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1
2.高血压定义和分类 2
2.1 定义 2
2.1.1 高血压实用定义 2
2.1.2 基于舒张压和/或收缩压的定义 2
2.1.3 高血压与总体心血管危险 3
2.2 血压测量 4
2.2.1 工具与方法 4
2.2.2 临床或诊室血压测量 5
2.2.3 家庭与动态血压测量 5
2.3 高血压分类 6
2.3.1 血压 6
2.3.2 器官损害 7
2.3.3 病因学 8
3.1 高血压是一种危险因素 9
3.高血压流行病学 9
3.2 影响血压的因素 11
3.2.1 年龄 11
3.2.2 性别 12
3.2.3 种族 12
3.2.4 社会经济状况 12
3.3 高血压患病率 13
3.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预报指标 13
3.4.1 遗传特性 14
3.4.2 遗传因素 14
3.4.3 早年生活 14
3.4.4 儿童期的其他预报指标 14
3.4.5 体重 15
3.4.6 中央型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15
3.4.7 营养因素 15
3.4.9 体育活动 16
3.4.8 酒精 16
3.4.10 心率 17
3.4.11 社会心理因素 17
3.4.12 环境因素 17
4.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 17
4.1 交感神经系统 17
4.2 肾脏机制 18
4.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8
4.4 心血管结构性适应 18
4.5 高血压与内皮功能异常 18
5.可鉴定病因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19
5.1 药物或外源性物质所致高血压 19
5.2 器质性疾病所致高血压 21
5.2.1 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炎 21
5.2.2 肾脏疾病 21
5.2.3 肾上腺皮质疾病 22
5.2.4 嗜铬细胞瘤 23
5.3 妊娠高血压 23
5.4 围手术期高血压 23
6.高血压相关性器官损害 23
6.1 心脏 24
6.1.1 左心室肥大 24
6.1.2 舒张功能 24
6.1.3 冠状动脉 25
6.1.4 充血性心力衰竭 25
6.2 脑、视网膜和颈动脉 25
6.2.1 脑血管疾病 25
6.2.2 视网膜 26
6.2.3 颈动脉 26
6.3 肾脏 26
7.1 诊断步骤 27
7.1.1 目标与方法 27
6.4 主动脉和周围动脉疾病 27
7.高血压患者临床评估 27
7.1.2 血压测量 28
7.1.3 病史采集 28
7.1.4 体格检查 29
7.1.5 实验室检查 30
7.2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 31
7.2.1 儿童与青少年 31
7.2.2 妇女 33
7.2.3 老年人 35
7.2.4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 36
8.高血压的人群预防与控制 37
8.1 基本原理 37
8.2 血压增高的预防 38
8.4 高血压的控制措施 39
8.4.1 一般措施 39
8.3 高血压的检出和治疗 39
8.4.2 生活方式措施 40
8.5 卫生政策 42
8.5.1 人群措施 42
8.5.2 个体措施 43
8.6.1 流行病学研究 44
8.6.2 规划研究 44
8.6 研究 44
8.5.3 高血压控制政策的内容 44
8.6.3 评估研究 45
8.7 贯彻以人群为基础的高血压控制规划 45
9.高血压的治疗 45
9.1 治疗目标 45
9.2 生活方式措施 46
9.3 药物治疗 46
9.3.1 利尿剂 47
9.3.4 钙拮抗剂 48
9.3.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8
9.3.2 β受体阻滞剂 48
9.3.5 a受体阻滞剂 49
9.3.6 其他种类的药物 49
9.3.7 联合用药 49
9.4 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措施结合 50
9.5 治疗方案 50
9.5.1 轻度高血压 50
9.5.2 中度和重度高血压 52
9.5.3 抵抗性高血压 53
9.5.4 高血压急症 53
9.6 随访程序 53
9.7 医患交流 54
9.7.1 一对一交流 54
9.7.2 群体教育 54
10.1.2 治疗 55
10.1.1 诊断 55
10.成本-效益 55
10.1 个体措施 55
10.2 人群措施 56
10.3 成本-效益的伦理问题 56
11.人群高血压控制的评估 57
11.1 基本原理 57
11.2 高血压治疗的评审 57
11.3 发展趋势 58
12.1 概述 59
11.4 评估费用 59
12.结论和建议 59
12.2 结论 60
12.3 建议 62
12.3.1 政策和管理 62
12.3.2 研究 64
致谢 65
参考文献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