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方~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30112016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涉及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和灾害学,以生态学方法有机重组为一个完整的新体系。生态学基础篇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学发展历程和生态学分类。资源篇提出建立生态资源型国民经济体系。自然灾害篇提出防灾减灾的策略。生态环境建设篇探讨了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略。

绪论 1

第一篇 生态学基础 1

第一章 生态环境 7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7

一、环境的客观性 7

二、生态环境 7

三、环境学 8

第二节 生态环境因子 8

一、生态环境因子 8

二、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15

一、人与自然,依存适应 16

第三节 生态环境的演化 16

二、人与自然,矛盾激化 17

三、人与自然,生态醒观 17

第四节 生态环境的困扰 18

第五节 世界关注环境 20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 24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24

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思考 25

第二章 生态学发展历程 30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生态意识 30

一、天人合一 30

第二节 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31

二、天地的客观性与规律性 31

二、第二阶段 32

一、第一阶段 32

三、第三阶段 33

第三章 生态学原理 35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与进化 35

一、地质时代、生物历史的时间表 35

二、生命起源 36

三、生物进化 37

四、进化论 41

五、人类起源与进化 45

一、系统的概念 46

第二节 系统和生态系统 46

二、生态系统 50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 60

一、概述 60

二、生物多样性内涵 61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64

四、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65

五、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 67

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67

第一节 概述 83

第四章 生态学分类 83

第二节 生态学分类 84

一、分类依据 84

二、生态学分类结果 84

第三节 生态学学科 87

一、植物生态学 87

二、农业生态学 92

三、森林生态学 94

四、草原生态学 98

五、工业生态学 99

六、环境生态学 99

七、全球生态学 100

八、城市生态学 102

九、恢复生态学 103

十、景观生态学 103

十一、湿地生态学 104

十二、荒漠生态学 105

十三、生态经济学 109

十四、生态伦理学 110

十五、深层生态学 111

第四节 生态农业 111

一、概述 111

二、生态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比较 112

三、生态农业试点实践 113

第五节 生态林业 114

一、生态林业概念 114

二、林业分类经营 115

三、生态林业的任务 116

四、高效林业 117

第六节 生态经济林经营模式 117

一、经济林概况 117

二、经济林系统 118

三、生态经济林业 119

四、生态经济林业经营模式 120

第二篇 资源篇 127

第五章 生态资源观 12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27

第二节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27

第三节 生态资源观 127

一、生态资源观的意义 127

二、生态资源观的任务 128

第四节 建立生态资源型国民经济体系 129

第六章 土地资源 132

第一节 中国地貌特点 132

二、土地的特性 139

一、概述 139

第二节 土地 139

三、土地的功能 140

四、土地数量 140

五、土地的生态学意义 145

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评价 146

第三节 土地分类 147

一、分类依据和分类等级 147

二、分类原则 147

三、分类结果 147

第四节 土壤 148

一、概述 148

二、我国主要土壤形成基本过程 149

三、中国土壤分类 152

四、中国土壤分布 154

五、中国土壤改良 162

六、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164

第五节 耕地 165

一、中国耕地有多少 165

二、我国耕地历史变化 169

三、耕地主要类型及其分布区 170

四、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 172

五、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划分 173

一、黄土分布及形成 181

第六节 黄土和黄土高原 181

二、黄土高原 185

三、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 190

第七节 植被与森林 193

一、概念 193

二、中国植物区系及其特点 193

三、中国植被分类与分布 194

四、中国植被分区 197

五、中国森林分类 198

六、中国森林分区 199

七、森林资源 201

一、概述 214

第八节 草原和草地 214

二、中国草原的形成和分布 215

三、中国草地分区 218

四、中国草场类型及其特征 219

五、草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22

六、南方草地的保护利用 223

第九节 湿地 224

一、概述 224

二、湿地的生态意义 225

三、中国湿地的分类与形成及其分布 225

四、中国重视保护湿地 235

一、概述 242

第十节 荒漠和荒漠化 242

二、中国的荒漠化 243

三、中国荒漠的形成与分布 248

四、荒漠分区 251

五、荒漠化(沙漠化)防治 254

第十一节 矿物与矿产 256

一、矿物、岩石、矿产 256

二、矿产资源 258

第十二节 珍惜土地 保护土地 262

一、珍惜土地 262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262

二、保护土地 263

第七章 水资源 268

第一节 概述 268

一、水的意义和概念 268

二、地球之水的来源 269

三、水的分类 269

第二节 水资源 270

一、世界水资源 271

二、中国水资源 272

三、中国水域 274

一、水循环 284

第三节 水平衡 284

二、水平衡 285

第四节 中国水情特点 286

一、淡水资源短缺 286

二、淡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平衡 287

三、淡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 291

四、水能与水运资源 293

五、水资源质量 294

六、地下水超采 298

七、水利工程 298

八、淡水资源的利用 298

九、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 301

十、生态用水 302

第五节 21世纪的水 303

一、世界关注水 303

二、水的供需预测 304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05

四、洪涝水患(1998年洪灾后的反思) 311

第八章 气候资源 316

第一节 概述 316

一、天气、气候概念 316

二、我国气候特点 316

一、大气 319

第二节 气候资源 319

二、光能 321

三、水分 323

四、热能 325

五、风 335

第三节 保护和利用气候资源 336

一、保护气候资源 336

二、科学地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337

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340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340

第一节 概述 340

第九章 人力资源 340

第二节 世界人口 342

一、世界人口发展历程 342

二、世界关注人口问题 342

第三节 中国人口 344

一、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344

二、中国人口数量 346

三、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分析 350

第四节 中国的计划生育 352

一、计划生育的意义、目标 352

二、计划生育的成就 352

三、人口理论研究 353

第五节 人力资本 354

一、人力资本(人才)的认识 354

二、人力资本(人才)的分类和培养 355

第十章 人文资源 358

第一节 人文资源概述 358

一、人文资源概念 358

二、人文资源内涵 358

第二节 中华民族 358

一、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358

二、汉民族形成的历史条件 359

三、中华多民族 360

四、人种 362

第三节 中华民族文化 364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概念 364

二、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64

第四节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371

一、中华民族精神 371

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71

三、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372

第五节 中国现代科技和经济落后原因的历史回顾 373

一、人类社会历次产业革命 373

二、对策思路 380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界定和内涵 381

第六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 381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 382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 384

第三篇 自然灾害篇 387

第十一章 自然灾害概论 387

第一节 自然灾害概念及其分类 387

一、自然灾害概念 387

二、自然灾害分类 387

第二节 在世界上中国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388

一、中国自然灾害 388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390

第十二章 地学灾害 394

第一节 地学灾害概述 394

一、地学灾害概念 394

二、我国地学灾害频发 394

第二节 地震灾害 394

一、地震的危害 394

二、地震的成因 396

三、地震的震级和地震的烈度 396

四、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399

二、地面灾害防治 403

一、地面灾害现状 403

第三节 地面灾害 403

五、地震预报 403

第十三章 气候灾害 405

第一节 干旱灾害 405

一、旱灾的概念及其标准 405

二、旱灾的危害 408

三、旱灾成因及其时空分布 411

四、旱灾的防灾减灾 417

第二节 洪涝灾害 418

一、洪涝灾害概念 418

二、中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 418

三、洪涝灾害的危害 421

四、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分布 422

五、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 425

第三节 暴雨 425

一、暴雨概念 425

二、暴雨的空间分布 427

三、暴雨的季节分布 431

第四节 台风灾害 432

一、概述 432

二、台风的形成 432

三、台风的危害 432

一、概述 433

二、沙尘暴的危害 433

第五节 沙尘暴 433

第六节 农业气候灾害 434

一、寒潮 434

二、寒露风 434

三、霜冻 434

四、干热风 435

一、海洋分布 437

二、入海河流 437

第一节 中国近海 437

第十四章 海洋灾害 437

第二节 海洋的几个概念 440

一、海岸带 440

二、潮汐和潮流 441

三、海浪(波浪) 441

第三节 海洋灾害 443

一、风暴潮 443

二、海雾 444

一、淡水污染 445

二、生态灾害的危害 445

第二节 水污染 445

第一节 概述 445

第十五章 生态灾害 445

一、生态灾害的概念 445

二、海水污染 446

第三节 土壤污染 450

一、“十五”耕地保护目标 450

二、土壤污染 451

第四节 大气污染 452

一、大气污染 452

二、气候异常 452

三、酸雨 455

三、光污染 456

四、光化学烟雾 456

第五节 太空污染 456

二、电磁污染 456

一、大空垃圾 456

第六节 生物入侵 457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457

二、生物入侵的危害 457

三、生物入侵的防治 457

第七节 生物安全 458

一、生物安全 458

二、肪范生物基因资源流失 459

一、世界多自然灾害 460

二、国际减灾十年 460

第十六章 防灾减灾 460

第一节 世界关注自然灾害 460

第二节 认识自然灾害 461

一、自然灾害的社会性 461

二、人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62

三、自然灾害的时空特点 462

四、自然灾害的群发性和链锁性 462

五、启然灾害的突发性和规律性 462

一、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463

二、防御优先 463

第三节 防灾减灾 463

六、启然灾害与国家安全 463

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464

四、防灾减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464

五、防灾减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465

六、防灾减灾理论体系的构建 465

第四篇 生态环境建设篇 469

第十七章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 469

第一节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69

一、规划缘起 469

二、生态环境建设原则和目标 469

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471

四、规划优先实施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工程 472

三、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474

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474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474

一、纲要缘起 474

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475

第十八章 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 479

第一节 概述 479

第二节 生态区划分 479

一、生态区划分的意义和依据 479

二、生态区划分结果 480

第三节 生态区分区评价及保护建设 480

第一节 西部开发区的范围及其基本情况 501

一、西部开发区的范围 501

第十九章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501

二、开发区域分类 502

第二节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506

一、建设目标 506

二、西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507

三、西部区域特色农牧林业的开发 508

第三节 西部开发的历史回顾 511

一、西部干旱的自然历史原因 511

二、西部生态环境的演变 512

三、西部开发的历史教训 513

四、今天西部开发 514

参考文献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