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城市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
一、城市生态环境学研究的对象 1
二、城市生态环境学的性质和任务 5
三、城市生态环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7
第二节 城市生态环境学的发展简史 14
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演变 14
二、城市生态环境学的兴起和发展 20
一、城市生态环境系统 27
第三节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及其特征 27
二、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34
三、城市环境生态位 37
第二章 城市地质地貌 39
第一节 城市地质 39
一、地质条件与城市建设 39
二、影响城市建设的主要地质因素 40
第二节 城市地貌 47
一、地貌环境与城市建设 47
二、城市地貌类型及特点 53
三、影响城市活动的主要地貌要素 55
四、城市地貌灾害 62
五、城市地貌环境管理 66
第三章 城市气候 70
第一节 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及其机制 70
一、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 70
二、城市化对气候影响的机制 72
三、城市大气分层 74
第二节 城市热岛效应 75
一、城市热岛及其表示方法 75
二、城市热岛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76
三、城市热岛产生的能量基础 82
四、城市热岛的生态环境效应 84
第三节 城市大气水分效应 85
一、城市空气湿度 85
二、城市的云和雾 86
三、城市降水 87
第四节 城市风场效应 90
一、城市化对风的影响 90
二、城市低空风的垂直变化 92
三、城市风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95
第五节 城市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 97
一、城市暴雨灾害 97
二、城市大风灾害 100
三、城市高温灾害 102
第四章 城市水文及水资源 103
第一节 城市水系的基本特征 103
一、城市化对水系的影响 103
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功能 104
三、城市河流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105
第二节 城市化的水文效应 106
一、城市化对水分循环过程的影响 106
二、城市化对水量平衡的影响 107
三、城市化对河流水文性质的影响 108
四、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110
第三节 城市化地区的雨洪径流 111
一、城市化地区雨洪径流的计算 111
二、城市防洪标准 114
三、城市地面雨洪排水系统 114
四、城市径流水质污染及防治 116
第四节 城市水资源系统及管理 118
一、水资源概述 118
二、城市水资源 121
三、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 128
一、城市植物区系 134
第一节 城市植物 134
第五章 城市生物 134
二、城市植被及其生态特征 135
三、影响城市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140
第二节 城市动物 144
一、城市动物与生境 144
二、城市动物类群 144
第三节 城市自然保护 148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 148
二、城市自然保护的特点 149
三、城市自然保护规划与建设 152
一、城市绿地的功能 155
第六章 城市绿地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155
第一节 城市绿地系统 155
二、城市绿地的类型和特点 156
第二节 城市绿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158
一、城市绿化的光能效应 158
二、城市绿化的降温增湿效应 160
三、城市绿化的碳-氧平衡效应 164
四、城市绿化的净化环境效应 167
第三节 城市绿地规划建设 169
一、城市绿地系统资源调查 169
二、城市绿地规划 172
三、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177
四、建立城市立体绿化体系 178
五、主要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 179
第七章 城市环境污染 183
第一节 污染物及其危害 183
一、城市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183
二、城市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187
三、城市噪声污染及其危害 190
四、城市土壤污染物及其危害 192
五、城市固体废物污染及其危害 193
六、城市放射性物质污染及其危害 194
七、城市电磁污染及其危害 195
八、城市光污染及其危害 197
第二节 城市环境污染的污染源 198
一、工业污染源 198
二、交通运输污染源 200
三、农业污染源 203
四、生活污染源 204
第三节 我国的城市环境污染与防治 205
一、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特点 205
二、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207
第八章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211
第一节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概述 211
一、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发展过程 211
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212
第二节 城市环境质量管理 213
一、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213
二、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214
三、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措施 215
第三节 城市自然资源管理 219
一、城市土地资源 219
二、城市土地综合评价 221
三、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 222
四、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225
第四节 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及预测 230
一、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种类 231
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 232
三、城市生态环境的预测 234
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空气污染指数API) 236
第五节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238
一、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39
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和内容 240
三、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法 241
第九章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调控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 243
第一节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调控 243
一、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调控的基本原理 243
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调控的目标 247
三、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调控的手段和方法 248
第二节 城市生态调控决策支持系统 249
一、城市生态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 249
二、系统设计与软件实现 249
三、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人机交互式模拟 250
第三节 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 252
一、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 253
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的分类体系及其判断标准 256
三、实例——珠江三角洲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257
四、实现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260
第十章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6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63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263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264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268
第二节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71
一、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特点 271
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73
三、实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74
第三节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86
一、制定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286
二、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进展 287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进展 290
第十一章 生态城市建设 296
第一节 生态城市概述 296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 296
二、生态城市的特性 300
三、生态城市的模式 302
四、生态城市的测度 303
第二节 城市生态化过程 306
一、生态城市的发展与演化机制 306
二、城市生态化 307
三、中国城市的生态化道路 309
第三节 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310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 310
二、生态城市规划 313
三、生态城市建设 317
四、广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 325
主要参考文献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