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意义、方法论和理论前提 1
一、国家控制能力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
二、国家控制能力问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5
三、国家控制能力问题研究的方法论 7
四、国家控制能力比较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客观基础 10
第二章 体制、转型理论、国家控制能力 12
一、体制、体制转型理论、国家控制能力 12
二、过渡经济学的国家控制理论 20
三、政治发展理论的国家控制能力思想 22
四、当代西方比较经济学和制度创新学派的国家控制理论 24
第三章 当代中俄国家控制能力的国情背景分析 30
一、中俄两国大国特征的分析 30
二、中俄社会发展不平衡与国家控制能力 32
三、中俄的大国军事实力与国家控制能力 40
四、中俄气候条件的基本特征与国家控制能力 46
五、中俄的大国地位与国家控制能力 51
第四章 中俄体制转型与国家控制能力变化的宏观描述 55
一、中俄体制转型进程时间内涵的界定和背景 55
二、俄罗斯(苏联)体制转型的进程与国家控制能力的变化 58
三、中国体制转型的进程与国家控制能力的变化 96
四、俄罗斯学者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国家能力的提高 104
第五章 中俄体制转型中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与国家控制能力 109
一、苏联解体原因的体制分析与对国家控制能力涵义的进一步界定 109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与苏联国家控制能力的丧失 115
三、叶利钦“和平赎买”政策与国家控制能力的短期行为 128
四、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与中国国家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136
第六章 中俄体制转型方式与国家控制能力 166
一、中俄体制转型方式内涵的界定 166
二、当代中俄选择不同转型方式的原因分析 168
三、当代中俄两种转型方式的总体评价 179
四、当代中俄两种转型方式与国家控制能力 190
五、当代中俄两种转型方式的国际比较 202
第七章 中俄体制转型中国家控制能力要素分析(一)——国家的财政控制能力 207
一、苏联和俄罗斯国家财政能力变化状况 207
二、苏联和俄罗斯国家财政能力下降的表现和直接影响 210
三、苏联和俄罗斯国家财政能力下降的间接后果——经济结构严重退化 213
四、中国体制转型时期国家财政能力分析 219
第八章 中俄体制转型中国家控制能力要素分析(二)——国家法制化能力 225
一、中俄体制转型时期法制控制和政治参与的理论和社会背景 226
二、中俄体制转型时期法制控制和政治参与的国情背景和基本内容 231
三、当代中国的政治参与方式和国家的法制控制 234
四、当代俄罗斯(苏联)的国家法制控制能力和政治参与 242
第九章 中俄体制转型中国家控制能力要素分析(三)——国民政治文化的整合能力 258
一、国家精神动员的必要性和国民政治文化的整合能力 258
二、中俄政治文化的共同性与爱国主义 260
三、中俄政治文化的差异性与科学文化基础建设 272
四、中俄国民政治文化整合的方法与途径 283
五、总结 292
结束语:世纪之交中俄体制转型和国家控制能力的展望 294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301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