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中的沉思》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国安,田荣云,果继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684547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改革的依据、性质与作用 1

1、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

2、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

3、为什么说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9

4、怎样理解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 12

5、什么是精神生产力?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14

6、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前进,还是向资本主义复归? 16

7、社会主义制度既然已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中建立,为什么又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20

8、在改革中适当发展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是否等于重建剥削制度?如何看待新出现的剥削现象? 23

9、为什么说当前出现了加快改革、发展经济的有利时机? 26

10、为什么说对外开放也是一种改革?在改革的大潮中为什么必须抓住机遇扩大开放? 29

11、改革开放中要不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31

12、为什么要把国有企业的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 35

13、如何理解关于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37

14、客观上是否存在两种改革观? 41

第二编 改革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45

15、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教育、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怎样的? 45

16、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49

17、为什么必须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52

18、在改革中为什么必须转变政府的职能?如何转变? 55

19、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什么? 58

20、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61

21、为什么社会主义企业可以试行股份制?实行股份制会不会导致私有化? 64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是什么? 68

23、市场经济有无副作用? 69

24、如何加快金融调整和改革的步伐,提高信贷效益? 71

25、为什么要进行“三项制度”的改革?在“三项制度”的改革中需要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73

26、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实现优化劳动组合,与职工的主人翁地位是否矛盾?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78

27、为什么要提倡劳动致富?既然提倡劳动致富,为什么又出现许多与劳动贡献不相符的高收入现象? 82

28、什么是生产第一线?为什么在分配上强调向生产第一线倾斜,特别是向苦、脏、累、险的岗位倾斜? 84

29、如何看待社会科学工作者、党政干部及从事非生产性管理工作的干部的劳动? 87

30、如何看待我国近些年出现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 91

31、如何打破党政机关及全民事业单位职工干部的平均主义“大锅饭”? 94

32、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在公有制企业与私营企业的竞争中有何表现? 98

33、调动公有制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与调动个体户、私营企业职工以及私营企业主的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有何区别? 101

34、如何既推进商品价格的改革又避免通货膨胀? 104

35、如何在改革中强化企业厂长(经理)的行政决策和指挥的权力,又充分体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107

36、如何处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党委的政治核心地位的关系?为什么人们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疑虑重重而不能很好地坚持和落实? 111

37、为什么要大力精简政府机构?如何精简? 115

38、为什么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8

39、当前党政机关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有哪些表现?应该怎样消除? 123

40、如何正确看待职工干部从事第二职业的问题? 127

41、如何正确认识和实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 130

第三编 改革的动力、阻力与曲折 134

42、在社会主义改革中需要自觉培育什么样的社会心理?良好的社会心理对于改革有什么作用? 134

43、个人收入差距的拉大会引发人们一些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139

44、人们关心个人物质利益的社会心理对于改革有什么作用?怎样把这种社会心理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 142

45、人们对物质利益关系的正确认识对于改革有何重要性? 147

46、观念的更新对于改革有何作用?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观念更新? 152

47、如何理解和分析人们在改革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怀旧情绪? 156

48、在改革中出现了一大批收入较高的个体户和发大财的私营企业主,为什么人们还往往热心于获得公有制单位的“铁饭碗”? 159

49、打破平均主义靠的是什么样的道德精神力量? 162

50、社会主义改革需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165

51、如何发挥企业职代会和广大职工在改革中的作用? 169

52、改革所面临的思想阻力是什么? 172

53、国有企业的改革面临什么困难? 176

54、按劳分配为什么难以落实? 181

55、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人们的思想状况存在着怎样的矛盾? 184

5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表现出怎样的曲折性?如何尽量减少曲折? 188

57、马克思主义者在改革中肩负着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190

58、广大的共产党员在改革中应发挥怎样的先锋模范作用? 195

59、青年知识分子如何保持对改革的清醒头脑,在改革中做出卓越贡献? 198

第四编 改革的方向、道路与保证 202

60、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何内在联系?在二者关系问题上人们往往存在着哪些倾向性的模糊认识? 202

61、改革开放中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 206

62、改革中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如何坚持? 209

63、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213

64、改革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坚持? 217

65、既然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怎样理解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信仰资本主义? 221

66、改革中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何坚持? 224

67、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227

68、如何通过改革强化人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28

69、改革中怎样避免两极分化? 231

70、在改革中,需要不需要提出使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的要求? 235

71、在改革过程中,要不要警惕“和平演变”? 239

72、在改革过程中,还要不要注意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如何认识阶级斗争在改革过程中的表现? 242

73、干部队伍的廉洁对于改革有何重要意义?如何加强廉政建设? 246

74、对待改革开放的“左”倾态度表现是怎样的? 250

75、对待改革开放的右倾态度表现是怎样的? 253

76、社会主义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有何区别? 258

7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同“左”与右的倾向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262

78、党的建设怎样服务于经济建设? 267

第五编 改革的经验、教训与对策 271

7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271

8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是什么? 274

81、社会主义的改革应强化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为什么会出现许多人道德水准偏低的现象? 278

82、道德要不要干预人们的经济活动? 281

83、社会主义改革应该强化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为什么会出现许多人理想信念淡簿的现象? 285

84、近些年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有哪些表现? 286

85、在改革中为什么会出现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如何继续纠正这种倾向? 290

86、中国的改革应吸取原苏联和东欧“改革”的什么教训? 293

87、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着力反“左”,为什么现在还必须以反“左”为主? 298

88、如何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02

89、为什么说对外开放必然飞进“苍蝇”和“蚊子”?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相应的对策? 307

90、对于特区经验的学习应持何种态度?它有哪些经验值得内地加以学习和借鉴? 311

91、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为什么必须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如何加速发展? 315

92、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克服各种腐败现象? 319

9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要吸收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322

94、为什么在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同时,要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325

95、为什么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 329

96、为什么搞活大中型企业必须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改革企业的经营机制? 332

97、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现代化? 333

98、为什么在改革中冒出那么多假冒伪劣商品?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37

99、为什么在改革过程中盗窃现象以及其它经济犯罪、刑事犯罪率不断上升? 344

100、为什么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在加快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防止经济过热? 347