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业发展新阶段与战略转型 1
第一节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
一、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简要回顾 1
二、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8
第二节 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一、农产品在总量过剩的基础上结构矛盾加剧 12
二、农业科技与生产相脱节,技术进步慢 16
三、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18
四、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19
五、市场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具有盲目性 21
六、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完善,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23
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扭曲,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4
第三节 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 26
一、农业生产方式要从以数量为中心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27
二、以传统技术为主转向以现代技术为主,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29
三、从以自给自足农业为主转向以市场化农业为主 31
四、以资源消耗为主转向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五、从农业支援工业、城乡分割的体制转向工业支持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 34
六、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 36
第二章 加入WTO与农业发展战略转型 38
第一节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艰难历程 38
一、农业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 38
二、愈演愈烈的农产品贸易战 42
三、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启动和WTO农业规则 44
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之路漫漫 57
第二节 中国农业加入WTO的承诺 62
一、农产品关税减让 62
二、重要农产品的关税配额管理 64
三、国内支持的限制 68
四、取消非关税措施 68
五、出口补贴的消除 69
六、卫生与动植物检疫的限制 69
七、保持对重要农产品的国营贸易、指定经营和国家定价 70
第三节 转变发展战略是应对挑战的根本途径 71
一、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71
二、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冲击 74
三、转变发展战略是应对挑战的根本途径 77
第三章 保证粮食安全是战略转型的前提 82
第一节 中国粮食问题的过去和现在 82
一、我国粮食的增长与波动 83
二、平衡有余与平衡不足交替 90
三、粮食增长中心的北上和西移 91
四、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再到“北出南进” 95
第二节 中长期粮食供求前景 99
一、布朗引起的风波:中国人能否养活自己 99
二、粮食供需的区域平衡 106
三、粮食供需品种平衡 109
第三节 入世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影响 110
一、粮食安全新概念 111
二、加入WTO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114
第四节 保证粮食安全是农业战略转型的前提 115
一、粮食安全不能掉以轻心 116
二、我国粮食安全的立足点 118
三、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和储备 120
四、采取综合措施,保证粮食稳定增长 122
第四章 结构调整是战略转型的首要任务 125
第一节 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主要内容 125
一、我国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126
二、结构调整仍然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任务 133
三、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 136
四、要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 139
五、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该做什么 142
第二节 农业结构调整的资源约束和需求约束 144
一、农业发展:从供给短缺到需求制约 145
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资源约束 146
三、我国农业结构的需求约束 148
第三节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155
一、正确处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关系 155
二、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158
三、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 160
四、调整渔业生产结构 162
五、优化林业结构 163
六、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164
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69
第四节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 173
一、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173
二、劳动密集型农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176
三、以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180
第五章 农业现代化是战略转型的长期目标 185
第一节 比较和借鉴: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185
一、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185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188
三、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 191
四、国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94
第二节 长期目标: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198
一、农业发展战略转型,必须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198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02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方针 206
四、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208
第三节 技术优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210
一、推进农业机械化 210
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 215
三、促进生态建设现代化 217
四、发展农业信息化 219
五、推广应用适用农业技术 221
六、完善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和推广体系 225
第六章 完善经营机制是战略转型的微观基础 229
第一节 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微观基础 229
一、要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 229
二、培育农业用地市场,逐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 235
三、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39
第二节 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机制 242
一、产业化经营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43
二、农业产业化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作用 245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应该坚持的原则 247
一、“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248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的两种基本模式 248
二、农民合作组织模式 258
第七章 农业市场化是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271
第一节 农业市场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271
一、农业市场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71
二、农业市场化是我国农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客观要求 273
三、推进农业市场化的基本思路 275
第二节 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76
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演变 277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现状 281
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86
一、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 292
第三节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292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98
第四节 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 304
一、现代农业需要农产品期货市场 304
二、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308
三、进一步促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314
四、择机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318
第八章 完善宏观管理是战略转型的重要条件 321
第一节 宏观管理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321
一、农业更需要宏观管理 321
二、国外农业宏观管理的主要模式 324
一、改革农业宏观管理体制 332
第二节 完善中国农业的宏观管理体制 332
二、完善农业宏观管理机制 334
三、改革城乡分割的财政制度,完善财政政策 337
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政策 340
五、建立农产品流通调控机制 345
六、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证农产品安全 347
七、完善农产品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353
八、加强农业立法 356
第三节 WTO框架下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358
一、国外调整国内支持政策的经验 358
二、建立符合WTO框架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365
三、调整和完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建议 367
第一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工农关系 371
第九章 战略转型要与工农业关系调整相结合 371
一、工业化起步的条件 372
二、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地位及作用 373
三、工业对农业的促进及反哺 375
四、工业化不同阶段工农、城乡关系的一般趋势 377
五、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保护 378
第二节 中国工农业关系的演变 379
一、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379
二、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工农关系 380
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农关系 386
一、对中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388
第三节 农业发展战略转型必须调整工农业关系 388
二、对中国工农业增长关系的判断 389
三、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变化说明的问题 390
四、调整工农业关系,保证农业持续发展 391
第十章 战略转型要与城乡关系调整相结合 399
第一节 工业化过程中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趋势 399
一、工业化过程中城乡产业地位及居民收入变动趋势 399
二、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的变动趋势及规律 400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农村工业化趋势 403
四、工业化过程中的城乡差距问题 406
第二节 中国城乡关系的失调及其根源 409
一、我国城乡发展失调的主要表现 409
二、中国城乡发展失调的后果 418
三、中国城乡发展失调的原因 421
第三节 积极推进中国城乡协调发展 422
一、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近期目标和原则 422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427
三、协调城乡工业发展 430
第四节 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 434
一、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 434
二、我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 435
三、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438
第一节 农民收入问题是“最头疼的问题” 442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 442
第十一章 提高农民收入是战略转型的根本目的 442
二、我国农民收入变化存在的问题 446
三、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主要原因 449
第二节 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 452
一、扩大有效需求首先要提高农民收入 453
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 458
第三节 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 462
一、农业发展战略转型要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 462
二、提高农民收入的突破点 464
三、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67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469
参考文献 477
后记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