帘非所乐为 383
2、敦节俭,祛浮华,宜自宫中始 384
3、封疆大吏,当勤求闾阎疾苦 385
4、揆度时势,不能不用亲藩 386
5、垂帘听政,本万不得已之举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