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编辑说明 1
校雠广义叙录 1
第一章 典藏学的建立与典藏的功用 1
第一节 典藏学的建立 1
第二节 典藏的功用 10
一 典藏与政治 10
二 典藏与读书治学 17
三 典藏与图书出版 23
四 典藏与文献保存 35
一 先秦 44
第一节 国家藏书 44
第二章 典藏单位 44
二 秦 54
三 两汉 55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 60
五 隋唐五代 66
六 宋元 74
七 明 81
八 清 84
第二节 私家藏书 89
一 先秦 89
二 秦 91
三 两汉 92
四 三国两晋南北朝 94
五 隋唐五代 96
六 两宋 99
七 辽金元 105
八 明 108
九 清 113
第三节 学校藏书 121
一 官办学校 122
二 书院 130
三 家塾 144
第四节 寺观藏书 147
一 佛寺 148
二 道观 160
第五节 近代图书馆 176
一 近代图书馆产生的背景 176
二 近代图书馆概况 185
三 近代图书馆的特点 197
第三章 图书收集 204
第一节 收集的标准 204
第二节 收集的方法 220
一 钞录 220
二 购买 232
三 继承 243
四 征集 250
第三节 图书收藏价值的鉴定 261
一 适用性鉴定 261
二 真伪鉴定 265
三 质量鉴定 269
四 版本鉴定 277
第四章 书籍亡佚 281
第一节 禁毁 282
一 秦 282
二 晋南北朝隋 283
三 唐五代 287
四 宋 288
五 元 293
六 明 294
七 清 299
第二节 兵燹 323
一 两汉 323
二 魏晋南北朝 324
三 隋唐五代 326
四 宋元 327
五 明 330
六 清 332
第三节 变卖 340
一 修补 349
第五章 图书保管 349
第一节 入藏 349
二 钤印 364
三 编目 375
四 陈列 388
第二节 保管 398
一 防散佚 398
二 防水火 419
三 防鼠啮虫蚀霉烂 429
第三节 建筑 436
一 建筑原则 436
二 藏书楼建筑 440
三 藏书楼命名 445
第六章 图书流通 450
第一节 图书流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450
一 反对图书流通的思想 450
二 主张图书流通的思想 454
第二节 流通方式 465
一 出借 465
二 赠送 481
三 出版与销售 488
第三节 流通的规章制度 495
参考书目举要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